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04:36:32

一場秋雨一場冷,和氣溫一樣劇烈下降得還有奶茶店的營業額.....

.

飲品店的“淡季”比之前來得更早一些,在我們的用戶群裡常看到大家在讨論天氣對門店生意的影響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1

更有用戶已經開始關店、轉讓設備了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2

仿佛,在秋冬淡季,活下去是最終的目标,才能迎來明年的春夏旺季。

每到這個時候,我們也在思考什麼樣的産品才能真正幫助到大家!

追根到底,飲品并非剛需,天氣越冷,熱飲越受歡迎;天氣越熱,冷飲賣得越好,而在不冷不熱的現在最是尴尬,冷飲太涼、熱飲太熱,人體不需要飲品來降溫解暑和取暖。

在非剛需的季節,奶茶店要創造出新的剛需以及新的消費場景。

而吃飯是剛需,“吃”“喝”如何在飲品中融合呢?就是将本來養生或代餐的食物裝進奶茶的杯子裡,解放雙手,達到吃吃喝喝。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3

讓奶茶中含有豐富的小料,和奶茶結合之後有吃有喝,價值感足;增加咀嚼感和飽腹感,滿足秋冬季獲得能量的需求;一杯奶茶,就像夏天的酸奶水果撈一樣分量足,不用吃晚飯,成為減肥女生的“代餐品”。

那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呢?這是今天我們要探讨的話題,在哪裡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之前,首先我們要了解2個問題:

▲2019秋冬季熱飲流行的趨勢是什麼?

▲成為影響飲品變化的重要因素是什麼?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4

了解清楚這2點後,我們就能根據流行趨勢和市場變化因素來判斷哪些熱飲是最受歡迎的,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關于秋冬季熱飲的菜單,希望對還沒有上新或換菜單的朋友能有所幫助。

另外,菜單裡包含了這個冬季,奶茶店最受歡迎的熱飲哦,請拿走不謝~

1.2019秋冬季熱飲流行趨勢

2019年是茶飲行業洗牌的一年,今年已經過去了5/6,好像除了個楊枝甘露,沒有其他的爆款新品。

的确,跟過去兩年相比,今年引領潮流的新品明顯減少了,從年初到現在大家都在觀望。

眼下臨近深秋,各飲品店已都在如火如荼的更新秋冬熱飲菜單,想要要在眼花缭亂的熱飲中脫穎而出并非易事!

所以,掌握了流行趨勢,沿着正确的飲品方向上架新品,相對來說會更容易出流量爆品。

那麼,跟着小編的腳步,用事實說話,看看今年的熱飲流行趨勢。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5

作為茶飲行業的流行指向标,今年喜茶到目前為止還沒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爆款熱飲,奈雪和星巴克則選擇了牛奶 巧克力,而作為第二梯隊的益禾堂等品牌,大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将芋泥作為自家今年熱飲的主打元素。

事出有因,事實上,芋泥飲品并非今年才火。

早在去年,由喜茶、奈雪帶起的芋泥風暴就在茶飲圈蔓延,芋頭的突然上位,取代了過去幾年冬季的主角青稞薏米燕麥等,成了五谷屆的“當紅花旦”,所以今年算是延續了去年的趨勢。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6

雖然每家的芋泥産品都有些小創新,但基本使用方法都大同小異:芋泥抹在杯壁上或打底,做成“髒髒效果”。(輕餐國際也出了一款芋泥産品,詳情請看菜單哦)!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7

今年,秋冬奶茶經典複刻,并呈更加精細化的趨勢。不同風味植脂末與茶葉之間,通過多種巧妙的搭配組合,從而開發出新的奶茶爆品。

另外,花香、果香成為奶茶新增的記憶點。奶茶風味取決于植脂末和茶葉的搭配應用,而植脂末在風味上的變化有限,因此茶香特殊的茶葉變成奶茶做出差異化的關鍵。

帶有焙火香的高山烏龍、果蜜香的原葉紅茶,以及帶有花香的天香茉莉被廣泛應用,給消費者帶來深刻記憶點。

2.健康養生成為影響飲品變化的重要因素

芋頭類繼續引領新風尚:

芋頭從去年冬季開始就被廣泛應用,從髒髒茶延續出的芋泥挂壁、小料的進化,使得方枕形芋圓變成如珍珠般的芋圓。

芋頭本身具有濃郁香氣和健康屬性,操作難度和成本都不高。再加上去年秋冬的市場推廣,今年仍然值得期待。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8

今年對于芋頭的要求更高,綿密細緻的芋泥、追求口感的芋頭丁、回歸于保留甜點特色的方枕形芋圓等,芋頭的應用正在持續被挖掘。

根莖類成為新的突破點:

今年秋冬季,在原材料采購方面,更多的是圍繞着芋頭、椰奶、芝麻和紫薯、地瓜等天然根莖類展開。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9

今年,在原料升級上着手尋找新的突破點,富含營養和膳食纖維的根莖類甘薯、紫薯,讓具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開始發掘植物基,通過傳統食材、天然根莖植物與當下流行趨勢結合,創造出更具新意、健康的秋冬新品。

谷物類跨界增量:

以谷物為主的熱飲,以前主要以紅豆牛奶、黑桃牛奶、燕麥牛奶等一系列産品為主,輔料大多都是紅豆、燕麥、紫米等;以養生為主的熱飲包括銀耳、紅棗、桂圓等。

今年,大家在努力打造自己品牌的同時,開始嘗試從品類跨界中尋找增量。大家不約而同看上了「谷物類、養生飲」。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10

以扁桃仁、大豆和椰子為原料的植物乳占據該類别的主導地位,花生、燕麥和芝麻等也勢頭強勁。

甚至,大膽創新加入了新的元素,比如酒釀、米漿等,來創造一款讓人記憶點深刻的飲品。

小料火爆,讓你的用戶邊吃邊喝:

芋頭紫薯紫米在去年就大火起來。今年的茶飲配料可以更豐富,圍繞具備能量的五谷類産品,在形式上追求更多創新。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11

在燕麥、青稞、紅豆、椰果等傳統配料基礎上,發掘更具想象力的堅果、五谷類産品,擴大配料的選擇範圍,另外,可以将口感好又具有能量的五谷類産品結合起來,其中就屬芝麻、芋圓最能為小料帶來新的趨勢。

所以,我們在做秋冬季熱飲的時候,可以根據健康養生的理念去打造出品,豐富小料,為秋冬季奶茶店帶來新的機遇。

3.奶茶店還沒上新?送你一份秋冬季熱飲菜單

你的菜單還是夏季的嘛?換季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

熱奶茶、熱水果茶無從下手?又要考慮成本,又要考慮落地!

産品一樣一樣試,成本太高,效率太低,遲遲沒有結果?買回來的物料都擱置了!

看到别人推新品,自己幹着急,都是老一套,做不出特色?

總之一個字:難!關于産品的一切難題交給輕餐國際。

輕餐國際茶飲冬季熱飲菜單重磅來襲!一次給你4大系列、21款産品,包括:「養生五谷系列」「鮮果茶系列」「暖心奶茶系列」「卷卷雲系列」。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12

其中,這幾款是我們推出的秋冬季爆品,話不多說,有需要的直接存圖吧~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13

(花生核桃卷卷雲)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14

(暖暖杞子姜馬蹄)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15

(椰谷紫米爆爆果)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16

(紫薯燕麥爆爆果)

另外,各位老闆在推出秋冬熱飲時還必須要注意這三個問題:

冬季最大的可怕不是寒冷,而是不确定性:溫度不确定、趨勢不确定、創新不确定。小編也特意咨詢了我們的研發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意見:

▲溫度:茶水55-65度,出杯50~60度為宜

高溫最大的難題還是集中在水果茶身上,對此,輕餐國際研發部提出了一些建議:

溫度過高,水果燙熟,果粒失活,容易導緻果汁酸甜分離,酸特别彰顯,有的水果則會因為溫度過高表現出苦味明顯,比如紅西柚。

水果茶對熱水要求更高。溫度過低,果香無法散發,且溫溫的滋味也會使入口愉悅度打折。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17

一般情況下,建議茶水溫度保持在55-65度左右,出杯溫度控制在60度的範疇。

當然,也可以通過調整食材加入的順序減少溫度的影響,比如果汁果醬果糖先用冷水攪拌均勻,再倒入茶水,最後加入鮮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高溫影響,這樣做出來的熱水果茶就不會反酸。

▲趨勢:抓住健康不會錯

行業期盼熱點,也害怕熱點,生怕熱點來了沒有跟上,所以對趨勢會格外在意。

總體來講,健康低脂、低糖、低卡一定是飲品業永恒的追求。看看那些讓消費者談糖色變的新聞,就知道他們最想要的了。

結合冬季特色,谷物類小料的使用,豆奶、椰奶、杏仁奶等植物乳品的應用,是一直不變的需求。需要劃重點的是,在這些類别的産品裡,抖音上最近走紅了鮮芋奶茶及鮮芋波波奶茶,正是暗示了芋泥的爆發(可以加微信qingcanguoji8,我們也有芋泥波波奶茶配方贈送哦)。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18

▲創新:不必刻意追求,微創新足夠

我們不需要為了創意而創意,創新的東西很難,做到微創新就足夠了。比如把握住網紅髒髒茶,将黑糖升級為抹茶、紫薯等,就是不小的創新。

所以,你可以考慮将自家店夏季熱銷的一兩款爆品稍作改良,讓其成為一款四季适配的産品,也是個不錯的思路。

畢竟,與刻意的創新相比,打造出幾款高口碑的經典款更有價值。

奶茶店秋冬飲品教程熱飲(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19

實在不知道推出怎樣的秋冬季産品,也沒關系,拿走以上輕餐國際為大家準備的菜單,生意一樣爆火哦。

想要知道冬季奶茶店哪些熱飲最受歡迎,就要先了解趨勢再了解飲品變化的因素,這樣才能快、準、狠的抓住消費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