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個過渡時期。此時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此時要做好霜降節氣的養生保健,無論是在飲食養生還是身體調養上都需應時謹慎。下面小編告訴大家霜降時節如何正确養生。
霜降節氣飲食養生原則
霜降節氣為脾髒功能處于旺盛時期,由于脾胃功能過于旺盛,易導緻胃病的發出。所以此節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複發的高峰期。由于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耗熱量增多,胃液及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影響已有潰瘍的修複;深秋及冬天外出,氣溫較低,且難免吸入一些冷空氣,引起胃腸粘膜血管收縮,緻使胃腸粘膜缺血缺氧,營養供應減少,破壞了胃腸粘膜的防禦屏障,對潰瘍的修複不利,還可導緻新潰瘍的出現。
“霜降”之時已經進入深秋,中醫認為此季節屬于五行中的“金”,對應肺髒。因此,此時飲食養生适合的是“平補”。适宜的食物有梨、蘋果、橄榄、白果、洋蔥、芥菜等。這些食物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此時應少吃寒涼的食物,如海魚、蝦、各種冷飲等,以免傷肺引發疾病。
“霜降”後一般是進補的好時候,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以保暖潤燥健脾養胃為主,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洋蔥、雪裡蕻。少吃冷硬食物,忌強刺激、暴飲暴食,還要注意胃的保暖。“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藥、藕、荸荠,都是這個時節适宜吃的食物。此外,還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棗、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
霜降養生學會三防
1.防秋燥
燥邪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幹、唇幹、鼻幹、咽幹、舌幹少津、大便幹結、皮膚幹甚至皲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就會出現鼻咽幹燥、聲音嘶啞、幹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元代醫家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潤其燥。因此,秋季養生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養陰,早起呼吸新鮮空氣,以利舒肺,能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濕邪
秋季從立秋到霜降有6個節氣。此時,夏天的暑氣還沒有結束,秋天的雨水已經很多了,此時須防濕氣陰邪,困傷脾陽而發生水腫或腹瀉症狀。要是早秋脾傷于濕,就會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發作種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濕也很關鍵。
秋季養生防濕主要應以祛濕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為主。如蓮子、苡米、冬瓜、蓮藕、山藥等。
3.防秋郁
晚秋時節,凄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了季節的變化容易起憂思。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樂。而入秋之後,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
秋季養生防秋郁首先要生活規律不要随意打破,心情不好,該做什麼還是得做什麼;其次要适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還要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
霜降吃什麼好
1.白果蘿蔔粥
配料:白果6粒,白蘿蔔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蘿蔔洗淨切絲,放入熱水焯熟備用。先将白果洗淨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蔔絲即可出鍋食之。
功效:固腎補肺,止咳平喘。
2.清蒸人參雞
配料:人參15克,母雞1隻,火腿10克,水發玉蘭片10克,水發香菇15克,精鹽、味精、蔥、生姜、雞湯各适量。
做法:1.将母雞宰殺後,退毛去淨内髒,放入開水鍋裡燙一下,用涼水洗淨;将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姜均切片;2.将人參用開水泡開,上籠蒸30分鐘取出;3.将母雞洗淨,放在盆内,置入人參、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姜、精鹽、料酒、味精,添入雞湯(淹沒過雞),上籠,在大火上蒸至爛熟;4.将蒸熟的雞放在大碗内,将人參切碎,與火腿、玉蘭片、香菇擺在雞肉上,将蒸雞的湯倒在勺裡,燒開,撇去沫子,調好口味,澆在雞肉上即成。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3.歸參山藥豬腰
配料:當歸10克,黨參10克,山藥10克,豬腰500克,醬油、醋、姜絲、蒜末、香油各适量。
做法:1.将豬腰切開,剔去筋膜臊腺,洗淨,放入鋁鍋内;2.将當歸、黨參、山藥裝入紗布袋内,紮緊口,放入鋁鍋内;3.在鋁鍋内加适量水,清炖至豬腰熟透,撈出豬腰,冷卻後,切成薄片,放在盤子裡;4.将醬油、醋、姜絲、蒜末、香油等與豬腰片拌勻即成。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結語:以上介紹的霜降節氣養生法,效果非常好,相信大家從文章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隻要大家多吃以上介紹的食物,多做以上介紹的事情,小編相信大家都會擁有健康的身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