浩瀚無邊的大海對于人們來說充滿很多神秘色彩,尤其是深海世界,似乎總是感覺有很多未知生物存在着。有的時候我們會把深海世界想象成很陰森恐怕的世界,比如裡面會不會存在奇幻的怪物,作為人類我們最大潛水極限深度也超不過三百米,在深海之下近萬米之處,是人類絕無可能觸及到的地方,所以對于深海世界我們也都充滿了很多好奇心。
圖為想象圖
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已知海洋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已知海洋最深的海溝,深度約一萬一千多米之深,可以說是整個地球中海洋最深的地方。在如此之深的地方,這裡被稱為“生命禁區”。因為對于我們人類而言一萬米的深度已經絕對是死亡的深度了,因為水深和壓強是成正比的,每降低十米壓力就會增強一個,在一萬米多深的海洋中,它的壓力達到了1100,所以壓力如此之大,對于人類來說是無法觸及到的。
在馬裡亞納海溝深海區域中完全是黑暗,因為一萬米多深的海洋是太陽紫外線無法到達的地方,由于深海壓力極高,這裡含氧量也很低,食物匮乏,堪稱是地球生态環境中最惡劣的地方。即便是人類,也沒有人敢去獨自挑戰。
随着科技的發展,“中國奮鬥者”号載人潛水器成功研發問世,并且成功抵達馬裡亞納海溝坐底。很多網友不禁會問道:“到底是什麼材質,能讓奮鬥者擔如此重任呢?”可以成功挑戰最強壓力,潛水穩行的金屬材質就是钛合金,钛是一個很強的大的金屬,質地輕,抗腐蝕能力強,中國研發的奮鬥者号采用的是新型钛合金,可以成功應用到深水區域中。通過奮鬥者潛水号的研發問世,科學家們可以親自采集到海溝内的海水包括生物樣品,更好地研究海洋深部地質等問題。
圖為奮鬥者号
馬裡亞納海溝真的有怪獸存在嗎?馬裡亞納海溝是一個巨大的V型槽,長1500公裡,深超過11000米。在很多科幻片中,越是如此之深的地方,就越會容易隐藏着巨獸,比如在太平洋之下隐藏的巨獸哥斯拉等等,為此有網友不禁會問道:“這裡真的會有怪獸存在嗎?”随着奮鬥者潛水号的深入探測,至今并沒有探明到巨大的怪獸或者是巨大的生物。不過事實證明,馬裡亞納海溝是有生命存在的迹象。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有蘇聯科學家通過探測儀在這裡發現了生命存在的極限,至此之後,越來越多數據表明馬裡亞納海溝存在着大量生命,比如我們最熟知的細菌。
還有很多古生物學家根據探測器傳遞的信息來看,他們預測在馬裡亞納海溝内有可能存在史前巨物,比如巨齒鲨。要知道馬裡亞納海溝是被群山覆蓋,科學家們探測的區域也都是平坦的,所以探測器是不可能出現被石頭卡住的情況,那麼探測器中的外部傷痕又是怎麼造成的呢?剛開始科研人員并沒有找到答案,但随着深入調查再次勘測後,古生物學家懷疑探測器中出現的外傷有可能是巨齒鲨咬的。
圖為史前物種巨齒鲨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一萬米處,為何沒有魚類?1、深海氣壓夠,海水液體不結冰,卻不适合魚類生存
馬裡亞納海溝是太平洋闆塊與菲律賓闆塊碰撞,被菲律賓闆塊向下擠壓而形成的一個俯沖體系,在一萬米之深的海溝中,海水是否以液态形式呈現呢?
我們都知道随着壓力的增大,溫度下降,水會凝結成冰。而在一萬米之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中,海水是否會結冰呢?答案是并不會,因為海水中含有很高鹽的成分,所以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一萬米之處,海水是不會結冰的,不管壓力有多高,它依舊是液體狀态。我們打個比方,在東北寒風刺骨,大雪紛飛的冬季,大街小巷都會結冰,為了盡快除冰,環衛工人往往都會選擇在路面上撒鹽,因為冰遇到鹽就會融化,鹽水的冰點比淡水會更低,所以在馬裡亞納海溝一萬米及更深深的地方,海水是液體呈現的,不會結冰。
既然是這樣,那麼馬裡亞納海溝深處會不會有魚類存在呢?答案并不會,因為馬裡亞納海溝的壓力過高,它就像一個海中的液壓機,随時随地都會把我們的肢體變成血肉模糊,同樣道理在如此之高的壓力下,魚類也是無法承受同樣的壓力,這就是馬裡亞納海溝為何沒有魚類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壓力太大,所以更别提體型巨大的深海怪獸了。
圖為馬裡亞納海溝生物分層圖
2、沒有陽光照射,環境惡劣不适合魚類生存
很多動植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條件,植物離不開水和陽光,魚類更是如此。魚類是以鰓呼吸、用鳍作為運動器官和憑上下颌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于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在海洋中,沒有紫外線的照射魚類是很難成活的,尤其是在深海之處,随着壓強增高,氧氣稀薄,魚類是更難成活。再加上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連太陽光都沒有,幾乎沒有能量來源,想長期生存幾乎是不可能的。
圖為深海想象圖
馬裡亞納海溝都有哪些海洋生物存在呢?1、獅子魚
如果說馬裡亞納海溝是沒有魚類生存的,為何會出現獅子魚呢?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發現,獅子魚是目前已知生活在海洋最深處的生物,但也僅僅生活在海下8000米的地方。
這種魚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頭大,體型像蝌蚪,魚鳍是半透明的,喜歡在黑暗的深海處栖息,主要以甲殼類動物、無脊椎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獅子魚可以像駱駝一樣長久地儲存食物,從而更好地應對食物匮乏的生存環境。獅子魚的生育周期很長,由于馬裡亞納海溝生存環境惡劣,沒有威脅性生物出現,所以這種情況可以确保獅子魚其種群更好地繁衍生息。
圖為獅子魚
2、短腳雙眼鈎蝦
2012年,當卡梅隆乘坐潛水器潛入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時,他在海底發現了一種神秘的短腳雙眼鈎蝦,這種蝦的體長是在5厘米左右,整個蝦身是漂白色,與其他蝦類不同的是這種蝦以椰子殼等木質為食,為何它會生存在一萬米之深的深海處呢?因為它們的體質與衆不同,它們生存環境中的壓強要比海平面壓強要大約1000倍,水溫隻有2攝氏度,終年不見陽光。而馬裡亞納海溝這種環境非常适合短腳雙眼鈎蝦生存,再加上海溝底部經常會有一些木屑類的東西比如椰子殼等,這類東西都是短腳雙眼鈎蝦最美味的食材。
圖為短腳雙眼鈎蝦
3、巨型阿米巴蟲
在美國聖地亞哥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執行的夏季考察航程中首次确認了巨型阿米巴蟲确實是生存在極深的海洋之中,比如馬裡亞納海溝就适合它們生存。而且它們海水地球上已知的最大的單細胞生物,體長可超過10厘米,外觀上就像一條變形蟲,實際上它們被歸為有孔蟲。
生物學家在巨型阿米巴蟲體内發現其含有極高的的鉛,鈾和汞元素。這種發現意味着什麼呢?說明它們可能對重金屬環境擁有适應力。同時這種生物也很适合在漆黑一片,寒冷,超高壓的海溝環境中生活。在馬裡亞納海溝水深一萬多米之處便有它的蹤迹。
圖為巨型阿米巴蟲
4、若幹種真菌、細菌多種微生物
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就像是漆黑的另一個世界,不僅含氧量低、水壓高,就連溫度也比較低。古生物學家發現在在馬裡亞納海溝中存在最多的就是若幹種類的細菌、古菌、真菌、有孔蟲、放射蟲、刺胞動物、環節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等。馬裡亞納海溝的惡劣生存環境極其适合真菌、細菌等多種微生物生存,深海中的氨氧化微生物與“普通”深海以及表層水體類群均有差異,不僅能夠參與氨氧化和碳固定,而且擁有較為特殊的代謝機制,如合成特殊潛在的鈉離子通道相關能量代謝等。這些代謝特性可能是微生物适應深海極端環境的重要生存機制。
馬裡亞納海溝深淵氨氧化古菌的代謝通路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發現微塑料到底是怎麼回事?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地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中,科研人員竟然發現這裡存在塑料垃圾。要知道塑料垃圾在深海區域是極其少見的,大部分塑料基本在海洋中會降解成微塑料顆粒。而像海溝這種海底最深處,微塑料的含量會更高,在馬裡亞納海溝深淵中,海洋生物體内全部被檢測出微塑料的成分。科研人員發現,現在海洋表層漂浮的塑料垃圾的重量已經超過了25萬噸,在未來幾十年中,這個數字還會繼續持續增長,塑料漂浮在海面上,最終會沉入深海中,在海底進行分解。
馬裡亞納海溝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生活在這些惡劣環境中的有機體依賴于海洋表面供應的有機物質,但有機物質反過來又會帶來諸如塑料和污染物等有害成分,被深海生物所攝取,這也是為何馬裡亞納海溝存在微塑料成分的原因。
圖為從海溝生物體内提取的輕型纖維
如今從長遠角度來說,我們應該保護海洋生态環境,目前塑料已經無處不在,就連地球最深之處的馬裡亞納海溝都受其影響,所以,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在我們發展科技的同時,也要重視保護好我們的環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