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白雲區雲城街道社會和雲調度指揮中心,正在中心值班的街道綜治服務中心主任(網格化服務中心)王學平接到一起投訴報案,稱位于轄區雲城尚品A1和A3組團之間的“智慧微菜場”蔬菜自動售賣機遭到了人為破壞。
王學平立即調度城管隊員及相關工作人員,配合轄區粑粑坳派出所民警到現場進行核實查看。據現場了解情況,該蔬菜自動售賣機是白雲區投促局和貴州九優生鮮電商有限公司為推進電商進社區滿足居民就近買菜需求而設置的,有相關審批文件,且安裝于白金社區居委會旁,未占用小區消防通道,且未影響居民正常通行。新安裝的售賣機已被損壞,現場一片狼藉。
為盡快找到破壞公共設施人員,街道社會和雲平台立即調取售賣機周邊攝像頭,并通過攝像頭視頻還原了幾名違法違規人員使用鐵鍬工具暴力破壞售賣機的事實現場。民警根據中心提供的視頻證據進行人員比對,不到一個小時就找到了全部違法違規人員。“這隻是社會和雲平台更新升級後處理的其中一個案件。今年年中新平台升級投用後,還處理了不少占道經營、亂堆亂放、調解居民矛盾糾紛等問題,極大提高了街道社區社會治理和為民服務的效率和水平。”王學平說。
這隻是白雲區雲城街道依托大數據手段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縮影。雲城街道辦地處金融北城片區,屬貴陽數博大道建設核心區,針對過去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傳統治理不精準、治理不高效、聯動處置不快速等痛點難點,雲城街道以貴陽數博大道建設為契機,聚焦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等職能,從今年年初對街道原有“社會和雲”平台進行全面升級打造——
升級場所硬件設施并新增敷設互聯網光線專線;協調區城維公司、區綜治中心等對平台進行系統優化;街道自建并整合公安、融城物業、城維公司847個攝像頭接入社會和雲平台,實現了部門之間部分數據開放共享……經過5個多月的努力,集數據中心、指揮調度中心、白雲一張圖、應用系統等四個版塊于一體的升級版“社會和雲”平台于5月建成投用。其中,數據中心由過去的3個數據庫增加為目前的9個數據庫,街道網格員、網格警、城管隊員、黨組織等均可實現在平台三維地圖上追蹤定位,開展指揮調度。
同時,雲城街道依托升級的“社會和雲”平台還積極探索創新大數據在街道管理服務精細化等方面的應用。
綜合治理方面。雲城街道依托平台上整合的人臉識别攝像頭設備,利用智能識别技術對重要路段、重點人員進行實時發現、聯合調度處置。目前,已通過AI智能分析攝像頭人臉識别抓拍識别重點人員64次,平台生成事件64條。
城市管理方面。街道圍繞“群衆吹哨,各方報到”,通過社會和雲平台架起街道與區直各部門溝通的橋梁,最大限度減少事件派遣過程中的多餘環節,為事件赢得寶貴的處置時間。目前,街道社會和雲平台已接入了區綜合執法局“數字城管”系統。目前,通過AI智能分析攝像頭自動抓拍城管類事件9680餘次。
公共場所管理方面。雲城街道對轄區人流量較大的七彩湖公園7個出入口安裝了客流分析攝像頭,通過曲線圖對公園進出人流進行精準分析,一旦人流量達到預設峰值,系統自動預警,調度中心将第一時間分散客流,避免發生安全事故。沿湖還安裝了6個電子圍欄攝像頭,一旦有遊客靠近湖邊,平台就會發出預警同,調度公園管理人員到現場進行勸阻。
智慧小區管理方面。街道安裝了48套智慧安防門禁系統和9個高空抛物攝像頭,智慧安防系統還建立了人臉圖像庫,人臉圖像能與平台人口信息融合比對,實現對小區出入人口的動态監測以及自動抓拍高空抛物行為,切實增強居民安全感。
“前不久雲城尚品一名住32樓的獨居老人有2天沒有出入記錄,平台自動生成事件推送給網格員,網格員擔心老人出事,便上門走訪,看到其生活正常才放下心來,這也進一步增強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王學平介紹說,通過平台的全新升級,促使街道真正實現了多部門業務、數據、資源協同共享開放,有效提升了社會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為轄區居民營造出更加祥和、安甯、和諧的人居環境。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梁婧)
編輯:李平平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幹江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