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是人類的朋友,
他們跟随着我們,
帶給我們很多快樂與歡笑!
溫州10歲男孩小鑫(化名)平時很愛貓狗,
時常和這些小寵物一起玩。
沒想到,
他竟然因此得了左眼寄生蟲性眼内炎,
左眼隻能看到一米距離。
12月10日,記者從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獲悉,小鑫已經做了手術,康複出院。
長年和小寵物嬉戲
10歲男孩眼球變白
10歲的小鑫來自紹興,性格活潑開朗,酷愛貓狗等小寵物,經常與鄰家的小貓小狗摟抱嬉戲,家人覺得既然小鑫喜歡,也都沒有阻止。
直到今年4月份,小鑫媽媽偶然發現兒子左眼的黑眼珠居然發白了。這時,小鑫才告訴家人,其實從上一年級開始,他就發現自己左眼有點看不清楚東西。這兩三年裡,他發現,自己左眼越來越看不清楚,但眼睛沒有疼痛,也沒有癢。因為怕家長責罵,他一直不敢告訴家人。
随後,小鑫先被帶到當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左眼寄生蟲性眼内炎,醫生建議手術治療,父母就帶着小鑫去上海某知名醫院就診。 但由于專家手術預約病員較多,手術要等很久,父母決定另謀名醫診治。
11月底,他們輾轉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找到眼底外科主任醫師吳榮瀚。
左眼隻能看到1米
手術治療恢複良好
吳榮瀚介紹,通過詳細檢查發現,小鑫左眼角膜幾乎都有灰白帶狀混濁,部分還伴鈣化點和虹膜後粘連,更嚴重的是,左眼視力隻能看到1米距離。“寄生蟲性眼内炎就是因為寄生蟲的蟲卵在眼内繁殖引起的,如果小孩再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緻失明。”
因為小鑫病情嚴重,吳榮瀚醫療團隊當即決定為他開啟綠色通道,立刻收住入院。經完善術前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症之後,制定了精細嚴謹的治療方案,入院第二天,就為小鑫進行了複雜的眼底手術。
吳榮瀚說,因為病情嚴重,組織粘連嚴重,而且要把蟲卵清理幹淨,不然還會複發,手術難度很大。
最終,經過精心細緻的術前術後護理,7天後,小鑫病情穩定,術後恢複良好,出院時左眼視力恢複到0.1(比正常視力略差一些),日後還會慢慢恢複。
另外,吳榮瀚說,這類寄生蟲眼病,一年隻接診2-3例,患者多為兒童。近幾年,随着養寵物的人增多,患者也有所增加。
他提醒,長期和貓狗等寵物一起生活,寵物會通過糞便、撫摩、親吻和抓咬傷等途徑,引起疾病,如引起過敏、兒童哮喘,最常見的是寄生蟲病。
如何預防寄生蟲病
1.一定要對寵物進行驅蟲治療,定時定期,體内體外雙管齊下
2.注意個人衛生,勤剪指甲、經常洗頭洗澡、更換衣褲,接觸寵物之後要認真洗手,切斷傳播途徑
3.應避免與寵物之間過度親密的行為,如輕吻、共食、長期共眠
4.要清除好寵物的糞便并做無害化處理,接觸到寵物糞便後要徹底洗幹淨手,定期清潔、消毒環境
5.經常用滅蚤型或驅蟲型浴液給寵物洗澡,清潔
與寵物親密無間,要注意…
過分親密染上皮膚病
很多寵物愛好者認為,他們精心飼養寵物,定期洗澡清理房間,健康情況是過關的,自己與寵物親密接觸不會有問題,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由于和寵物共用一個碗、共睡一張床而因此皮膚長癬、眼睛失明的案例時有發生,孕婦出現流産或胎兒畸形的情況也并不少見。
案例
27歲的程女士特别喜愛貓,雖然自己隻居住在一室一廳的房子裡,但還是養了3隻貓,這些愛寵把她自己的空間全盤擠占,卧室、餐桌随便上。不久前,她胳膊、胸前和後背起了幾個“蚊子包”樣的小包,幾天後開始一圈圈長癬,瘙癢難忍,這才來到醫院就診。醫
生
說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譚雪晶:寵物身上隐藏着很多真菌,由于過于親密接觸,真菌感染得貓癬、狗癬的患者很常見。一般表現為一圈圈擴散的紅疹,伴有瘙癢,抓撓後出現血痕。出現這種情況,患者也不要自行塗抹皮炎平等藥物,激素類藥膏會造成皮癬迅速“爆發”,應及時到醫院做真菌檢查及治療。
7歲孩子患上眼弓蛔蟲病
兒童似乎天生喜歡親近寵物,這也讓他們成為了人畜共患疾病的高發人群。
案例
7歲的丁丁家裡養了一隻狗,跟孩子體積差不多,家裡人從來沒想過要限制下寵的活動範圍。近期,丁丁右眼的視力逐漸下降,直到什麼都看不見、瞳孔變成了白色才來到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醫生
說
眼科教授趙琪:B超檢查下發現丁丁顯著玻璃體混濁,是眼弓蛔蟲病。由于人特别是兒童和寵物親密接觸,意外攝入的弓蛔蟲卵會在體内孵化成幼蟲,幼蟲在體内移動,直接經過脈絡膜睫狀體或中心視網膜動脈入眼。這個“寵物病”雖不常見但比較典型,嚴重甚至可失明。當孩子視力下降應及早由有經驗的醫生進行判斷,可通過玻璃體切割術治療,早期幹預能夠恢複一定的視力。
醫
孕期感染弓形蟲
會導緻流産、胎兒畸形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産科主任石芳鑫:孕期中由于與貓親密接觸感染弓形蟲,導緻流産、胎兒畸形的準媽媽也并非個案。孕婦感染弓形蟲,會經胎盤血流傳播,懷孕早期感染可能緻流産或胎兒發育異常;懷孕後期感染則有可能造成受染胎兒神經發育異常。但孕婦感染胎兒未必感染,可在懷孕早期進行血清弓形蟲抗體檢查。
寵物進卧室是非常危險的
案例
25歲的王女士告訴記者,自己100多平米的房子裡養了一隻金毛犬、兩隻雪納瑞、一隻泰迪犬和一隻比熊。當五隻狗在家中“瘋跑”起來,人就沒有落腳的地方了,寵物霸占沙發和床也成了必然的事情。如此親密,在醫生看來,是比較容易患上寵物病的。但家庭多大空間适合養寵物,目前還沒有定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空間不足,寵物進卧室是常有的事,這是比較危險的。醫生表示,不要放任寵物進卧室或舔撓人體,特别是皮膚或黏膜有破損時,應避免接觸到寵物的體液。
另外,應該重點預防狂犬病及破傷風。一旦被犬貓咬傷、撓傷,應立刻用肥皂清洗并盡快注射疫苗。
定期驅蟲、清潔很有必要
此外,大連某寵物醫院院長張先生介紹,預防寵物傳染給人疾病或寄生蟲,定期體内外驅蟲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經常護理和清洗寵物一樣可以避免患病。而對于患病犬貓接觸過的纖維、毛織物、衣物,它們使用過的用具、活動範圍内的家具、地闆等,最好每兩天用稀釋後的消毒液清洗擦拭。
要定期對寵物進行驅蟲治療
覺得提醒有用的請點贊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