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如何治哮喘病呢?

如何治哮喘病呢?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22 01:55:28

  随着年齡的增長,人體的機能會逐漸下降,包括呼吸機能,有很多老年人,都會出現嚴重的哮喘,有時候喘不上氣來,憋的臉通紅,那麼如何治哮喘病嗎?相信這是許多哮喘病患者都想知道的問題,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中醫治療哮喘病的方法吧!

  中醫治療

  1、疏風散寒,宣肺平喘。

  【主症】:喘咳氣促,胸部脹悶,痰多色白而清稀,初起惡風寒發熱、面白、舌苔薄白,脈浮緊。

  【主方】:麻黃湯加減:麻黃6g、桂枝4g、炙甘草3g、杏仁9g方中麻黃、桂枝宣肺平喘,散寒解表;杏仁助麻黃降肺氣而平喘,且能宣散外邪;炙甘草調和諸藥;四藥相合,共奏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若寒痰阻肺,痰氣不利加二陳湯化痰利氣;若屬支飲複感外寒而喘咳,痰多清稀,可用小青龍湯外散表寒,内化痰飲。此方适用于風寒型的。

  2、清熱宣肺、化痰平喘。

  【主症】:咳逆喘息氣粗,喉中痰鳴如吼,胸高脅脹,嗆咳陣作,痰黃粘稠,溲黃便幹,口渴欲飲,舌暗紅、苔黃,脈滑數。此證多見于嬰幼兒和兒童哮喘。

  【主方】:麻杏石甘湯加味:麻黃5g、杏仁9g、炙甘草6g、石膏18g,方中麻黃為君藥,宣肺開表以使裡熱得以外達,但麻黃性溫,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為臣藥,以清洩肺胃,兼透熱生津;溫寒相制,且石膏用量大于麻黃,可使宣通肺氣而不助熱,杏仁降氣,佐麻黃宣降肺氣以止咳平喘;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相配,共奏清肺平喘之功。

  3、降氣平喘、健脾化痰。

  【主症】:氣喘咳嗽持續性哮鳴,痰多,粘膩色白,咯吐不利,胸滿悶窒,兼有嘔惡,納呆,苔白厚膩,脈滑。

  【主方】: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半夏15g、陳皮15g、茯苓9g、炙甘草5g、白芥子6g、蘇子9g、萊菔子9g,二陳湯燥濕化痰,藥用半夏、陳皮化痰降氣,茯苓健脾利濕,甘草和中。三子養親湯豁痰降氣平喘;二方合用氣順痰消,哮喘自止。

  4、補肺益氣、固衛平喘。

  【主症】:自汗、怕風、常易感冒,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發前打噴嚏,鼻塞流清涕,氣短聲低、面白、氣短、咳嗽、舌苔薄白,脈浮或細弱。

  【主方】:玉屏風散加減:黃芪20g、白術9g、防風10g、五味子6g、桂枝6g、白芍6g、烏梅10g、炙甘草10g。自汗畏風嚴重者加人參重用黃芪、防風;形寒肢冷、哮喘頻作,易于感冒者,加制附子、幹姜;盜汗腰膝酸軟者加何首烏、枸杞、杜仲;小兒過敏性哮喘多屬肺脾氣虛合用參苓白術散。

  【方解】:以玉屏風散為主方,其中黃芪益氣固表、補氣升陽,防風散寒、使邪去風寒無擾,白術培土生金以助黃芪之益氣固表為君藥;桂枝通陽散寒,白芍酸斂和陰,桂枝、白芍助黃芪和營衛共為臣藥;五味子溫腎補肺斂肺兼以芳香通竅,烏梅生津、收斂肺氣助黃芪固本、又可制約防風不緻宣散太過共為佑藥;甘草調和清藥為使藥。

  看了小編的介紹,相信你對中醫治療哮喘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不幸出現哮喘的話,建議最好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及時進行治療是上好的選擇,另外,平時在飲食上要多加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東西,這樣會加重病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