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道家講,萬事萬物皆分陰陽,人活着需要住房,人去世了需要墳墓。
今天要說的這個俗語就與陽宅的房和陰宅的墳有關,就是:人過五代另起墳,房過三代必走人。
既然兩句話裡出現了五代和三代,那就先說下咱們國人的宗族關系。
宗族關系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我們常說的祖宗十八代就是宗族關系的重要代表。
但對我們多數人來說,宗親五代才是最常說的,五代就是包括自己在内,往上數五輩人,從低到高的順序是:自己、父親、祖父、曾祖、高祖。
五代在農村也稱為五服,超出五代,就出五服了,出了五服之後,宗親關系就很淡了,男女之間通婚甚至都不屬于近親結婚了。
在風水迷信大行其道的封建社會,據說墳地如果是風水寶地,農村也稱其為蜂蜜地,就可以庇佑自己的後代,但是隻能佑護五代人。
所以墳地超過了五代之後,就要另起墳地了。
還有一個情況是,宗族經過了五代的開枝散葉,原來的墳地已經容不下這麼多人,隻好另起新的墳地了。
在消息和交道閉塞的年代,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宗親之間都很熟悉,五代人之間打心裡都感覺是自己的親人。
現在信息和交通都非常發達,為了個人發展,同一個宗族的成員,可能分布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不要說五代之間,三代之間好多都很不熟悉。
況且現在到處都有公墓,落葉歸根也不像以前那麼講究,親情關系越來越淡漠,宗親紐帶也越來越微弱,五代都埋在同一墳地也不太現實了。
俗語都是限于當時思想意識和社會環境所總結的,有些放到現在已經不太合适。
房過三代必走人,以前的房子多數都是土木結構,經過三代人,大約60~80年,房子已經很不牢固了,基本上都要推倒重建。
同時經過三代人的人口增添,原來的房子已經容納不下這麼多人了,後代勢必要分家自立門戶了,所以就有了房過三代必走人的說法。
這句俗語既體現了宗族的親情關系,又很理性地表達了家族發展到一定規模所需要面臨的問題。
簡單兩句話,把親情和現實都描述得淋漓盡緻,不得不佩服古人長期以來對生活經驗的總結和提煉,有些俗話對後人的處世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