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膳食,是從從嬰幼兒膳食組成逐漸過渡到成年人的膳食組成。兒童的膳食關系到他們未來的大腦發育、骨骼發育、身體健康等,因此學齡前兒童膳食一定要營養搭配合理,葷素結合等,這些媽媽們要時刻注意啦。
上面是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圖,每個年齡段兒童的膳食營養需求,為兒童建立健康膳食模式。學齡前兒童的日常膳食必須包括各種食物以确保攝入均衡的營養素,因此掌握為學齡前兒童合理安排膳食的方法非常必要。一方面媽媽們需要确保孩子三餐的膳食結構需要葷素結合。另一方面,三餐外要為孩子适當添加營養補充奶和水果,來豐富孩子的營養結構。針對學齡前兒童的膳食需要,營養專家為媽媽們提出下面的建議。
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各種食物所含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完全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學齡前兒童必須廣泛食用多種食物。其中谷類食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可為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兒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等等多種營養元素。所以學齡前兒童膳食應該以谷類食物為主,并适當注意粗細糧的合理搭配。
二、每天飲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奶類是一種營養成分齊全、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營養價值很高的天然食品。而在孩子剛入園的過渡期,為了彌補飲食不适應而導緻的營養跟不上,一些含有多種天然食物和營養成分的營養補充奶,還能有效地豐富孩子膳食結構,維持其營養的均衡。而大豆含豐富的植物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B2等,可避免過多消費肉類帶來的不利影響。
三、經常吃适量的魚、禽、蛋、瘦肉
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動物蛋白的氨基酸組成更适合人體需要,且賴氨酸含量較高,有利于補充植物蛋白中賴氨酸的不足。肉中的鐵吸收利用較好,魚類特别是海産魚所含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動物肝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維生素B2、葉酸等。家長們可以多選擇含蛋白質較高而飽和脂肪較低的魚、禽、兔肉等品種肉類。
四、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在準備兒童膳食時,應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細,以方便兒童咀嚼和吞咽,同時還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種、顔色和口味,經常變換以提高兒童多吃蔬菜水果的興趣。
五、不挑食、不偏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學齡前兒童開始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活動,模仿能力強,興趣增加,易出現飲食無規律,零食過多,食物過量等狀況。天氣變化、疾病或情緒均容易影響消化功能。因此家長們要特别注意培養其良好的飲食習慣,如定時、定點、定量;自己進食、專心進食、細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禮貌就餐等。
六、膳食清淡少鹽,正确選擇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飲料
為保護兒童較敏感的消化系統,避免幹擾或影響兒童對食物本身的感知和喜好、預防偏食和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在烹調加工食物時,應盡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讓孩子首先品嘗和接納各種食物的自然味道。零食是一日三餐兩點以外添加的食物,也是學齡前兒童飲食中的重要内容,應抱着合理選擇的态度以補充不足的能量和營養素為主,少喝含糖高的飲料。
七、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證正常體重增長
進食量與體力活動是控制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如果進食量過大而活動量不足時,多餘能量就會在體内以脂肪的形式沉積而使體重過度增長,久之發生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能滿足運動能量所需時,則可能引起消瘦。因此,消瘦的兒童則應适當增加食量和油脂的攝入,也可以選擇一些營養補充奶合理加餐。而肥胖兒童則應适當控制食量和高油脂食物的攝入并增加活動強度及活動持續時間。
八、吃清潔衛生、未變質的食物
食品安全是第一位的,應當選購外觀好,沒有泥污雜質,沒有變色變味并符合國家衛生标準的食物,嚴把病從口入關,預防食物中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