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動物的交往是否具有社會性

動物的交往是否具有社會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8 04:36:29

動物的交往是否具有社會性(淺談社會性動物)1

公元前328年,亞裡士多德在《政治學》說過:“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這段話被作者引用來說明核心觀點。這是什麼意思呢?從螞蟻、蜜蜂到猴子、猿類,許多其他生物也具有“社會性”。

作為社會性動物,人類與它們有何不同?人之所以成為人,正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文明社會中,每時每刻都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如果把這種影響全部扔掉,一個人不再和别人發生任何互動,那麼這個人其實已經算不上是人類了。

社會心理學研究一再證明,社會情境對于人類的行為有着巨大影響。所謂社會情境,指的是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裡受到别人的影響。同樣一個人,放到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社會性動物》是阿倫森的代表作之一,被譽為社會心理學的聖經。作者并非機械地羅列知識點,而是結合了大量真實案例,讨論了如何利用心理學知識解決偏見等現實問題,體現了一位科學大師的人文情懷。讀了這本書,你不僅可以獲得許多有趣的心理學知識,還能感受到心理學作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彙點的獨特魅力。

當“認知失調”時,人本能地會為自己辯護

“認知失調”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它指的是人們在同一時間内面臨兩種互相矛盾的、不兼容的認知。這種認知可以是某種看法、信仰、行為等等。

當新認知和舊認知發生沖突時,就會面臨“認知失調”的處境。而在這種情況下,人本能的反應是為自己辯護(為自己的某種行為或觀念找理由)。比如某個證沒考出來是因為題太難而不是自己不努力。

人們通過自我辯護來應對認知失調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改變其中一個認知,二是盡量拉近兩種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

動物的交往是否具有社會性(淺談社會性動物)2

第一種很好理解,比如一個人有熬夜的習慣,但在因為熬夜生病住院後,他就堅決認為熬夜有壞處,并且為此開始試着戒了熬夜的習慣。

第二種,拉近兩種認知之間的差距的自我辯護來解決認知失調。比如,一個男人千辛萬苦隻為追到心中的女神,終于抱得美人歸,女神成為自己妻子後卻發現,女神身上有很多他不能接受的缺點,這時就在“追到女神是最大夢想”和“女神原來不是自己寫想的那樣”之間産生認知失調。為了減少這種失調,這個男人開始試圖拉近這兩種觀念之間的距離,比如“女神不愛做家務,但她每天打扮得很漂亮,和她一起出門自己也很有面子”,“女神花錢大手大腳,但這能促進自己更加發奮向上,在事業上取得更高的進步”。由此可見,其實修正自己的觀念,有時對人們的身心愉悅更有好處。

動物的交往是否具有社會性(淺談社會性動物)3

人們從衆的目的是什麼?

從衆,是一種非常流行的社會現象。比如有些人排隊幾小時,隻是為了買一杯“網紅奶茶”。

具體來說,“從衆”指的是:個體在面對群體成員的壓力或是來自他人的影響時,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或信念。

那麼,人們為什麼會從衆,從衆的目的是為何?

從衆的目的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通過跟别人保持步調一緻來獲得他人的好感。美國心理學家斯坦利沙赫特曾做過一個試驗,他找來九個人模拟陪審團,其中三個人是事先安排好的,這三個人各司其職,一個負責和另外不知情的六個人唱反調,一個附和,還有一個先反對後附和。試驗結束後,斯坦利沙赫特讓他們相互打印象分,結果發現,那個附和大多數人意見的人分數最高,而唱反調的分數最低。這就說明人們從衆的原因和目的之一,是為了獲得大多數人的好感,避免被孤立。

動物的交往是否具有社會性(淺談社會性動物)4

除此之外,從衆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确保自己做的是對的。在很多情況下,人們不知該如何做選擇時,常常會先看看别人是怎麼做的。就比如,荒野裡的分岔路口,一邊是有腳印的,另一邊是沒有腳印的,那麼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會選擇已經有人走過的那條路。

人與人産生的社會關系中,“說服”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因為“說服”涵蓋了兩個方面:說者和聽者。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時和諧共存,但出現矛盾、紛争的情況并不少見。如果你試圖将世界曆史梳理一遍的話,那麼你會發現,将這些曆史串聯起來的,是一場有一場的戰争。人,天生是有攻擊性的,有時,人會對一些殘忍的行為表示習以為常、無動于衷,甚至會認同。比如當美國人被采訪到,美國報複利比亞恐怖主義行徑因此對利比亞這個國家進行瘋狂轟炸,這樣的行為,他們怎麼看。采訪結果顯示,71%的人贊成這種報複式的轟炸行為,隻有31%的人認為這種轟炸式的襲擊會對遏制恐怖主義有效。

在支配社會生活的所有動機中,最重要的是歸屬:我們渴望與他人建立穩定、有意義的聯系。感覺與社會脫節會導緻人們失去調節情緒和控制注意力、行為和沖動的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在某個群體中存在歸屬感,我們希望與他人有一個良好的關系。而一旦我們被拒絕或者被某個群體排斥了,我們往往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比如說,在學校中被排斥或被孤立的學生往往成績不太好,會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并且會很敏感;在公司中,如果領導讓我們讨論周五聚餐吃什麼,而部門其它成員讨論的時候沒有帶着我,我往往會會生氣,感覺我不屬于這個部門,我也會比較抗拒參加這個聚餐。

被重視需要:人類具有讓自己感到有價值的強烈動機,希望自己在所在社區中有社會地位、有積極的聲譽。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意義——無論是對别人、對家人還是對周圍的世界。

我們希望自己在自己家的小區中、家人親戚中、領導同事中或者同學們中得到重視,或者說是在某個群體中具有較強的存在感。在某個群體中越被重視,越具有存在感,我們便越傾向于和這個群體産生聯系。

如何與人拉近關系

作者說,如果想要拉近和一個人的關系,最好的辦法可能不是對他好,而是讓他幫你的忙。在生活中,許多時候,我們想發展人際關系,常見的一種思路是為對方付出。

比如,你想和一位異性發展戀愛關系,可能就會誇贊他,送他禮物,幫他做事,以求打動對方。然而,心理學研究卻發現,這種刻意對對方好的做法,未必總能奏效,有時甚至可能會産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雖然我們都喜歡别人對自己好,但是如果一個人刻意去這麼做,我們可能會懷疑對方隐藏了什麼動機,或者有什麼附加條件,于是就會提高警惕性。

要發展跟對方的關系,與其刻意讨好對方,不如換個思路,請對方幫你個忙。幫完你之後,你們的關系反而會拉近許多。這是因為,态度很多時候是對行為的事後解釋。如果對方幫了你個忙,那麼對方就會為自己的行為辯護:“我為什麼要幫他呢?因為他是個很好的人!”他會說服自己,讓自己相信你是一個值得被幫助的人,也值得交往。

比如 ,本傑明·富蘭克林。在回憶錄中提到,他曾經有一位政敵,總是和他作對。為了把他争取過來,富蘭克林想了個辦法。他聽說這個政敵的圖書館裡有一本非常稀有的書,于是便給對方寫了個紙條,借這本書。對方把書送了過來,一周之後富蘭克林再把書還回去,順帶寫了封信,表達了感激之情。這件事過後,他們再次見面時,這位政敵居然主動和富蘭克林打了招呼。後來兩個人甚至發展出了持續一生的友誼。

心理學家已經做了更加嚴謹的科學實驗來證明這一點。他們讓被試做一個實驗,得到了一大筆報酬,然後讓實驗人員問其中三分之一的被試,說自己的實驗經費緊張,能否從報酬裡捐一部分出來。另外三分之一的被試收到了同樣的請求,但問他們的人不是實驗人員,而是一個與實驗無關的人。剩下的三分之一則可以留下這筆錢。之後,所有的被試都填了一份問卷,詢問他們對于實驗人員的評價。結果顯示,給實驗人員捐過錢的人,對實驗人員的印象也最好。那些捐錢給無關的人,或是留下錢的人,則沒有這種印象。

社會影響無處不在。我們是如何受到影響的?為什麼我們要接受信息,或者換句話說,信息對我們有什麼好處?什麼樣的社會動機使我們容易受到他人的想法、言論和行為的影響?一個人如何對某個民族、某種宗教或種族群體産生偏見?偏見與喜歡類似?還是恰恰相反,涉及一套完全不同的心理過程?許多人對會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感興趣。

因為我們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其他人交流——受他人的影響;影響他人;高興、開心、悲傷、厭惡、沮喪,或者被激怒——我們的天性就是對人們為什麼做他們所做的事情提出假設。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業餘的社會心理學家。盡管大多數業餘社會心理學家在與他人互動時會對這些假設進行檢驗,并達到他們自己的滿意程度,但這些偶然的“檢驗”缺乏細緻的科學研究所具有的嚴謹性和公正性。

人們為什麼會從衆,又是怎麼被說服的,容易出現哪些認知偏差,又容易在哪些情況下産生攻擊行為,以及如何更好地維持我們的親密關系,這些都是社會心理學的核心命題,然而看似高深的理論,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了解這些心理學常識,可以讓我們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避免很多麻煩和矛盾,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以及能夠在面臨他人、社會、世界發生的事情時,能以更理智的思想和角度去看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