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處暑養生 告訴你處暑過後六大提示

處暑養生 告訴你處暑過後六大提示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8-11 19:07:05

  一年中二十四個節氣中處暑馬上就要到來了,你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迎接了呢?你知道在處暑的時候是怎麼樣養生的嗎?你知道處暑是什麼意思嗎?那麼現在就由小編告訴你到了處暑的時候有哪些小常識。那麼咱們從處暑過後的六大提示開始吧!

  處暑過後天氣轉涼。中午熱,早晚涼,晝夜形成較大的溫差。“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氣候特征明顯。晝熱夜涼的氣候,對人陽氣的收斂形成了良好的條件。

  處暑之時,人們的養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穿着提示

  在穿衣服方面,大家不要很着急的去添加衣物。正所謂春天要穿多一點的衣服,到了秋天的時候就需要凍,這樣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人身體内是有所謂的陽氣的,如果外面熱,你往外走的話,寒氣就會侵入人的體内。但是在夜間的時候人要多穿衣服。

  2.睡覺夜寝提示

  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

  3.室内提示

  白天隻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内的濕濁之氣。

  4.防病提示

  氣候變數較大,雨前氣溫偏熱,雨後氣溫偏涼,易引發人的風寒或風熱感冒。發病及時用食物療法恢複平衡。

  5.飲食提示

  一、可吃溫補食物,臉無痘、面不紅者若有吃辣味的習慣,可适當吃些辣椒、胡椒之類食物。

  二、有飲酒習慣者可适量少喝點酒,其中白酒、黃酒一定要加溫。

  三、主食以吃精白面補氣為好;喜歡吃紅棗、桂圓者,早晨可吃幾顆。

  四、喜歡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斂。

  6.這段時間盡量不吃蘿蔔(胡蘿蔔除外)。蘿蔔主下氣,此時人的中氣不足,吃蘿蔔易傷中氣。

  處暑是什麼意思

  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表明暑天将近結束。

  《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全國各地也都有“處暑寒來”的諺語,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但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于暑夏之季.

  人們常說這麼一段話,秋天的這個時候就像老虎一樣,太陽任然想夏天一樣炎熱就像個毒老虎。同時這個也在告訴我們,在秋天的季節裡還會有天氣炎熱的情況産生,人們常常把它當做夏天的回光返照。

  着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在形容處暑時講:“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曆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還要經曆大約十八天的流汗日。這時太陽黃經為150度,曆書記載:“鬥指戊為處暑,暑将退,伏而潛處,故名也。”

  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曆代醫家和養生家對睡眠養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其實,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律及方法。

  從農業角度看,更有“谷到處暑黃”“家家場中打稻忙”的秋收景象。另外,處暑後的綿綿秋雨時常會光顧我們,所以農民朋友要特别注意氣象預報,抓住每一個晴天,不失時機地做好秋收工作。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内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随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

  氣候特點

  這時末伏已結束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開始逐漸下降,雨量也明顯減少。一般情況下,由大暑節氣開始每天隻降溫0.5℃左右,而從處暑節氣後,一候能降溫2℃左右。因此處暑是氣溫由高向低變化比較明顯的一個轉折點。晝熱夜寒是這一節氣的氣候特點。但是今年農曆有“潤七月”,并在此節氣的第2日便開始了,暑熱将會延長,特别在南方,廣東民間稱之為“争秋奪暑”時。有秋日的感覺恐怕要到寒露節氣以後了。

  在廣東此段時間民間上稱之為“争秋奪暑”,從祖國醫學的養生學說上這段時期稱之為“長夏”。

  同時祖國醫學認為“長夏主濕,脾主長夏”。所以在農曆七月的日子裡以脾胃病居多。而脾喜燥惡濕,若濕邪留滞,最易困脾。濕為陰邪,而陰遏氣機,損傷陽氣,緻脾陽不振,運化無權,則水濕停聚,引發為水腫或腹瀉;何況這長夏七月,天氣尚熱,人們喜食生冷瓜果、冰凍飲料,更助濕邪,損傷脾陽,所以這長夏七月易見腹滿、腹瀉之症。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水濕停聚而生疾。

  此早秋脾傷于濕,可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複發種下病根,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秋傷于濕,冬生咳嗽”。濕性重着,外濕之邪,侵犯經絡筋骨,使經筋阻痹,可出現“濕痹”、“着痹”。

  因而祖國醫學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而長夏健脾。”結合到今年的氣候特别酷熱,而酷熱日子也特别長的特點,此節氣的養生要點是消暑清熱,健脾祛濕。飲食上要多用蓮子、芡實、淮山這些健脾胃的中藥煲湯煮粥;少用冷飲,多食些西瓜、雪梨、蘋果、香蕉、橘子等;少吃辣椒、韭菜,多進食玉米、番茄、紅蘿蔔、蕹菜、香菇、銀耳、蓮藕、冬瓜、絲瓜等。早眠早起,堅持晨練、遊泳、球類等有益身心的體育活動。

  處暑養生小常識

  處暑是一個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時至處暑,雖然白天天氣仍然炎熱,但早晚已有涼意,秋燥也逐漸明顯,此時養生也要适當調整。以下結合筆者師傅樊正倫先生的養生經驗,談談處暑養生。

  一、精神調養

  處暑時節“宜安靜性情”,時至處暑,秋意越來越明顯,大自然逐漸出現一片肅殺的景象,此時人們容易産生悲傷的情緒,不利于人體健康。

  所以,人們在精神的調養方面要多注重收斂神氣,讓我們的頭腦保持安甯的狀态,關于情緒方面一定要做到平靜,一定不能使自己的情緒過于激動或者大起大落。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可一朵看看書,聽聽音樂等等,調理心情。

  二、運動養生

  運動不宜太過,盡量選擇運動量較小的活動,避免大量出汗,以傷陽氣,如明?高濂着《遵生八箋》中的坐功:每日寅時(淩晨3-5點),正坐,向左右轉頭,兩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後牙齒叩動三十六次,調息吐納,吞咽津液。也可多做廣播體操,打太極拳、散步等。

  三、起居調養

  處暑後氣溫逐漸下降,氣溫日較差增大,此時,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據氣溫适時添減衣服。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内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随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肅殺之氣,早起有助于肺氣的舒展。

  四、飲食調養

  處暑節氣肝心少氣,肺髒獨旺,飲食上宜增鹹減辛,助氣補筋,以養脾胃。飲食上宜多食鹹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荠、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蔥、蒜、韭菜、八角、茴香等。另一方面也可多食新鮮果蔬、多食銀耳、百合、蓮子、蜂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等清潤食品以防秋燥,順應肺髒的清肅之性,還可結合藥膳進行調理。

  結語:夏天就這樣過去了,你是否還懷念着夏天帶給你的歡樂呢?到了秋天一定要注意人身體的保養,看了上面說的關于處暑時節應該注意的幾個要點,你們都記住了嗎?相信你們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小編祝福大家身體越來越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