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智齒已出現不健康的狀況,當然要趕快拔除。但是,如果智齒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也需要拔嗎?這是大多數民衆常會感到疑惑的問題。
最近小張下排牙齒長出了一顆智齒,周遭的朋友都告訴他,智齒最好及早拔除比較好,免得引發腫脹、疼痛,令小張十分困擾。現在智齒好端端的,為何要去拔呢?智齒真的非拔不可嗎?如果要拔,什麼時候拔比較好?
德澤口腔張主任表示,所謂智齒,就是從上下颚牙齒的中心點,也就是正中門牙的牙縫間隙開始算起的第8顆牙齒,正式名稱為「第三大臼齒」。智齒是口腔中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如果全部都生長出來,上颚、下颚、左、右兩邊各1顆,總共有4顆智齒。相較于嬰幼兒時期的乳齒及兒童時期更換後的恒齒,第三大臼齒通常是在18歲以後才長出來,這時候人類的心智比較趨于成熟,也應該已經比較有智慧,所以,習慣上将第三大臼齒稱之為「智齒」。
不是每個人都會長智齒
雖然智齒通常是在18歲以後才長出來,但每個人智齒的生長狀況差異很大,有的人在18歲前就已經長出來了,有的人到了40、50歲還長不出來,這些都是常見的現象。而且這4顆智齒也不見得全部都會長出來,并且不必然能夠長整齊,有些人的智齒可能隻長1或2顆,有些人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長了,甚至有些人完全沒有長智齒。
智齒沒長好引發的問題
智齒若隻是多餘的、不礙事,如果真的不具咀嚼功能也還能接受,令人頭痛的是,常因長出智齒而産生無窮的困擾。由于智齒長在最裡面,空間狹小,往往因為萌發空間不足,推擠鄰近牙齒而出現疼痛現象,加上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潔幹淨,除了本身容易産生蛀牙、牙周病,甚至會侵犯相鄰的第二大臼齒,出現擠壓疼痛、牙周病、蛀牙,甚至引發牙髓炎等各種不舒服症狀。而嚴重的反覆性發炎,有可能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這對于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是相當嚴重的潛在危險。所以,當智齒本身出現牙周組織發炎、蛀牙,或影響鄰牙導緻蛀牙或牙周病時,若身體狀況良好,一定要趕快拔掉,以防無窮後患。
什麼時候該拔智齒?
為避免日後衍生更複雜的口腔症狀,造成更大的後遺症,站在防範于未然的預防角度,即使智齒現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對于必須拔除的智齒,牙醫師還是會建議盡早拔掉,而且是愈早拔愈好。
智齒在20歲左右時拔掉比較好,因為在20歲之前,牙根尚未完全長好,骨頭也還未硬化,齒槽骨較軟也有彈性,智齒比較容易拔除,手術傷口較小,術後也比較不會有嚴重腫脹、疼痛的後遺症。
若該拔的智齒未趁年輕時拔除,過了30、40歲後,一旦因智齒的因素導緻牙周發炎、腫脹,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牙髓炎等嚴重症狀,這時候才想要拔牙,可就很麻煩了。一般人年過25歲之後,骨頭開始變硬,此時下颚智齒的牙根,也幾乎都會變成既彎曲又倒勾,這時才要拔下颚智齒,大多數的傷口會比較大,術後的腫脹、疼痛也大多相當嚴重。所以,不要拖到智齒牙周發炎了、腫脹了,才急着要就醫拔牙。
門診中常會有人問到:「年紀大的人能不能拔牙?」年紀愈大的人,拔牙的風險當然愈高,但是年紀大小不是唯一決定因素,除非身體狀況非常不穩定,在一般的健康狀況下,高齡者還是可以拔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