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防“膽石”飲食“三要”“三不要”

防“膽石”飲食“三要”“三不要”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6 04:34:09

  目錄:

  第一章:防“膽石”飲食“三要”“三不要”

  第二章:健康飲食的5個目标

  第三章:用涼水泡紅茶有助長壽

  編者按:有句話叫做病從口入。其實很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健康的飲食習慣可能會讓我們減少很多疾病的發病率、所以,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喜歡好事很有必要的。下面小編就和給大家講講膽石的飲食預防法、

  防“膽石”飲食“三要”“三不要”

  膽石症是最為常見的膽道疾病之一。目前,膽石症形成的原因還沒有完全明确,但多數專家認為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導緻。除代謝紊亂、膽道感染等因素外,長期的飲食及生活方式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緻病因素。

  飲食“三要”

  要吃早餐

  現代生活讓人們不吃早餐有了各種各樣的理由,如沒時間、不餓、沒什麼可吃的或是正在減肥。其實,這些都不能成為不吃早餐的理由。因為,不吃早餐會對健康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對于膽石症患者來說更是如此。不吃早餐使人空腹時間過長,膽囊中的膽汁不能正常排出,膽汁中的膽固醇容易析出沉積在膽囊中,久而久之便可形成膽結石。所以,要想預防膽石症,一日三餐有規律地進餐很重要。

  一句話提醒:早餐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一樣都不要少”。

  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肥胖是膽石症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而蔬菜和水果屬于低能量食物,多吃點一般不會造成體重的增加。而且,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研究發現,維生素C對膽固醇的生成有一定抑制作用;胡蘿蔔素可以在體内轉變成維生素A,而維生素A能夠保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防止膽囊上皮細胞脫落,減少膽汁中膽固醇結晶發生的機會。

  一句話提醒:每人每日應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水果與蔬菜不能互換,品種應多樣化。

  要常吃高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能吸收腸道中的膽汁酸,抑制腸内膽固醇的吸收,促進腸道蠕動,增加膽固醇和膽汁酸的排洩。而且,高膳食纖維的食物使人們更有飽腹感,減少進餐量,有助于減少脂肪的沉積,避免肥胖,從而減少膽結石的發生。除了瓜果和蔬菜外,粗糧、各種豆類、香菇、木耳、薯類等都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

  一句話提醒:膽石症發作期間,要盡量避免可能會造成脹氣的食物,如幹豆類、洋蔥、甘薯、蘿蔔等,以免症狀加劇。

  飲食“三不要”

  與很多慢性疾病類似,膽石症的發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原因可能有遺傳因素,也可能與家庭中共同的飲食習慣有關。所以,如果家裡有一人患有膽石症,其他人也可以适當采取“防石”的飲食策略。

  不要吃高糖食品

  在臨床上,糖尿病患者合并膽石症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而膽結石患者血糖值偏高的情況也比較常見,所以專家們推測攝入大量的糖類可導緻膽固醇的合成大大增加。另外,過多的糖分可以在體内轉化成脂肪,使人發胖,也會增加形成膽結石的風險。

  一句話提醒:糖果、零食、糕點、碳酸飲料等屬于高糖食品,應盡量避免進食。

  不要吃動物内髒

  豬内髒中膽固醇含量大大高于豬瘦肉,尤其是豬腦中膽固醇的含量是豬瘦肉的幾十倍。其他動物的肉與内髒中所含膽固醇的情況基本也是如此。如果常攝入動物内髒,會使膽固醇攝入量超标。所以,無論是膽石症患者,還是高膽固醇血症及冠心病患者,都應該避免食入動物内髒。

  一句話提醒:膽石症患者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最高不超過500毫克。不要吃過多的蛋蛋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以雞蛋為例,每個雞蛋蛋黃中含有膽固醇250毫克左右。但是,蛋黃中也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卵磷脂可以使膽汁中的膽固醇不易析出,從而減少膽結石的産生。綜合考慮,對膽石症患者來說,适量吃蛋有益無害。烹饪方式可選擇水煮蛋、蒸蛋等。不要吃油煎蛋,因為這種烹調方法會導緻油脂攝入過多,引起膽囊強烈收縮而引發膽絞痛。

  一句話提醒:膽石症患者可以隔天吃一個蛋,或每天吃一個蛋但每次隻吃1/2個或1/5個蛋黃。

  健康飲食的5個目标

  “飽和脂肪,總脂肪,水果、蔬菜,鹽,糖”這五個目标的攝入量要控制在推薦範圍内。如果不能實現這些目标,就意味着你可能會面臨各種健康問題,如心髒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什麼是健康的飲食習慣或許很多人都不陌生,因為我們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一些營養保健知識,但是到底有多少人會真正把這些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就不得而知了。我們的健康需要飲食的支持,什麼樣的飲食習慣最容易讓你記住,而且讓你有執行的沖動呢?

  首先你需要知道健康飲食的5個目标

  這5個目标就是飽和脂肪,總脂肪,水果、蔬菜,鹽,糖的攝入量要控制在推薦範圍内。如果不能實現這些目标,就意味着你可能會面臨各種健康問題,如心髒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要達到這5個目标,我們應該吃什麼?

  大多數人都知道應該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天知道要吃5份,但似乎隻有1/8的人能吃到推薦量。

  涉及到鹽,就更應該小心了。中國人口味比較重,推薦量每天隻吃6克鹽仿佛很難做到,隻有在1/4的人吃的适量。要用器皿量化的話,成人每天的鹽攝入量不能超過1茶匙。

  脂肪、糖要吃的适量也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因為目前隻有18%的人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在推薦範圍内,此時,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能超過每日所需能量的15%。

  但是最讓人寒心的是,成年人的飲食習慣不健康影響的不隻是他們自己,孩子們的情況似乎也一樣嚴重。蘇格蘭的一項調查發現,隻有不到2%的孩子,糖和飽和脂肪的攝入量符合推薦量。而且,兒童肥胖率不斷上升,與飲食不健康也大有關系。

  用涼水泡紅茶有助長壽

  “怎麼吃”有時比“吃什麼”更重要。近日,美國MSN網站刊文指出,隻要雷打不動地堅持以下10個飲食習慣,就能幫你找到那把長壽鑰匙。

  1、用涼開水泡紅茶

  美國農業部最近研究發現,與青菜或胡蘿蔔相比,紅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有效幫你抵抗皺紋和癌症的侵擾。日本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兩杯以上紅茶的人,遭遇流感病毒侵襲的幾率要比不喝的人少30%。用熱水泡茶會比冷水泡茶釋放出更多的咖啡因與單甯,導緻周期性頭痛、失眠等症狀,而用涼開水泡茶可使其中的有益物質在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慢慢溶出。

  2、複合維生素飯後吃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于康表示,生活中吃得精細,會損失大量B族維生素;蔬菜過度浸泡,會泡掉大量水溶性維生素;食品放置時間過長,或油煎、烘烤等烹饪方式都可能減少維生素含量。這時,補充複合維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險”,而且最好飯後吃。葉酸、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如果飯前空腹吃,很快通過胃進入小腸被吸收,還沒完全被人體利用就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必須溶于脂肪類食物中才能被吸收,如空腹服用,大部分都不能被吸收。

  3、每餐之前喝兩杯水

  控制體重,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場“持久戰”。不久前,研究人員發現,飯前喝兩小杯水能減少饑餓感和食物攝入量,比節食減肥的效果更明顯。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布倫達.戴維說:“喝水是控制體重的一種最簡單、廉價的方法。”餐前飲水的人一天能少攝入近300卡熱量。美國格拉斯哥大學肥胖專家邁克·裡恩教授也指出,除喝水外,餐前吃水果、蔬菜和麥片粥,同樣含熱量少,還有助于增進飽腹感。

  4、睡前吃些高纖維食物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朱蒂斯·沃特曼說:“睡前半小時吃些低熱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比如谷類食物,有助于睡眠。”大多數人每天攝入的纖維量隻有身體需要量(25—35克)的一半,所以,建議抓住睡前的最後時刻補充一下。

  5、有些素菜要“葷”着吃

  油吃多了不好,但一點不吃更不好。孫孟裡表示,南瓜、胡蘿蔔中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一下更有利營養素吸收。如果南瓜用來煮粥,那麼保證其他菜裡有油,讓它們到腸胃裡會合。

  6、涼菜的汁用來蘸着吃

  很多人去飯店都喜歡點盤大拌菜或蔬果沙拉,覺得這樣能補充維生素。其實,這些菜中的醬汁反而會給原本健康的菜帶來不少熱量。最好把調好的醬汁放在一個小碗裡,用切好的菜蘸着吃,這樣,你需要的醬汁隻是原來的1/6。

  7、冷水洗肉,熱水洗菜

  許多人洗肉前,喜歡拿熱水泡上一會兒。殊不知,用溫水或熱水洗肉,不但容易變質、腐敗,做出來的肉口感也會受影響。最重要的是,會加速肉中蛋白質、氨基酸和B族維生素的流失。與之相反,洗各類果蔬時用溫水更好。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何洪巨指出,溫水比涼水更容易去除果蔬表面的農藥殘留。

  8、深色水果抗衰老。

  買水果時拿不定主意,就選深色的那種。相比淺色水果,深色水果裡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劑、維生素、硒、鐵、鈣、鋅等物質,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功效。

  9、晚餐早比晚點好

  衛生部首席健康顧問洪昭光教授表示,人體排鈣高峰期是餐後4—5小時,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時間最好在下午六七點,而且應不吃或少吃夜宵。

  結語:不吃早餐會讓膽石症的患病率增加很多。很多得了膽石症的人都有不吃早餐的壞習慣。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小編提醒大家一定要吃早餐。(文章原載于《益壽寶典》,刊号:2012.03,作者:李甯,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