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新聞網
□記者 王斌
古棧道旁就是黃河石門
離開黃河龍門景區,穿過鴿子庵隧道,就來到了地處河津的黃河大梯子崖景區。
黃河在身旁一路相伴,母親河的親近感油然而生。
拾級而上,北魏時期的軍事古棧道曲曲折折,每一個台階都透出斑駁的歲月痕迹,極易催生你的憑古懷今之感。
随着高度的攀升,景色也在不斷變化,及至來到觀景平台,頓覺豁然開朗:不遠處就是石門,能清晰地看到,黃河之水時而湍急、時而平緩地流經石門。
景區負責人杜枝俊說,從空中鳥瞰梯子崖,宛如在一塊巨大的懸崖豎石上雕刻出365個石台階,堪稱“天下黃河第一挂壁天梯”。而這句話也成為景區的主題宣傳口号和“最大賣點”。
關于梯子崖的曆史過往,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元和郡縣圖志》中就有明确記載:“倚梯故城,在縣西南一百五十裡。累石為之,東北兩面據嶺臨谷,西南兩面俯眺黃河,懸崖絕壁百餘尺,其西南角即龍門上口也。以城在高嶺,非倚梯不得上,因以為名。城中有禹廟。後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
根據記載,位于梯子崖山頂的倚梯城為北魏時期屯兵之所,城中建有禹廟。這裡地處呂梁山脈和汾渭平原的銜接位置,西有黃河天塹,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和軍事意義。北魏孝文帝曾西巡至此,視察軍情,祭祀大禹,修繕禹廟,并立碑紀念。
因北魏孝文帝的到來,梯子崖作為北魏時期的國家工程,無論從修建的寬度、坡度,以及工程的細節上,都體現出當時軍事工程的最高标準。岩壁上精緻而細密的鑿痕,不僅可以有效減少落石的風險,并且使工程更為精美。
大梯子崖景區裡還有一個桃花谷。在導遊楊博的介紹中,這個桃花谷已“美得一塌糊塗”:粉色的山桃花、紫色的丁香花、紅色的黃栌葉,随着季節的變換次第登場,五彩缤紛。而且,桃花谷的魅力還在于一個“親”字,這個“親”是親近大自然的意思。“峽谷裡泉水流經的地方,石闆大多是平展的,夏天時好多小孩就脫了鞋子踏水玩耍,這種親水互動是與其他景區所不同的”。
玻璃棧道高差150米
桃花谷内的通道時窄時寬,中間有4道大大小小的瀑布,其中一道大瀑布有層層疊疊十幾挂,非常壯觀。杜枝俊說,這裡每一段的景色都不一樣,而且沒有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迹,就是為了讓遊客欣賞到原生态的風景。
值得一提的是,崖頂服務區與桃花谷之間的崖壁外側,還設置了驚險刺激的玻璃棧道,長約230米,垂直高差150米。
談及創建3A級景區,杜枝俊直言:“以前不太正規,隻是自己在琢磨着打造,這次評3A,最大的好處就是把景區的建設規範化了。比如标識牌,以前隻想着要美觀、搶眼,不知道它的樣式還有明确要求。再比如安全,以前認為一定要突出古棧道的險要,現在知道安全是第一位的,就在棧道旁增加了麻繩,強化了保護措施。”
“事實上,景區的規劃是按照4A級标準去做的,下一步要争取利用一兩年時間,實現這樣的建設目标。”杜枝俊說,眼前要做的事情就是建一個100多米高的電梯,與玻璃棧道相連,方便腿腳不便的遊客上山,它的高度相當于30多層樓。另外,景區入口處還将打造一個8.8米高的标志性景觀,設計理念是還原古人雕琢棧道台階的場景。他還說,桃花谷目前已開發了2.8公裡,後面還有1公裡多準備開發……
黃河大梯子崖景區的亮相,無疑為我市黃河旅遊闆塊的打造,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