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師放棄評高級職稱

老師放棄評高級職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0:43:24

老師放棄評高級職稱(24歲即被評為講師)1

龔德才講課31年,堅持每節課都手寫闆書

24歲那年被評為講師時,龔德才曾經開玩笑說:“我要創個紀錄,成為一個從最年輕到最年長的講師。”不料,一時戲言如今卻成為現實。

最近幾天,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55歲的講師龔德才在網上走紅。在接受幾個學生的采訪後,龔德才31年“專注教學,不評職稱”的經曆被大量轉發,随即引發網友讨論,“大學老師到底是課講得好重要,還是科研搞得好更重要?”而龔德才本人回應說,看到那麼多學生肯定自己的教學,“做30多年老師很值得。”

因“當31年講師”走紅

因為一則标題為“他做講師31年不評職稱:課上好就行”的短視頻,龔德才在網上走紅。視頻中介紹,龔德才自1987年被評為講師,已經在講師這個崗位上幹了31年,但始終沒有參評職稱。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他所在院系的很多教授都曾是他的學生。

視頻一經發布,很快引發熱議。而龔德才也第一時間在自己朋友圈轉發了這條視頻,但介紹語卻和自己完全無關:“2015級編導班的梁同學在視頻網站實習,拍了個短視頻,有興趣的看看?”

他介紹說,自己之所以答應拍這個視頻,不過就是受學生所托而已。至于31年的講師經曆,他認為也是很尋常的事情,此前也并沒有特意向其他人講過這段經曆。至于梁同學為什麼突然想到要拍龔德才,則是受兩名學妹的啟發。

最受學生喜愛的老師

龔德才介紹,今年10月初,2017級新聞實驗班的兩位學生在聽過自己的兩門課後,提出想采訪下老師的人生軌迹。一向對學生有求必應的龔德才欣然答應了學生的采訪請求,并為此專門抽出時間和兩名學生面對面聊了兩個多小時。兩名學生将錄音整理成稿後發布在了微信公衆号上。不久,這篇名為《絕版奇人:從最年輕講師到最年長講師》的文章在湖南師大學子的朋友圈裡刷屏,這也是龔德才31年講師經曆第一次“被曝光”。

文章中提到:“去年,學院每個班要推選出一個最喜愛的老師,龔德才票數最高,是唯一一個有三個班推舉的老師。”而在文章的評論區裡,也有不少學生留言表達對龔老師的喜愛:“大學能遇到這樣一位老師,幸甚至哉。”“除了龔老師,後來再也沒有遇見過能不用ppt就講古文的老師了。”“龔老師讓我看到了一位良師該有的樣子:腹有詩書,心存風骨。為人師,春風化雨;為君子,不争炎涼。”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大四學生李凱(化名)介紹,他大二的時候上過龔德才老師的兩門課:《中國新聞史》、《中外名記者》。印象最深的就是龔老師上課很認真,性格卻“雲淡風輕”。他回憶說,和習慣使用ppt上課的其他老師不同,龔老師每次來上課都是現場寫闆書,“基本不看課本,好像所有知識點都已經記在腦子裡了。”而“雲淡風輕”則體現在,龔德才從來不在課上點名,發現班裡少了幾個人,他會在課上提醒班長、同宿舍舍友,讓他們轉告沒來同學“課還是要上的”,但不會真的因此懲罰逃課或遲到的學生。不過,雖然沒有點名,龔老師的課出勤率卻并不低,“大家都說,舍不得逃龔老師的課。”

不想為了評職稱而寫文章

在這些喜歡龔老師的學生看來,龔德才的講課水平絕對不僅限于講師水平,卻遲遲沒有評上職稱,不免為他“鳴不平”。

對此,龔德才回應說,他沒有評職稱,并不是評不上或者學院不給評,而是因為他從來就沒有參評過。龔德才介紹,1986年自己研究生畢業後就回到母校湖南師大任教,第二年被評為講師。彼時,24歲的他還是湖南師大最年輕的講師。“當時我就開玩笑說,要創個紀錄,從最年輕講師一直幹到最年長講師。”

此後戲言成真,在一開始寫了幾篇論文後,龔德才徹底放棄了寫論文。“不是說寫不出來,而是不想為了評職稱而寫文章。”在龔德才看來,寫論文、做學術,總該要有一點價值。

雖然不發論文,但龔德才沒有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教書。“我是老師,上課是最重要的。為了上好課,做再多的準備,做出多少犧牲我都心甘情願。”31年間,龔德才屢次被派去教授自己不太熟悉的領域,每次接到新任務,他都需要“惡補”相關知識,圖書館裡有關中國新聞通史、新聞人物傳記、老報人著作的書目與文章,都被他一一啃讀過,并最終凝聚成每節課2000字的手寫教案。

龔德才說,不評職稱是他的一種态度,但對于31年的講師經曆而言,“一切都很值得。”

對話

“學生喜歡,我就問心無愧了”

從讀書期間公認的“第一才子”,到55歲仍隻是講師,旁人看來有些令人唏噓的人生軌迹,對龔德才來說隻是追求本心的自然結果而已。他不參與評職稱,但不否定高校教師投身學術研究,隻是學術之外,他還想提醒同仁:不要做提包就走的老師。

北青報:聽說您不點名也能發現有人沒來上課,是能記得住所有學生嗎?

龔德才:也沒有,但一節課應該來多少學生還是有數的,講台上粗略一看就能看出來。

北青報:看出來也不管嗎?

龔德才:會提醒,但不會說因此扣分什麼的。

我覺得,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至于社團活動或者其他的什麼事都是次要的,不能說玩遊戲玩了個通宵你就不來上課。但另一方面,現在很多老師上課完全是為了工作量,上課就念ppt,學生産生厭學心理也正常,有學生就說過有聽ppt工夫還不如看書自學呢。

北青報:那您覺得對大學老師來說什麼最重要?

龔德才:作為老師,本分就是把課上好,隻要把課上好,學生喜歡,我就問心無愧了。

北青報:那學術水平呢?

龔德才:我對真正做學問的人是非常敬佩的,但一個老師如果為了評職稱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寫文章、做科研而不是授課什麼的,是一種本末倒置。

北青報:堅持不評職稱不會對收入有影響嗎?

龔德才:會有一點,但我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那一點影響也不至于影響生活質量。

北青報:您有許多學生現在都做了教授,走上了評職稱的道路,您怎麼看?

龔德才:我理解他們,畢竟現狀就是如此,随大流走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記者 孔令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