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隻會通過對小夥伴的踢和打,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媽媽說我的這種行為不好,可是我還沒學會怎樣與他人分享,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媽媽,請不要總是指責我,教給我正确的方法吧!
我喜歡咬一咬
我已經8個月了,總覺得嘴裡癢癢的,不論碰到什麼,都想咬一咬。媽媽說這是因為我在出牙。上午,我和媽媽坐在床上玩,我把伸手能拿到的玩具都放到嘴裡嘗一嘗。媽媽望着我笑,把我抱起來。我趴在媽媽懷裡,頭枕在媽媽肩上,媽媽的身體好香好柔軟,和我咬過的東西好像都不一樣呢。
我忍不住咬了媽媽一口,媽媽疼得直吸氣,我卻覺得很好玩。媽媽的口感就是不一樣,我還要再咬。可是媽媽立刻就把我放下來,還說我是小壞蛋。媽媽,再抱抱我吧,我還想在你的懷抱裡多玩一會呢。
愛心提醒:媽媽告知寶寶攻擊是不良的行為
對處于出牙期的寶寶,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不要把小東西放進嘴裡,以免引起窒息;另外,要對寶寶的玩具經常消毒,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探索的環境。當寶寶咬人時,要告訴寶寶被咬的感受,告訴他小夥伴不喜歡這樣的動作,時間長了,寶寶就不會用咬人的方式來探索世界了。
編後:咬人行為也是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
此時,寶寶正處于出牙期,牙龈粘膜受到刺激會感覺牙癢癢,于是由于牙癢而緻咬人,此外,這一階段寶寶正處于“口的敏感期”,寶寶用嘴唇探索他周圍的世界,這就是經常看到寶寶把一切能拿到的東西都放到嘴裡放的原因。寶寶咬人的攻擊行為,也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
我隻想抱抱她
我已經14個月大了,最愛的事情就是出去找小朋友玩。今天媽媽抱着我去小表妹甯甯家啦。一進門我就看到甯甯正坐在床上吃酸奶呢。甯甯看到我好像很高興的樣子,還沖我笑呢。我也很高興,立刻從媽媽懷裡掙脫下來,笑着湊到甯甯身邊。爸爸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抱抱我,每次我都好開心。我也學着爸爸的樣子伸出手臂使勁抱住甯甯的脖子。
沒想到甯甯一下就不笑了,還好像很害怕似的,哇哇大哭起來。我不笑了,疑惑地望了一眼媽媽,用力把甯甯推開,甯甯哭得更厲害了。媽媽把我拽過來,讓我不許欺負甯甯,可我隻是覺得甯甯可愛,想抱抱她,并不是想欺負她呀。我看着甯甯,又看看媽媽,也哭了起來。
愛心提醒:媽媽要對寶寶的動作做出正确的反饋
寶寶對自己動作的認知是通過父母以及周圍人的相互作用獲得的。因此,要時時對寶寶的動作作出正确的回饋,當寶寶用力過猛,打疼你時,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他,同時給他示範恰當的表示好感的方法。久而久之,寶寶就會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與小朋友交往了。
編後:寶寶不知如何表達造成攻擊行為
寶寶對自己的身體動作力度的覺察力和控制力比較差,有時寶寶是向喜歡的人表示好感,但是因為不知如何正确表達,造成了善意的攻擊。
他占了我的車道
我已經2歲了,開始上親子班了,新新是我在親子班的好朋友。今天,我坐在地闆上玩汽車賽跑,新新在我旁邊堆積木。我邊玩嘴裡還不停嗚嗚叫着。新新好像被我吸引了,忍不住探過身子看我玩。他擋住了我的車道,哼,我二話沒說,一把把新新推倒,哈哈,我的車可以一下子就沖過去啦。新新卻在一邊大哭起來。
媽媽一看就批評我,還讓我和新新道歉。我不肯。她說再這樣下去,沒有小朋友會跟我玩了。我跟媽媽說是新新占了我的車道,可是媽媽就是不聽,還說,這麼大的地方,新新怎麼會擋着你。我也委屈地哭了。
愛心提醒:讓寶寶找到自己的活動空間。
當寶寶和小夥伴在一起遊戲時,要注意給寶寶們一個寬敞的活動空間和豐富而充足的玩具。這個階段的寶寶,通常是各玩各的,當寶寶由于過于投入而不自覺進入别人的“領地”時,可以提醒寶寶,他影響了其他小朋友的活動,讓寶寶找到自己的活動空間。
編後:寶寶不能準确把握空間關系
1-3歲的寶寶,不能準确的把握空間關系。所以在和同伴在一個小空間時,經常會有擠在一起的遊戲的情況,出于一種條件反射,寶寶可能會不自覺地推開擋在他前面的孩子,或是對身邊的孩子采取武力進攻的方式。以争取自己有充足的活動空間。
我說不清楚
我兩歲半了,别看我長得大,可我還不怎麼會說話呢。今天我和瑤瑤一起玩搖木馬,瑤瑤玩了一會兒,才輪到我。我隻玩了一小會兒,就看到旁邊有一個皮球,五顔六色的,真好看。我立刻從木馬上下來去撿皮球。回來一看,瑤瑤已經坐上了我的位置。我還沒有玩夠木馬呢。我隻是想把皮球拿過來,抱着皮球一起玩木馬。我吱吱嗚嗚地跟瑤瑤邊說邊比劃,可是這事太複雜了,我說不清楚。瑤瑤好像一點也沒聽懂,看也不看我,繼續搖啊搖的。我一着急,就把瑤瑤推了下去,自己坐上了木馬。瑤瑤大哭起來。
媽媽跑過來哄瑤瑤,還讓我給瑤瑤賠不是。最讓我氣憤的是,媽媽把我從木馬上抱下來,讓瑤瑤玩。明明是輪到我玩的呀。
愛心提醒:媽媽應有意識地讓寶寶學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2-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寶寶學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減少由此而造成的攻擊性行為。同時,由于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往往會更多地依賴肢體語言來與同伴交往,父母也要強化孩子習得正确的肢體語言。
寶寶會用動作代替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當自己有需求時,不能用語言來表達,隻好用動作替代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導緻了孩子攻擊性行為的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