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1-2歲的寶寶應該如何教育呢?
重視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生理現象,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定能夠學習語言。幼兒在1歲半以後,随着幼兒發音器官的逐漸成熟,幼兒說話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他能聽懂的詞也多了,一般在18~21個月能記住50多個詞語,到2歲時掌握130個左右。有時在遊戲、交流中,你還能聽到幼兒說出一個你從未專門教過的詞,這個詞可能是他對你說話的模仿,也可能是從其他地方學來的。
在與幼兒的對話中,大人應盡量用規範的語言。不要重複幼兒錯誤的兒語,應逐漸地糾正過來。對幼兒的錯誤發音更不要加以模仿、嘲笑,應及時糾正。這樣可以調動幼兒說話的積極性,當然也有利于幼兒語言水平的提高。
智力發展
1 給寶寶準備一個專用的學習空間,專門放他的書和玩具,不要放任何其他東西。
2 睡前給寶寶講講有益的故事,最好是可以互動的那種,培養他的想像力。
3 給寶寶足夠的空間。别人問寶寶話的時候,不要搶着替寶寶回答,一定要留給寶寶一個思考的時間。
4 對寶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認真回答。如果不懂就告訴他媽媽也不懂,然後一起探究。
5 正确玩玩具,有必要的時候自己先學會如何玩一樣兒童玩具,再耐心教給寶寶。
6 讓寶寶自己學會收拾玩具。雖然他要花1小時才能辛苦完成的事可能你花幾分鐘就做好了,也不可以嫌麻煩。
7 給寶寶創造機會,讓寶寶自己解決一些“難題”是培養意志、發展智慧的一種好辦法。
8 用耳濡目染的方式讓寶寶接觸母語之外的語言,比如英語。
專家的話:每個寶寶的潛能,基本上相差不多,而長大後寶寶究竟能變得多聰明,要靠後天得學習。學習機會越多,大腦潛能就開發得越多;學習得機會越早提供,寶寶得智能提升就越早起步,而寶寶也更早變得聰明。
情商教育
1 杜絕指責。即使寶寶犯了錯,也有比指責更好得教育方法。
2 1歲多得寶寶總會冒出一些“大不敬”的話,不要因為好玩而一笑了之,要嚴重地告知寶寶,這樣說是不對的,否則以後你的生活中就會多個沒禮帽,讨人嫌的小麻煩。
3 1歲左右的寶寶有時會向大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慎重正确地對待,讓寶寶明白,每個人都應該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是什麼都可以做的。
4 教養寶寶的時候,大人保持一緻意見,切不可出現紅臉白臉角色分化。
5 請注意糾正寶寶向别人要東西的習慣,别以為寶寶不懂事就聽之任之。
6 培養寶寶的愛心,父母本身須具有一顆仁慈的心,寶寶能模仿和體驗到父母的愛心,并能逐漸獲得愛心。
7 培養信念。幼小的寶寶還談不上信念,但已有了自己幼稚的計劃和願望,要予以鼓勵。
專家的話:培養寶寶的情商能力,高學曆未必是重要條件,寶寶若有創造力、懂得和人輕松相處、能容忍高壓力,就較能适應多變的社會環境。
父母不要做的8件事
1不要指望孩子會乖乖遵守所有規矩。有時用盡渾身解數,孩子可能也不合作。
2不要突然改變日常生活規律。如果有變化的話,提前告訴孩子,并不斷提醒他。
3盡量不要問一些預料他會說“不”的問題。
4不要讓他去選擇。控制權在父母的手裡,而不是孩子那裡。
5不要強迫2歲的寶寶把自己的心愛之物與人分享。
6如果你的要求遭到孩子“不,我不要”的拒絕.千萬不要大發脾氣。
7不要太苛刻,比如“必須把東西全部吃掉才能去玩”。
8不要把給孩子用以獲取安全感的東西拿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