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收,沒有回家幫忙,天天看着老家的天氣,怕下雨 了,怕父母太忙,惦記家裡的玉米,更惦記那麼多芝麻。
因為油坊磨油需要,為了保證質量,就自己種芝麻,可是芝麻并不是高産的經濟作物,一直是憑天憑地自由生長。
有人會問有沒有農藥化肥,肯定沒有,當然問的人也是外行。他們有所不知。芝麻如果上了花肥,可能會弄巧成拙,拔苗助長。
另外也根本不需要用農藥,不知道是不是芝麻自身含的有什麼物質,反正很少見到芝麻有病蟲害,所以種芝麻可以說很簡單,但是産量是不高的。
今年天氣幹旱,父親一連澆了三遍水,芝麻長勢很好,烏油油的黑,芝麻蒴子鼓囔囔的,芝麻品質不錯。
旱了一個暑假,臨近收獲,又怕突然下雨影響秋收,這辛辛苦苦澆水種的芝麻,别因為突然天氣變化收不及,所以把老家天氣推到手機首頁,天天看着天氣變化。
種芝麻簡單,收芝麻就不容易了,先一棵棵割下來,再十幾顆棵放一起打成捆,我們叫芝麻個子,抱到太陽下晾曬。
等曬的蒴子張口了,旁邊鋪上一塊大單子,抱起一個芝麻個子,根部朝上,頭向下,揚起巴掌輕拍幾下,熟透的芝麻就會落下來,再經過晾曬,用簸萁揚灰沉塵,過篩子,翻撿,淘洗,最後才能食用。
芝麻熟的時間不一樣,還有的一棵下面熟上面不熟,一不小心就碰撒,即便看着都熟了,也不能急,隻能一棵棵的割,否則撒一地多可惜。
我就擔心那塊芝麻啥時收完。那天給爸爸打電話,問到芝麻,爸爸說芝麻快殺完了。
我很好奇,那麼多芝麻,就老爸老媽兩個人不可能這麼快收完啊?
老爸說,我和你媽确實沒那麼快,我請人殺的,我又是納悶,就您這小油坊慢手工的效益,能雇得起工人
又一想難道是狂風暴雨要來了搶收?就問爸爸,請人一天得多少錢?
爸說,是請人,請人幫忙,不是雇人的那個請人,前兩天請的你老辛叔和李子叔,今天又來幾個棋友,快收完了,别挂念……
請人――鄰裡之間互相幫忙,多麼美好有禮儀的一個詞,被我理解成什麼了,商業化的不斷推進,這些鄉村傳統禮儀和習慣,漸行漸遠。
我在遙遠的北方,想象着故鄉的田野,一片茁壯的芝麻地,幾位頭發花白的老農,嘴上叼着根旱煙,手上揮舞着一把鐮刀,瞅準一棵芝麻,手起刀落,芝麻已到手中,手法娴熟,動作迅速,沒有撒掉一粒芝麻。
割一棵放到單子上,再割第二棵,看看有十幾棵了,攏一起,那拿兩根提前準備好的半幹玉米葉,攔腰一捆,抓住兩頭使勁一擰再一塞,就是一個芝麻個子。
太陽落山了,他們拉着滿滿的一車芝麻個子往家走。母親早做好飯了,幾個家常小菜,一壺老酒,幾個人也不客氣,徑自坐下。
剝一棵這片土地上生長的花生毛豆,就一口溫潤的老酒,勞作的疲憊一掃而空,說說家長裡短,聊聊收成幾何,誰帶頭唱幾句老戲,引來一陣笑聲,在十月的晚風中飄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