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自信的表現
在幼兒園不敢主動要求參加集體遊戲活動。
面對新的事物和夥伴,常常害怕退縮。
不敢在小朋友面前大膽的表達自己,常常低頭不說話。
不敢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老師和同學看。
和别的小朋友玩耍總是跟随者而不是領導者。
孩子為什麼不自信
在幼兒園中,相當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他們認為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那麼,孩子為什麼會缺乏自信呢?
家長的過度保護
家長過多的溺愛和嬌慣孩子,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養成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孩子依賴性增強,缺乏了鍛煉的機會,當離開父母過集體生活時就會因為掌握的技巧太少,事事落後于其他孩子而導緻缺乏自信。
家長的過多批評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常常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一味以“高标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孩子因為很難道達到父母的要求,遭受失敗,缺乏成功的體驗,漸漸養成了遇事畏懼退縮的習慣,對自己缺乏自信。
家長與孩子缺乏交流
家長隻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物質上的需求而忽視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家長很少與孩子交流溝通,也很少對孩子進行意志性格的培養。甚至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碌而放任自己的孩子,沒有一定的行為規範,孩子生活散漫、缺乏自制能力和上進心,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健康發展。
家庭氛圍不好
家庭夫妻關系不和、婆媳不和,經常争吵,有家庭暴力或離異家庭讓孩子在物質、情感和智力發展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滿足,孩子在沒有溫暖的環境下長大,缺乏安全感,心理發展不健全,壓抑了孩子自信心的發展。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多贊揚和鼓勵孩子
當孩子完成了一件事情或學會了一項新的本領,家長不要吝啬對孩子的贊揚。孩子需要身邊最重要的人,特别是父母對自己的肯定。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的誇獎是要具體而不空泛的,籠統的誇孩子“你真棒”,孩子根本就不明白自己到底好在哪裡,很容易養成驕傲,聽不得批評的壞習慣。
誇贊的原則是對事不對人,要誇獎孩子的具體行為。越具體,寶寶就會越明白什麼是正确的行為,越容易讓寶寶找準努力的方向。
正确對待孩子的失敗
當孩子遭遇失敗和挫折時,家長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指責加上失敗的經驗,會讓他徹底喪失信心。家長一定要冷靜地對待孩子的失敗,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家長要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不會因為這次的失敗就減少對寶寶的愛。家長應該與孩子心平氣和的交談,找出失敗的原因,并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家長必須首先要對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對自己有信心,家長的鼓勵是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來源。
重視孩子表現的機會
家長多和老師聯系,如果幼兒園要開展什麼活動,要多鼓勵孩子參加。向老師了解孩子能力有缺陷的方面,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輔導。平時在家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擺碗筷、洗手絹、整理玩具等,孩子做到了要給予表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溫暖平和的環境讓孩子充滿安全感,家庭成員之間應該相親相愛,避免争吵和暴力行為,更不要對着寶寶吼叫或打罵,平時要注意和寶寶說話的語氣,時常親吻和擁抱孩子,讓孩子時刻感受到家人對他的愛與關懷。
行為暗示法
給寶寶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讓他有一個可以自由玩耍的地方。
買衣物、玩具,出門遊玩等,讓孩子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偶爾讓寶寶當當家,分配家裡的勞動,或買東西時讓寶寶付錢。
與孩子讨論故事裡的情節,鼓勵孩子多提問,選擇适當的競争遊戲,并讓孩子取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