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國産鏡頭異軍突起,價格經濟實惠畫質也過得去,成為了不少攝影愛好者的入門良選。今天我們就來彙總一下目前比較主流常見的國産鏡頭品牌,看看都有哪些。
一、自動對焦派
對于不少攝影愛好者來說,自動對焦這一功能必不可少。除開已經銷聲匿迹的小蟻外,目前有三個品牌實現了自動對焦功能,分别是唯卓仕、永諾以及剛剛發布自動對焦鏡頭的銘匠。
從零到整——唯卓仕
作為一個從鏡頭零配件供應商一步步成為鏡頭生産商/代工商的品牌,唯卓仕無疑是成功的。全畫幅領域唯卓仕已經發布了24mm、35mm、50mm以及85mm四支F1.8光圈定焦組,接下來28mm和16mm兩支鏡頭也在路上,焦段豐富度上完全不遜各大無反原廠。
而APS-C畫幅唯卓仕也同樣強悍,13mm、23mm、33mm以及56mm四支F1.4定焦組成了唯卓仕的“四大天王”。其中AF 13/1.4更是獨一份的存在,屬于國産鏡頭中的驕傲。
從借鑒到創新——永諾
作為曾經的國産閃光燈品牌,永諾在單反時代就開始生産自動對焦鏡頭。不過彼時的永諾主要生産的是一些日企過期專利産品,主打的就是一貫的性價比。而到了無反時代,永諾先後推出了35mm、50mm以及85mm三支原創結構,畫質不錯,輕便小巧以及出色對焦性能的定焦産品。
而且永諾的野心不僅在于定焦,變焦鏡頭和微距鏡頭也準備在未來陸續推出,可以算是目前國産鏡頭中的佼佼者之一了。
從手動到自動——銘匠
與其他兩個比起來,銘匠就顯得更加草根一點了。銘匠在這幾年裡既推出了平民夜神M50mm f/0.95、優秀标頭M50mm f/1.4 ASPH這樣的全畫幅産品,也推出了大量價格親民的大光圈手動對焦定焦,但自動對焦就需要第三方轉接環來實現了。
不過現在全畫幅的AF 32mm F2.8 Z正式上市,也宣布了銘匠正式從一家手動對焦鏡頭品牌晉升至自動對焦品牌。
從自動到放棄——美科
自動對焦派裡還有個神奇的存在,那就是美科。美科在早期也和永諾一樣,對舊款日系品牌鏡頭進行了逆向工程,生産過一支85mm F1.8自動對焦鏡頭。但由于入門鏡頭确實競争激烈,美科選擇了走一條更簡單的路:放棄自動對焦鏡頭的研發,轉頭生産電影鏡頭。
目前美科擁有2套電影定焦組,分别是43畫幅和全畫幅,至于畫質如何就不知道了。
二、手動鏡頭派
相對于自動對焦鏡頭,手動對焦鏡頭的門檻就低了很多,自然也有着一大批的國産鏡頭品牌在這塊市場上競争。
特殊鏡頭之王——老蛙
老蛙可能是海外銷量最高的國産鏡頭品牌。目前老蛙的産品涉足超廣角、微距、超大光圈與電影鏡頭領域,全都是冷門非主流規格,但在這些規格中都具備強大的競争力。因為創始人是影像行業的資深光學設計師,已經完成了未來四年的所有鏡頭設計工作,所以老蛙每年的新品數量都非常誇張,每次展會都可以直接拿出十幾款還未發布的新品供攝影愛好者把玩。
“校辦廠”——中一光學
沈陽的“校辦廠”中一光學可能是第一個被廣大攝影愛好者熟知的國産鏡頭品牌。中一光學因為推出了首個平價的50mm F0.95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可以說是“年輕人的第一支F0.95”。随後中一光學又推出了多支不同規格的超大光圈鏡頭和平民定焦鏡頭,徹底站穩了腳跟。不過可惜的是,中一光學的主設計師離職後,新品的推進速度有了明顯的降低。而那位離職的設計師又創立了新的鏡頭品牌VAZEN,由于價格定位過高也極少有人知曉。
中一的繼承者——七工匠、星曜
中一光學的成功,讓不少人看到了國産品牌可以走超大光圈 平民價格道路,此後有不少品牌先後加入到了這個行業之中,七工匠與星曜就是其中比較出名的。
與其他手動對焦品牌不同,七工匠一開始就瞅準了徕卡M卡口,從M28mm F1.4開始生産了不少徕卡M卡口手動鏡頭。對于各大微單相機用戶來說,徕卡M卡口産品可以輕松進行轉接使用,甚至還可以靠轉接環實現自動對焦,吸引力巨大。如今七工匠更進一步,推出了三支T1.05的S35電影定焦頭,三支加起來也就7490元,價格非常的喪心病狂。
走相同路線的還有星曜光學,這個品牌也是依靠一支畫質不錯價格驚人的50mm F0.95打出了口碑,随後迅速推出多支同樣價格驚人的平民定焦。不過對于這個品牌我還是有點擔心的,畢竟這是我文章寫到這裡為止唯一一家連官網都沒有的品牌。
從玩票到設計——光影鏡頭實驗室、DULENS
資深器材黨自己動手能夠做出什麼樣的鏡頭?老周的光影鏡頭實驗室和杜宇的DULENS告訴了我們結果。
老周的光影鏡頭實驗室緻力于複刻徕卡已經停産的經典鏡頭,在用料上不惜血本,甚至号稱自購了玻璃工廠自産含鉛玻璃。生産出來的産品在資深發燒友裡口碑頗好,海外反響也不錯,所以價格也就不是那些國産平價手動鏡頭品牌能比的了。
而DULENS的創始人杜宇也曾是知名的器材點評愛好者,它的手動對焦鏡頭都是單反系統的,比徕卡M卡口具有更大的轉接可能性。不過第一支鏡頭85mm F2APO出現了一些誇張宣傳,導緻DULENS的國内口碑不佳,銷量也遭受到了影響。不過海外市場對DULENS的認可度還蠻高的,幾支鏡頭的電影版本也還是不錯。
三、電影鏡頭派
電影鏡頭由于比較小衆,單價要比攝影鏡頭貴上不少,所以利潤空間也就相當的可觀,最近幾年國産品牌在這個領域也是相當了得。雖然有不少品牌既有攝影鏡頭産品,也有換殼的電影鏡頭産品,在這一章節我就不重複介紹了。
變形寬熒幕鏡頭——思銳、VAZEN
變形寬熒幕鏡頭可以說是電影鏡頭中最具代表性的産品,價格也是普通人最望塵莫及的一類産品。著名三腳架品牌思銳在前幾年殺入這一領域,先推出了四支1.33倍的APS-C畫幅變寬電影頭,這四支鏡頭配上松下GH6都可以拉伸到8K分辨率。去年更進一步推出1.6倍變寬的全畫幅電影頭,根據圖透應該會有5支鏡頭組成鏡頭組。無論是哪一組變寬電影頭,思銳的價格都非常實惠,大大拉低了購買門檻。
而在2019年就殺入變寬電影頭的國産VAZEN就沒有那麼好運了。VAZEN首先發布了28mm、40mm以及65mm三款M43畫幅1.8倍變寬鏡頭,之後又推出了50mm、85mm以及135mm三支全畫幅1.8倍變寬電影頭和一個1.8倍變寬附加鏡。不過VAZEN并沒有走低價平民路線,所以産品并沒有在視頻創作者圈子裡形成口碑,以至于目前很少有人提及這個品牌。
跨界品牌——NISI、NITECORE、kinefinity
一家沈陽公司研發的電影鏡頭組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繼續,于是國産數字電影機品牌kinefinity與濾鏡品牌NISI一起出手買下了這組産品并順利投産。雖然這五支鏡頭售價加起來高達6萬5,但畫質也是頂級水準,絲毫不遜國外品牌那些十萬以上的定焦鏡頭組。所以這組鏡頭在開售的頭兩年裡全部外銷,仍然供不應求。其中NISI在電影鏡頭成功後還開始了自研手動鏡頭,推出了一款15mm F4超廣角鏡頭。
專精電影鏡頭——DZOFILM
對于電影鏡頭領域,變焦鏡頭的設計難度明顯高于定焦鏡頭。而DZOFILM就是少數幾個能夠生産變焦電影鏡頭的品牌。DZOFILM具備43畫幅、S35畫幅以及全畫幅三條變焦鏡頭産品線,還有一個8支鏡頭的全畫幅定焦電影頭産品線。我在朋友的影棚裡拿DZOFILM的定焦鏡頭錄過一次新鮮報,效果确實不錯。當然,除了DZOFILM外,業内還有老蛙和主營工業鏡頭的長步道也有電影變焦鏡頭産品,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四、玩具鏡頭派
有正經做鏡頭的品牌,自然也有不正經做鏡頭的品牌,其中最著名的大家應該都已經默念出它們的名字了吧?
大清光學——滄野影像科技
如果要論便宜,誰都比不上“大清光學”滄野影像科技的産品。當你拿到他們的産品拍攝後會發現,拍出來的照片既滄桑又野性,很難說是影像也和科技完全不搭邊,純純一個開玩笑一般的玩具罷了。但可能很多人的快樂就是那麼簡單且純粹,滄野真的可以做到他們所說的“超大光圈,魔幻畫質,超高逼格,白給價格”。
總的來說,相比于前幾年國産鏡頭的水平日新月異,每年都在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我相信未來國産鏡頭會逐漸做大做強,讓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用到更好的産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