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億隻蝴蝶飛舞
是種什麼體驗?
日前,随着氣溫變暖,雲南紅河州金平縣馬鞍底鄉的“中國·紅河蝴蝶谷”迎來蝴蝶大爆發 視頻/人民網雲南頻道
“
蝴蝶大爆發,是指每年5月至6月蝴蝶幼蟲在短時間内大量集中羽化成蝶,在山林間、小溪邊大量紮堆,漫天飛舞形成的景觀。
”
6月9日,在“中國·紅河蝴蝶谷”拍攝的箭環蝶 圖/新華社
據悉
發期将持續至7月
這裡共有320餘種蝴蝶
包括中國最珍稀的金斑喙鳳蝶
中國最原始古老的棒尾喙蝶
中國最大的金裳鳳蝶
中國最小的長腹灰蝶
……
據蝴蝶監測員對
蝴蝶谷内23處觀察地
蝴蝶幼蟲和蛹的觀測
預計今年蝴蝶爆發的總數
可達1億隻以上
6月9日,在“中國·紅河蝴蝶谷”拍攝的箭環蝶 圖/新華社
仔細回想
你可能會有些許印象
其實去年5月
#雲南蝴蝶大爆發#的話題
也登過微博熱搜
為何蝴蝶連續兩年迎來大爆發?
和氣候變暖有關嗎?
一起去找答案吧!
6月9日,“中國·紅河蝴蝶谷” 圖/新華社
首先來了解一下
蝴蝶所需的生存條件
蝴蝶對于栖息地有一定的要求
蟲卵必須附着于寄主植物上
才能得到足夠的保護
免受暴雨和強光的侵害
6月9日,在中國·紅河蝴蝶谷拍攝的金裳鳳蝶 圖/新華社
蝴蝶幼蟲
對于溫度也有一定要求
寒帶地區不适合大量繁殖
大部分蝴蝶以花蜜為生
所以四季如春、繁花似錦的雲南
是蝴蝶最理想的生存栖息地
6月9日,“中國·紅河蝴蝶谷” 圖/新華社
毫無疑問
首先,蝴蝶大爆發
和當地生态改善有關
當地植被條件較好
近年來
金平縣出台蝴蝶谷保護管理條例
邀請業内專家學者開展科考調查
保護和研究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保護森林、保護水源、保護蝴蝶
已成為當地群衆的自覺行為
被寫進了村規民約
另一方面則與氣象條件有關
據金平縣氣象局專家介紹
“
紅河蝴蝶谷位于金平縣馬鞍底鄉,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滇南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平均氣溫為17.5℃,年極端最高氣溫32.4℃,年極端最低氣溫-2.2℃,年平均降雨量1972.6毫米。
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立體氣候明顯,森林資源豐富,使這裡成為一個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蝴蝶資源尤為豐富。原始自然的生态環境和植物的多樣性,為蝴蝶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寄主條件,使紅河蝴蝶谷成為世界上蝴蝶資源最豐富的地域之一。
”
專家根據曆史數據分析
近兩年多次迎來蝴蝶大爆發
與氣候變化關系并不大
更應看到的是當地有利氣候條件
正不斷顯現自然禀賦
尤其近兩年雨熱條件适宜
促使蝴蝶爆發呈現趨早趨大之勢
蝴蝶谷本就常年溫暖濕潤
近年來氣候條件利于森林植被生長
随着地方保護意識加強
當地嚴禁在保護區及緩沖帶
使用農藥
執行最嚴厲的野外用火審批
和有獎舉報制度
最大限度杜絕人為破壞
人努力、天幫忙
獨特的氣候資源
才造就了“蝴蝶大爆發”的奇觀
那麼,你知道
還有哪些獨特氣候條件
造就的自然景觀嗎
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