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棍棒教育有礙兒童智力發展
第二章:幼時成長經曆決定了你的教養方式
第三章: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養方式
中國有句古語“棍棒出孝子”,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在兒時的時候是不是對父親的嚴厲教育,心理憤憤不平,你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嗎?
棍棒教育有礙兒童智力發展
美國調查發現,經常挨父母打的孩子,其智商測試分數往往不佳。
研究人員對2歲至9歲的孩子進行了抽樣調查。在調查中,他們将被調查的孩子分成兩個年齡組:甲組的年齡在2歲至4歲之間。乙組的年齡在5歲至9歲之間。研究人員先後分兩次對這些孩子的智商進行測試,時間相隔4年。
結果發現,常挨打的孩子在智商測試中的成績要低于不挨打的孩子,在2歲至4歲年齡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績比後者低5分。在5歲至9歲年齡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績比不挨打的孩子低2.8分。
研究者表示,許多人或許認為,“棍棒教育”會對孩子産生激勵作用,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他解釋說,父母打孩子會給孩子造成身心創傷,會使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産生心理壓力,從而造成孩子表現欠佳,認知能力難以得到發揮。
常常使用眼藥水能緩解眼睛疲勞嗎
眼科專家表示,常使用眼藥水緩解眼疲勞,易造成藥物依賴。抗疲勞眼藥水内多含有牛磺酸、門冬氨酸、透明質酸鈉和B族維生素等,偶爾使用的确可起到滋潤和營養眼睛的作用,但濫用就可能傷害眼睛,過多使用則會因其含防腐劑而破壞淚膜!甚至适得其反,從而引發幹眼症。
據悉,大部分具有護眼功能的眼藥水:都會添加一些防腐劑,常使用這類眼藥水,會對眼角膜、結膜造成一定的傷害。同時,含抗菌成分的眼藥水還可使眼内細菌産生抗藥性,眼睛一旦定要讓眼睛休息10-15分鐘,眺望遠處,讓眼睛充分放松:每天在電腦前工作累計不要超過6小時:做眼保健操,用濕毛巾熱敷。
吃蠶豆也會生病
據測定每百克蠶豆蛋白質含量為24%,碳水化合物含量45%,脂肪含量12%,此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
然而,有些人食用蠶豆後,卻會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稱為“蠶豆病”。準确地說,蠶豆病是一種以先天性紅細胞内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為基礎的家族性伴性不完全性遺傳性疾病。大多在食用蠶豆後1~2天發病,少數短則幾小時,也有長達15天才發病者。此病以1~4歲患兒居多,而且男孩多于女孩。
蠶豆病患者,輕的可出現頭昏、心慌、乏力、口渴、氣短等症狀,重的可呈現面色蒼白、黃疸、恢夏。暴發病例則友病忌、病情重,如若不能及時搶救治療常在發病後1—2天死亡。因此,當發現孩子進食蠶豆或其制品後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送往醫院,并向醫生說明情況,以利診斷和及時治療。
孕婦更應該關注牙齒健康
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孕婦分娩太早的一個原因,孕婦應該看看她的牙齒——它能降低早産的風險。對1000多名懷孕6至20孕周的孕婦進行随訪研究。160人有牙龈疾病,872名孕婦的口腔健康水平良好。研究發現,患有牙龈疾病的婦女比口腔健康的婦女早産概率高三倍以上。
結果表明,接受治療的患有牙龈疾病的孕婦不太可能在不到35周時早産。英國牙齒健康基金會的行政長官Nigel Carter博士說:孕婦應關照她們的牙齒,并接受适當的治療,盡量減少她們提前分娩的機會。他還說,由于懷孕期間荷爾蒙的變化,需要在此期間,一些婦女的牙齒健康需要密切關注。
懷孕時,血液中的黃體酮等性激素含量增加,使牙龈内的細胞遭到破壞,刺激牙龈組織,引起炎症:女性激素的增加,使牙龈對炎症反應的敏感性增高,牙龈的毛細血管擴張,牙龈内的炎症細胞和體液的滲出都增多,使得牙龈發生充血、水腫,加重原有的炎症,這意味着孕婦必須保持高标準的口腔衛生,定期去看牙醫。以便進行徹底的牙齒清潔,且在家也要關照牙齒。
幼時成長經曆決定了你的教養方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養方式直接來源于你幼時的成長經曆。如果你取得的成就較高,就會傾向于認同并采用你父母親曾經對待你的方式;如果成長在一個暴力或冷漠的家庭,你也有可能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即溺愛或放任你的孩子。
父母親對于你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正如你對自己子女所産生的影響。成長經曆各不相同,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你現在教養子女的方式。
社會發展、你的個性和對成功人士的定義也會影響到你與孩子的交流方式。當你期望過高時,通常會采用近似溺愛或權威的方式,這可能會使孩子形成自私、執拗、粗暴、依賴等不良性格與行為。
孩子的反饋也會影響你的選擇。當你溺愛時,他在你面前表現活躍;當你注重權威時,他在你面前或許很聽話;在你放任他時,他可能表現為自主和獨立。當你試圖采用更積極的教養方式時,孩子也可能表現出抵抗和消極的行為,這些都可能會影響你的判斷。
所有父母都希望能教好孩子,卻往往意識不到自身的問題所在。父母親要認識孩子,也要認識自己。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養方式
如果你希望孩子的生命狀态永遠保持一種積極向上、樂觀、陽光的發啦狀态,那麼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讓它們逐漸向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民主的:在教育上,民主的根本含義我想應該是把孩子真正當作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看待。他是我們的孩子,但他首先是一個人。作為人應該有的權利,我們的孩子都應該擁有。如果我們不把我們的孩子當作一個人,那麼任何的教育都是蒼白而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尊重的是孩子作為一個人而擁有的對于快樂、溫暖、安全、生存、愛、自由、交往、尊重、自我實現等等的需要。
平等的: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容易産生不平等的。如何讓不容易平等的個體真正地平等起來,是我們做父母的人應該去反思和主動做到的。在家長面前,孩子要求平等是一種要求,但在孩子面前,家長要求平等可以是一種行動。因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中,家長是主動的,而孩子相對來說是被動的。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還等什麼呢?
慈愛的:慈愛是一種胸懷。是一種關愛所有生命的慈悲情懷。隻有這種情懷,可以讓我們忘記得失、忘記榮辱、忘記高低、忘記貴賤、忘記貧富。不管我們的孩子聰明與否,不管我們的孩子成績好壞,不管我們的孩子是否出人頭地,不管我們的孩子是否能夠揚名立傳,我們都用一樣的目光去注視他們,站在他們的身邊給予支持。隻要他們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和諧、快樂、幸福地度過他們的人生,沒有什麼是一定要的或者一定不要的,不是嗎?
理解的: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追求。每一個不同的個體,都是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價值的。你的價值觀是建立在你的世界上的,而孩子的價值觀也是建立在孩子的世界上的。如果你愛孩子,也要用孩子所需要的方式來愛他,如果你要幫助孩子,也要用孩子所需要的方式來幫助他。每個人眼裡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有一天孩子選擇了和你不一樣的道路,我們也一定要理解他。
寬容的:當孩子蹒跚學步的時候,我們是允許他跌倒重來的,因為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孩子要經過很多次的跌跤才能學會走路,我們有這個信心;當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我們是允許他含糊不清地叫我們“大大和那那”的,因為我們的經驗同樣告訴我們,孩子要經過很多次的練習才能學會說話的,我們有這個耐心。可是孩子慢慢長大的時候,我們卻常常忘記了這個最起碼的規律。
我們不再允許孩子犯錯,我們也沒有耐心再給孩子一次機會。對孩子最好的鼓勵是:“沒有關系,再來一次!”對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孩子,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多麼希望,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一直有這樣的兩句話陪伴着我們!
正面的:我們的潛意識是聽不懂“不”字的。如果我現在跟你說:“請你别想一隻藍色的蝴蝶”,結果會是怎樣的呢?你想的偏偏就是一隻藍色的蝴蝶。所以如果你想要讓孩子獲得一些積極正面的行為,那麼請記得要用正面的字眼來描述。“不要緊張”記得要說成“要放松”,“不要拖拖拉拉”記得要說成“要抓緊時間”;“不要亂扔東西”記得要說成“要保持整潔”等等。
所以我也建議每一條高速公路上的那些提醒标語也要改成正面的提示語。而當孩子出現不理想的行為時,如果你加以負面的強化,那麼這個行為出現的頻率也就會越高,這就叫負面強化。而正确的做法是正面強化,當他出現好的行為時,你才需要對他進行強化。
結語:孩子教育一直是父母的大問題,其實現代的孩子更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們能夠平等的對待自己,而不是大聲的呵斥,父母應該學會平等與孩子交流。(文章原載于《健康博覽》,刊期:2012.04,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