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腰痛感覺不同 病因亦不同

腰痛感覺不同 病因亦不同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16 00:59:38

  目錄:

  第一章:腰痛 病因不同疼痛有别

  第二章:怎樣用“階梯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三章:白領趴着午睡小心“折腰”成腰突

  腰痛是一種非常常見于中老年人的現象。近年來也多發生在白領的身上。多是猶豫姿勢不正确或者是長期勞損造成的。但是疼痛也是分種類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吧!

  腰痛 病因不同疼痛有别

  腰肌勞損:夜間睡覺痛,晨起痛

  這類疼痛多見于中老年人,往往是長期姿勢不正确,或曾經有外傷留下的肌肉勞損。肌肉勞損形成的疤痕卡住腰部肌肉内的小血管或小神經導緻的疼痛。疼痛部位集中在勞損的肌肉,特點是睡覺久了會痛,或者早上起床前後會很痛,走路或按摩後疼痛會緩解。

  腰椎間盤突出:走久了腰痛,常合并腿痛腰間盤突出的人往往晚上睡覺或白天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可使得突出的腰椎間盤環稍稍複位,疼痛會減輕,早上甚至完全不痛。

  骨質疏松症:腰背痛、轉身痛、起床痛

  骨質疏松症最常見的表現是腰背部痛,還常常伴有全身疼痛。嚴重的會轉身痛、起床痛之外,彎腰、咳嗽或用力時疼痛會加劇。

  骨癌:半夜痛

  如果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際,突然從夢中痛醒,那麼這樣的腰痛提示可能有癌症。

  泌尿疾病腰痛:脹痛或鈍痛

  泌尿外科最常見引起腰痛的疾病主要有四大類。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正明主任醫師介紹,泌尿系結石(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泌尿系腫瘤、腎積水、腎髒或尿路的炎症感染。腰椎痛則多是鈍痛或隐隐作痛。

  消化系統疾病:與休息、活動關系不大

  膽囊炎、胰腺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有時也會引起腰部的放射性疼痛。這些腰痛不會随着活動的增加而加劇,也不會随着休息的增加而消失,沒有時段之分。

  怎樣用“階梯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階梯療法”包括保守治療、介入治療、微創治療和常規手術治療,患者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按照這個順序依次進行治療。“階梯療法”不僅能幫助患者科學地選擇治療方案,還能為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提供适當的補救措施。那麼,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如何按照階梯療法進行治療呢?

  1.第一階段: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據統計,有80%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通過保守治療即可使腰痛的症狀得到明顯的緩解,部分患者可被治愈。保守治療是一種非手術療法,它是利用藥物、支具、物理療法、體療、牽引、推拿按摩及針灸等技術對患者進行治療。保守療法對病情較輕的早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突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第二階段:介入治療 一般情況下,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可進行介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介入治療包括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和膠原酶溶解術等。其中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是利用激光的生物效應,去除突出的椎間盤髓核,從而降低椎間盤的壓力,改善患者腰腿疼痛等症狀。而膠原酶溶解術是将膠原酶注射到突出的椎間盤髓核内,溶解髓核内的膠原組織,從而使突出的椎間盤髓核變小或消失,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介入治療具有創面小、并發症少、适用範圍廣等特點,如患者的疼痛反複發作、出現了運動功能障礙、馬尾神經損害、腰椎管狹窄、神經根牽拉試驗為陽性及發生3次以上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均可進行介入治療。

  3.第三階段:微創治療 經保守治療無效且不能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可使用微創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微創治療腰間盤突出症具有創面小、出血少、患者恢複快等特點,适合單純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體積較大的中央型椎間盤突出、髓核脫出或遊離、椎間盤纖維環鈣化、腰椎退變嚴重、合并馬尾神經損害、足下垂以及腰椎不穩定的患者禁止使用微創手術進行治療。

  4.第四階段:常規手術 經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較重的患者,可使用椎闆間開窗、半椎闆切除術及全椎闆切除術等常規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這種方法能徹底切除壓迫脊神經及其周圍組織的腰椎間盤突出物,從而可有效地緩解患者腰腿疼痛等症狀。需要注意的是,神經受損症狀不明顯的患者、有腰肌纖維炎及風濕病的患者以及患有肥大性脊柱炎、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禁止使用傳統手術進行治療。

  此外,非融合固定術與融合固定術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方面也具有較好的療效。其中非融合固定術适用于腰椎不穩定程度較輕的患者,而合并有骨畸形、椎管嚴重狹窄的患者禁止使用此種療法。融合固定術則适用于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和繼發性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人們一旦出現了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适合自己的方案進行治療。

  白領趴着午睡小心“折腰”成腰突

  寫字樓裡白領中午趴在桌上睡個午覺是常事,不過這種做法很容易造成腰部損傷。

  腰椎間盤突出也算是一種職業病,是白領一族中易發的病情。因為在工作中,白領們因長期腰部用力不當、過度用力姿勢或體位的不正确等情況。導緻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對于腰間盤突出的症狀肯定就連患有導緻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也不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專家介紹,人是由爬行進化到直立行走的,原始的爬行對脊椎沒有太大的壓力,待直立後脊椎壓力增大很多。躺着睡眠可使脊椎得到休息,坐着入睡的話,脊椎無法保持正常的彎曲狀态,而是扭曲的,久而久之,容易給椎間盤和腰肌帶來傷害,造成腰椎間盤突出及腰肌勞損。此外,睡着後血液流動減慢,而由于體位的關系,坐着睡時,頭部供血會比躺着睡時要差,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出現腦意外,比如缺血性腦卒中。

  腰椎間盤突出後出有的症狀包括如下幾種:

  1、下肢放射痛

  腰腿痛在外傷、勞累和受寒後容易發作,每次時間約2~3周,可以逐漸緩解。在發作時如卧床休息,疼痛往往減輕。從事重體力勞動尤其是反複彎腰活動者發生 腰腿痛幾率高。還有缺乏鍛煉的人,腰背部肌力差,即使偶爾彎腰擡重物或腰部扭傷,也易誘發腰腿痛。任何使腹壓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噴嚏、擡 舉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誘發腰腿痛,或使已發生的腰腿痛加重。

  2、腰部活動受限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腰椎的前屈後伸活動與椎間盤突出的程度密切相關。如纖維環未完全破裂,腰椎取前屈位置,後伸受限。原因在于腰椎前屈時,椎闆間的黃韌 帶緊張,增加了椎管容積和椎間隙後方空間,相應的後縱韌帶緊張度增加使突出的髓核部分還納,從而減輕了神經根壓迫的症狀。

  3、腰部疼痛

  腰痛是大多數本症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發生率約91%。少數病人隻有腿痛而無腰痛,所以說并不是每一個患者一定會發生腰痛。還有一些患者先出現腰痛,一段時間後出現腿痛,同時腰痛自行減輕或消失,來就診時僅主訴腿痛。痛多為刺痛,常伴有麻木、酸脹的感覺。

  4、脊柱側凸

  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為減輕疼痛所采取的姿勢性代償畸形。表現是腰椎在向左側或右側彎曲,在背部觸摸正中位置的棘突可以發現棘突偏歪,但這并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特有體征,約50%的正常人也有脊柱棘突偏歪。

  5、跛行

  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生的跛行多為間歇性,即行走一段距離路程後出現下肢疼痛,無力,彎腰或蹲下休息後症狀可緩解,仍能繼續行走。随着時間的推移,症狀逐漸緩慢加重,出現上述症狀之前的站立時間或者行走距離逐漸縮短行走距離越短,病情越重。

  結語:正确的姿勢可以幫助大家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特别是對于辦公室的白領,長期不正确的坐姿會讓你的腰椎越來越受傷。(文章原載于《益壽文摘》,刊号:2012.03,作者:盧振和,馬今,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