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出生的第三周,一般情況下,平均每天增長體重18-30克或每周增加125-210克,每天2-4次大便,也有的母乳喂養寶寶大便次數可能達到6-8次,都屬正常。這個階段的新生兒可能會出現脫皮現象,這讓不少媽媽着急。實際上,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因為新生兒皮膚的最外層表皮,不斷新陳代謝,舊的上皮細胞脫落,新的上皮細胞生成。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從現在開始每天需要補充400IU的維生素D,直到2歲。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寶寶第三周的發育指标:
1、生理發展
會伸出手臂、雙腿嬉戲。有的寶寶俯卧時會短暫擡起頭。
2、心智發展
醒着時會有茫然、平靜的表情。喜歡圖案。
3、感官與反射
寶寶已經能夠和你對視。
4、社會發展
對他溫和話說時,會做眼睛的接觸。
新生兒第3周喂養提示
1、哺乳期媽媽經常使用香皂擦洗乳房,不僅對乳房保健無益,反而會因乳房局部防禦能力下降,乳頭容易幹裂而招緻細菌感染。因此,要想充分保持哺乳期乳房局部的衛生,讓你的小寶寶有足夠的母乳,最好還是用溫開水清洗,盡量不用香皂,更不要用酒精之類的化學性刺激物質。
目前觀點認為4—6個月内的純母乳喂養的寶寶隻需母乳,不必加喂水;如遇到天氣太熱或出現腹瀉時寶寶體内也會缺水。缺水時寶寶的嘴唇看上去幹燥起皮,情緒不安,愛哭鬧,尿量黃。這時候可以通過勤喂母奶以補充水分。母乳水份占80-90%,因此正常喂養下,無需額外添加水。
2、給寶寶喂完奶後不要馬上放在床上,而要把寶寶豎直抱起讓寶寶的頭靠在母親肩上,以一隻手托住寶寶枕部和頸背部,另一隻手彎曲,在寶寶背部輕拍,使吞入胃裡的空氣吐出,防止因打嗝而溢奶、吐奶。在哺喂母乳過後,爸爸也可以接過寶寶,為寶寶拍嗝。
産後疲乏,加上白天不斷地給寶寶喂奶、換尿布,到了夜裡母親就非常困。夜間遇到寶寶哭鬧,母親會覺得很煩,有時把奶頭往寶寶的嘴裡一送,寶寶吃到奶也就不哭了,母親可能又睡着了,這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寶寶吃奶時與母親靠得很近,熟睡的母親很容易壓住寶寶的鼻孔,這樣悲劇就有可能發生,為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母親夜間喂奶時最好能坐起。
3、喂奶時應讓寶寶吃盡一側乳房再吃另一側。這樣可以使寶寶吃到完整的前奶和後奶。若僅吃一側的奶寶寶已經吃飽、就應該将另一側的奶擠出。這樣做的目的是預防未吃得一側脹奶。脹奶不僅使母親感到疼痛不适,還有可能導緻乳腺炎,而且還會反射性地引起泌乳減少。可以用吸奶器将奶吸出,排空乳房。
女性在妊娠時期乳房仍繼續發育,乳房脹大後如果護理不好是極易松弛的。因此孕媽媽應從懷孕後就開始注意乳房的護理,使用寬帶乳罩支撐乳房,同時注意按摩或局部使用特殊油脂增加皮膚及皮下組織的彈性,就會減少發生乳房下垂的可能,哺乳後乳房是否下垂是與哺乳前乳房的情況有關。隻要是産後加強乳房護理,母乳喂養是不會影響你的乳房的。
4、嬰兒出生半小時即可進行哺乳,每次可持續半小時,即使沒有乳汁也應哺乳。産後宜母嬰同室,多讓寶寶吸吮乳頭,這不僅可增進感情,也會因寶寶的吸吮而促進乳汁分泌。多食用一些稀汁類,如各種湯等(不要油花),有一定增乳作用。同時,母親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态,情緒穩定,愉快,切忌憂思惱怒,還要有勝任哺乳嬰兒的信心和熱情,因情緒不良可導緻泌乳減少,甚至乳汁不下,帶來更多麻煩。
初乳是産婦分娩後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顔色淡黃、黏稠,量很少,非常珍貴。初乳營養豐富,能增加寶寶的抗病能力,能保護嬰兒健康成長。初乳還能幫助寶寶排出體内的胎糞、清潔腸。
新生兒第3周護理提示
新生兒皮膚護理
1、保持皮膚清潔幹爽,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堿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患有間擦疹的寶寶,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洗澡時,沐浴劑必須沖淨。洗完後,抹幹寶寶身上的水分,再塗上非油性的潤膚膏,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寶寶的頭發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經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則可先在患處塗上橄榄油,過一會再洗。
2、避免受外界刺激,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尤其要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夏天,寶寶運動流汗後,應仔細為他抹幹汗水;天冷幹燥時,應替寶寶搽上防過敏的非油性潤膚霜。除了注意天氣變化外,家長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皮膚的衣服,衣服要穿得寬松些,以全棉織品為好。
3、修短指甲:若患上劇癢的異位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家長要經常修短寶寶的指甲,減少抓傷的機會。
4、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
5、保持患兒身體、特别是發疹部位清潔、幹燥、避免交叉感染。衣服要勤換,保證孩子身體幹淨、幹燥、涼爽,少出汗。
新生兒睡眠護理
新生兒除了吃奶外,其它時間幾乎都處于睡眠狀态,新生兒每天大約需要睡20小時以上。睡眠時間和質量某種程度上決定這一時期寶寶是否能良好發育。因此一定要給寶寶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如果寶寶睡不安,要看看是不是給寶寶包裹得太多了,或者其它原因。不需要給新生寶寶用枕頭,枕枕頭不利寶寶發育,可以給寶寶頭下墊一塊毛巾,三個月以後才需要枕頭。
新生兒第三周媽媽的飲食
營養須知
坐月子進入第三、四周可以開始大補,重點便放在補氣補血,以及預防老化。蓮藕排骨湯可治療坐月子期間的貧血症狀,蓮藕具有緩和神經緊張的作用。豬腰有強化腎髒、促進體内新代謝、恢複子宮機能、治療腰酸背痛等功效。芝麻含鈣高,多吃可預防産鈣質之流失及便秘。豬蹄能補血通乳,可治療産後缺乳症。
水果以哈密瓜,桃子,葡萄,木瓜為宜。産後所有的食物及飲料,都要吃得溫熱,不能冷吃。
豬蹄花生湯開始上來啦。這是催奶的好湯料,花生不僅能保持乳腺暢通、還兼顧養血止血之功效;豬蹄富含膠原蛋白,在催乳的同時還能幫助新媽媽保持胸部曲線,非常适合新媽媽食用。
理想膳食
堅果類食物如杏仁、花生仁、核桃仁、芝麻等,在富含高品質蛋白的同時還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維生素E,攝入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幫助新媽媽讓乳房組織更富彈性。增強身體免疫力。
牛奶+雞蛋:雞蛋和牛奶中的蛋白質氨基酸比例與人最适宜,其中含有的脂肪也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
新生兒第三周注意事項
新生兒溫度
1、新生兒溫度新生兒标準體溫在36-37℃之間新生兒發熱指體溫在37.4℃以上者。其原因可能有環境溫度過高,如睡熱炕,使用熱水袋溫度過高,或暖箱溫度過高,也可由于母親乳汁不足,喂養過晚,天氣炎熱或喂養不當。
2、錯誤觀念:剛出生的寶寶怕着涼,不能洗澡。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剛出生的寶寶由于皮膚很薄,汗液和尿液等污垢不及時清除的話,很容易導緻寶寶皮膚發紅、潰爛,如果隻是用毛巾擦的話,太輕了擦不幹淨,重的話又容易傷了寶寶嬌嫩的皮膚。這個階段用溫水每天清洗是最好的護理方法。
3、錯誤觀念:坐月子和新生兒都怕風,要把房間門窗關嚴,不點亮燈。一個人如果長期在不通風,又黑暗的環境裡生活,肯定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新寶寶和新媽媽也一樣。卧室一定要保持通風,不要對着寶寶和媽媽直吹就好了。白天要有充足的日照,晝亮夜暗,更有利于寶寶生物鐘的建立,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新生兒護理誤區
剛出生的寶寶容易受驚,要捆蠟燭包,壓壓枕。這是不科學的做法。剛出生的寶寶由于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一些刺激可以引起神經沖動泛化,表現為抖動,震顫,這是正常的。要是給寶寶捆綁起來,看起來好像寶寶安靜了,其實使寶寶失去了自由活動的能力,限制了手足的運動發展,對寶寶的發展是不利的。
為了防止寶寶尿布疹、奶癬等,給寶寶經常多上些爽身粉。這個也是非常錯誤的。如果寶寶皮膚潮濕,尤其夏天,寶寶出汗以後,再撲上爽身粉,就像給寶寶包了一層不透氣的盔甲,更容易使寶寶皮膚發紅,起疹子。正确的做法清洗以後用吸水的軟棉布吸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