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放學路上 中外媽媽與寶寶聊天内容區别

放學路上 中外媽媽與寶寶聊天内容區别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4-26 19:09:40

  放學路上 中外媽媽與寶寶聊天内容區别

  不同的問話體現不同的教育觀念。中國父母比較多地關注孩子的生活情況和學習情況,而國外的父母則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緒情感、興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與夥伴交往上。有人曾經做過調查,将中外父母的問話進行了對比。

  一、在中國,父母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時說的第一句話通常是:

  1、今天在幼兒園吃什麼了?

  2、你們今天學什麼了?

  3、有人欺負你嗎?

  4、今天老師布置作業了嗎?

  二、國外父母問孩子的那一句話通常是:

  1、今天你快樂嗎?

  2、今天有什麼有趣的事嗎?

  3、你有什麼作品嗎?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興嗎?

  三、兩者不同問話,會如何影響孩子?

  前者的關心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可能會讓孩子自己對生活和學習過程有更多的關注,而忽視了情緒情感的變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後者的話,更容易讓孩子有傾談的欲望,有表達的意願,會讓孩子對自己的作為有所感觸,并且會對今後的幼兒園生活産生向往。

  四、換種問話,換種問題

  父母每天接孩子回家時,是孩子思維最活躍、最興奮的階段,也是開發孩子智力的黃金時間,父母可以好好利用這一段時間,開發孩子的思維,給孩子的表達創造良好的機會。

  如,可以提一些這樣的問題:

  1、你今天最快樂的事是什麼?為什麼它是最快樂的事?

  2、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麼遊戲?

  3、你聽見或看見了哪些有趣的事?

  4、你今天新交的好朋友是誰?他有什麼優點?

  像這樣的問題,提問内容具體,孩子知道從何而答。如果父母每天一出園第一句話就問:“你今天吃什麼了?”在孩子思維最興奮的階段,他不會理清思路,回答一天三餐是什麼,可能隻給您一個簡單的回答,比如面條,因為面條是孩子最易記住的詞彙。如果您想了解孩子每天吃了什麼,您可以把孩子領到園裡的食譜園地,按照食譜問一問孩子,孩子就會把思路理清,認真告訴您。這樣您不僅能了解孩子飲食情況,還能大大增加孩子的講述欲望。孩子講述的多,就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

  優質的問話,能激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在表達過程中,有時還會附帶上他自己的見解,這會讓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父母在提問時,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提問最好使用開放性的語言,多問幾個“為什麼”,而不要用“是不是”這類封閉性的語言。而封閉性的提問容易造成孩子思維的惰性,而問“為什麼”,會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助于開闊孩子的思維,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同時,這樣的提問還能練就孩子尋找問題、思考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的本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