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的水泡已經成為徒步旅行者最常見的傷害之一。
水泡通常是因為鞋襪不合腳、走路磨腳引起的, 選擇合适的鞋襪一般可以避免。
如果有水泡,就應停下來調整鞋襪,放慢前進速度,暫時不要挑破水泡,用紗布或創可貼保護水泡。
小的水泡注意不要再磨到它,通常幾天内就會被身體吸收掉。
大的水泡則要處理,夜間休息的時候,清理水泡周圍, 用火燒紅針挑破水泡, 擠出積液, 用敷劑按壓患處吸幹水,沒有敷劑就用火烤幹,然後包紮好。
小心注意行走姿勢,不要再磨到它。
一、水泡産生的原因:
水泡可能由燒傷、過敏、皮膚其他狀況甚至蚊蟲咬傷引起,但最常見的罪魁禍首是摩擦。
當聚焦點有足夠的摩擦力時,就會發生細胞損傷。
水泡内的液體(血清)有助于保護和治愈受損組織。
在水疱中發現紅色液體,那就意味着水疱區域的毛細血管也已受損劈裂。
誘發水泡産生的三個因素:
1、壓力:
鞋子上的壓迫點或襪子上的褶皺會産生摩擦壓力點。
2、直接摩擦:
任何剪切力抓住皮膚并滑動的地方都會引起水泡。這可能發生在您的靴子後跟内或您握住越野工具軸的手套内。最終表皮(上皮層)分離,液體進入空間,導緻水泡。
3、水分:
潮濕或者出汗的皮膚會變得柔軟,發生摩擦時更容易受到損傷而形成水泡。
處理水泡的三個關鍵:
1、了解導緻水泡的原因:
壓力、熱量和水分都是罪魁禍首,排除導緻壓力、熱量和水分三個因素。
2、防止水泡形成:
穿上合腳的靴子,可以在遠足襪子下穿薄内襯襪子,并立即處理任何摩擦點、壓力點,用帶襯墊的水泡繃帶、鼹鼠皮或膠帶覆蓋。
3、在水泡擴大之前保護水泡:
如果感到腳上有疼痛和發炎的地方,就要立即脫下靴子和襪子,馬上清除腳上的沙子或污垢。
擡高你的腳,讓它們幹燥并冷卻一會兒,接下來,用手術膠帶、創可貼或醫用鼹鼠皮覆蓋該區域,完成徒步後,去除鼹鼠皮,讓皮膚在夜間得以恢複。
如果不是很嚴重的話,避免引流,如果水泡已經爆裂,就要像傷口一樣把它包起來。
二、如何預防水泡
預防水泡全靠意識和警惕,一旦你了解了增加起水泡幾率的因素,你要做的就是盡量減少這些因素。
為防止起水泡形成,請遵循以下5個原則:
1、确保你的鞋子合腳并正确穿入:
為避免壓力點、摩擦或兩者兼而有之,防止起泡的基礎是在你在購買鞋子時考察鞋子的合腳性。
2、穿合适的襪子:
徒步旅行時,避免使用吸水的純棉襪子,改用合成纖維或羊毛襪,并确保它們合腳(太大,可能會出現皺褶;太小,會産生壓力點)。
3、穿襯裡襪:
這樣可以在襪子和皮膚之間增加了一層保護層,可以幫助吸走腳水分。
4、常換幹襪子:
幹淨的襪子讓你的雙腳保持與徒步開始時相同的低濕度水平。
另外,如果你的襪子在穿越河流時被浸濕,它們也可以派上用場。
5、快速處理摩擦點:
在徒步旅行時密切注意雙腳的感覺,一旦你感覺到不舒服的地方,停下來脫下你的鞋子和襪子檢查并處理摩擦點。
三、如何治療水泡:表面皮膚完好的水泡一般來說沒必要刺破釋放液體,因為,刺破就會創造感染的機會。
但是,如果水泡很大,嚴重疼痛,不得不排出水泡中的液體時,請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如果水泡自行破裂,請按照第 4 步和第 5 步操作:)
1、用抗生素、肥皂清洗水泡和周圍區域。
2、用酒精或高溫消毒針頭。
3、将針頭插入水泡底部附近。
4、使用抗生素軟膏,紗布或創可貼,像包紮傷口一樣包紮水泡。
5、如果水疱表面的皮膚仍然完好無損,就不要剪掉它,可以用醫用鼹鼠皮蓋住它。
如果表皮破損嚴重,可以小心地将其剪掉并用消毒劑清潔下面的皮膚,再用鼹鼠皮或者創可貼、紗布包紮。
可以在水泡區域周圍放置軟墊增加保護以防止受到進一步刺激。
6、雖然水泡很少會被感染,但也不要掉以輕心。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請撤離就醫:流膿或水泡周圍腫脹異常嚴重。
最好的救傷辦法是避免受傷,将傷員從生死邊緣拉回來固然是英雄,可是認真計劃和執行好每—個步驟的生存者, 才能算是優秀的生存者!
無論是背包旅行還是極限穿越,你的腳都會成為最主要的通行工具。
長時間的徒步、穿越,保持雙腳舒适且不受傷才能算是一個真正有經驗的徒步旅行者。
#荒野生存指南##徒步##旅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