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行道樹距離路口多遠

行道樹距離路口多遠

旅遊 更新时间:2024-12-28 21:02:33

來源:人民日報

行道樹距離路口多遠(讓行道樹與城市一起發展成長)1

海南瓊海市中原鎮道路街景。

蒙鐘德攝(人民視覺)

行道樹距離路口多遠(讓行道樹與城市一起發展成長)2

北京市林蔭大道速寫。

李曉林繪

“從江南飛抵西南,城市兩邊的行道樹也從梧桐變成棕榈”“小城溫暖的空氣裡飄着雨絲,若有若無的樟樹氣味就是我的鄉愁”……城市行道樹不僅是賞心悅目的城市景觀,更是代表特色風貌的城市名片,帶有時光烙印的人文情懷。

近日,本報收到不少讀者來信,為種好管好城市行道樹建言,記者也赴多地采訪園林綠化工作者、市民群衆、專家學者等。大家紛紛表示,要重視城市行道樹的景觀和曆史人文價值,科學規劃、精細管理,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成為市民的美好記憶。

“一路一樹”“一街一景”,讓城市各具特色、各有特點

武漢讀者楊宣義日前來信說,前些時候看到有段路兩側長得好好的樟樹,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被挖走。“建議把行道樹與城市園林建設結合起來。一條路有一條路的特色,一條街有一條街的美景。”楊宣義說。

近些年,城市行道樹受到廣泛關注。常有讀者和網友投訴,路已修好卻不見綠化,或者多年行道樹突然不見了。人們不但關注行道樹活得好不好,還希望樹能枝繁葉茂帶來陰涼,成為擡頭可見的生态景觀。如今,很多城市把行道樹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心規劃設計。

山西大同市是首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記者近日來到平城區古城牆一帶,園林綠化養護古城隊長宋立告訴記者:“大同幹旱缺水,常綠樹選擇種類有限,有些植物雖然造型好,但管護難度大,容易發生病蟲害,也不易成活。這些年,我們盡量選擇常青樹,尤其是景觀油松,冬季雪後别有一番意境。”

“城市不斷發展,行道樹種植養護的思路也應當與時俱進。”大同市園林綠化中心主任任帥說,十幾年前,大同行道樹多是單一樹種,近年來先後實施了多項道路綠化工程,在廣泛選擇鄉土樹木的基礎上,也引進了一些新品種,曆經十餘年培育,已綠樹成蔭。如今的大同,國槐、油松、白蠟、元寶楓、雲杉等郁郁蔥蔥,丁香、栾枝、金葉榆、連翹、各類觀賞海棠等婀娜多姿,“春有百花秋望果,夏有綠蔭冬看松”,層次分明的植物群讓大同四季色彩紛呈,也為市民們增添了一道道綠色的記憶。

在山東青島市八大關風景區,臨淮關路兩側龍柏勁拔蒼翠,形成一條綠色長廊。魏志清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他對“八大關”的行道樹如數家珍:“春天韶關路的碧桃開得最好,秋天嘉峪關路上楓葉正紅,冬天紫荊關路的雪松配上白雪,讓人流連忘返。還有甯武關路的海棠、居庸關路的銀杏、山海關路的法國梧桐,每條路上的樹都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美景。”

“一排排曆史建築加上一行行枝繁葉茂的行道樹,遊人會有種穿越曆史的奇妙感覺。這就是八大關風景區獨特的底蘊,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遊人前來參觀遊玩。”青島海濱風景區八大關風景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張超說。

今年夏天,雲南昆明市舉辦了藍花楹文化節,主角藍花楹就是行道樹。五華區教場中路有最具特色的藍花楹景觀道路,每到盛花期,整條路仿佛藍紫色花河,不少遊人慕名到此打卡。據五華區綠化處副處長孟瑞東介紹,藍花楹成為“網紅”景點其實是無心之舉,“這個樹種是上世紀80年代才引種的,因為花朵密集、花色豔麗,受到人們喜愛。昆明市也把藍花楹作為打造‘一路一景’的行道樹種之一,目前,在昆明主城區種植了1.8萬餘株藍花楹樹,成為一張靓麗名片。”

留住“有故事的樹”,讓城市記憶代代傳承下去

一名河南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闆”留言,說舞鋼市老許泌路邊的樹不知為什麼被砍掉了,“都是好多年的樹,長這麼大不容易,怎麼能說伐就伐了呢?”

浙江嘉興市讀者莊永明來信表示,一些地方為拓寬馬路,把種植了幾十年的行道樹砍了;有的地方把幾十厘米直徑的香樟移栽到别處,因為缺乏管護,不久就枯死了大半。行道樹是寶貴的公共資源,建議相關部門做好長遠規劃,在各項工程建設中充分考慮行道樹的價值,做好保護工作。

在河北保定市,種國槐有相當長的曆史,有的國槐已有幾百歲了,市民親切地稱為“長壽樹”“幸福樹”,國槐也成為保定的人文景觀和曆史符号。保定讀者陳雙田在來信中說:“行道樹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培育,才能長大成材,可個别城市栽種不過幾年甚至不滿一年就挖了重栽。樹都長不大,又何談成為城市名片?”

對不少市民來說,行道樹不僅是一棵樹,還是感情的寄托。有些行道樹還與城市曆史緊密相聯,“有故事的樹”也是市民記憶的重要載體。四川眉山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鄉,有關部門從蘇東坡的詩詞歌賦中篩選出适宜作為行道樹的紫薇、海棠、木芙蓉等,打造成東坡文化符号街景。眉山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主任餘永忠說:“枝繁葉茂的行道樹與蘇東坡傳誦至今的詩詞相得益彰,市民們因為詩詞感受到了行道樹的美,也因為行道樹記住了蘇東坡詩詞。”

種好管好行道樹需要科學管理和精細化工作。在青島,湖南路、江蘇路、安徽路都是典型的“懸鈴木一條街”,這些樹木與曆史建築一起見證了青島的發展變遷。為了保護這些有曆史底蘊的行道樹,有關部門專門出台了保護管理辦法,建立了數據庫。據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園林和林業建設處副處長賀蕾介紹,有的老行道樹雖然尚未達到古樹标準,園林綠化部門也把它們列入古樹名木後備資源,進行精細化管護。

“主城區特别是古城牆一帶,商鋪多,用地空間有限,以前不時發生沿街花木被私自移走的現象。後來通過宣傳引導,大家保護意識大大提升,這種情況基本沒有了。”大同市城市園林綠化研究中心主任劉凱英說,最近發現曾經讓道保護的一棵老槐樹又有生長受限的情況,“我們正打算挖開周邊路面,擴大樹池,讓老槐樹更好地‘呼吸’。”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昆明種植了大量銀桦作為行道樹。這種樹高大豐茂,但枝幹較脆,雨天極易斷枝,逐漸被其它樹種取代。考慮到幾十年的銀桦為市民留下難忘記憶,昆明市特别在翠湖環路、青年路等地留下整條路的老銀桦。“雨季到來前,我們都會預先排查,對彎度大或傾斜度大的樹枝采取防範措施。”孟瑞東說。“我們多花些心力盡可能地保護好行道樹是值得的,讓城市記憶随着行道樹一代代傳承下去。”

做好規劃,科學論證,考慮當下和長遠

“幾乎每次道路拓寬和老街改造工程,都會造成樹木毀損。很高大的黃桷樹突然就不見蹤影。”重慶讀者趙正榮說。

随着經濟社會發展,各地在樹種選擇、工程建設、樹木養護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有些地方仍存在随意砍樹毀樹問題。

安徽合肥讀者陶餘來講述了這樣一件事:當地長江路上的梧桐是上世紀50年代栽種的,市民對此有着深厚感情。後來,在道路拓寬改造工程中,梧桐樹被砍伐一空,市民意見很大。此後,在蕪湖路改造時,有關部門保留了種植70多年的梧桐樹,得到了市民的點贊支持。“兩相對比,人們發現,當初要是保留了長江路大東門至大西門之間的梧桐,該多好啊。”陶餘來說。

據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景觀分院院長王軍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大規模城市建設剛剛起步,對城市記憶、城市風貌或曆史文化印迹關注度不足,對行道樹的曆史文化價值認識不到位,導緻大量市民有記憶、有感情的行道樹被砍伐一空。“近些年,随着時代發展,大家越來越重視城市的曆史文化價值,對行道樹的認識和保護更加到位。”王軍說。

“青島在道路施工建設時,都會征求園林綠化部門的意見,廣泛聽取市民的意見,避免行道樹被亂砍濫伐。”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園林綠化管理處副處長王科春說,青島地鐵4号線在建設時申請遷移周邊道路近百株大規格懸鈴木行道樹,園林和林業局多次與地鐵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溝通協調,采取調整地鐵附屬設施位置、優化施工方案等措施,避免了部分行道樹的遷移。“最近,我們針對正在建設的地鐵9号線也在努力協調,僅城陽區就減少了200餘株行道樹的遷移。”王科春說。

廣東韶關市讀者劉可原提出,在城市建設中,移走行道樹是經常采取的做法,“看起來雖然沒有直接砍掉,但移來移去,樹很容易就死掉。道路建設要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道路擴容也要多方考慮。俗話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保護好當下的行道樹,也是為未來考慮、為後代造福。”

版式設計:張芳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