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晚,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銅器——三星堆青銅大面具亮相央視,展示了三星堆青銅文明的獨特魅力。
青銅大面具震撼觀衆的同時也引發全民關注,有網友喊話:“三星堆青銅大面具何時回家?何時能一睹尊容?”2月14日,青銅大面具運回三星堆博物館後完成點交。2月15日(元宵節),剛剛“回家”的青銅大面具在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複館首次正式展出,向廣大遊客送上元宵節展覽“彩蛋”。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
三星堆遺址最大青銅面具出土
自1986年三星堆“一醒驚天下”起,三星堆遺址迄今已發現了8個“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玉器、金器、象牙等文物。其中青銅面具是三星堆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典型器物,應是陳置在神廟中供人膜拜的神器。3000多年前,古蜀人用它們與神溝通。
2021年6月23日,三星堆遺址的3号祭祀坑,青銅大面具在考古人員精心呵護下橫空出世。由于大面具體量太大,為了安全提取,文保專家精心拟定方案,科學研制加固托體,小心翼翼實施吊裝,終于獲得成功。
青銅大面具出土吊裝
這件青銅面具寬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其寬頤廣額,面龐誇張,眉、眼、鼻、唇、耳等線條流暢,棱角分明,被考古專家稱之為“青銅大面具”。
“這是目前三星堆遺址出土的一件形制最為完整、體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青銅面具。”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三星堆博物館館長雷雨介紹,青銅大面具出土于三星堆3号祭祀坑,埋藏在坑中部偏南位置,面具臉部朝下,其上被象牙疊壓,曆經三個多月精心清理,終于面世。“取出來以後真的有點喜出望外,當時出土的時候就是這樣一種狀态。”“它的右眼以及其他的部位有很多附着物,比如說鼻孔下面有海貝,右眼眼珠上很多的玉器殘渣,讓我們驚喜的是在右眼球上發現了有絲織物殘留。”
雷雨介紹,首先,大面具體量大;其次,三星堆的青銅面具本身也是同時期全世界範圍内最有個性和最具審美特征的一種藝術品;第三,大面具鑄造技術也比較複雜的,跟中原地區是同出一轍的,主要是一種分鑄法。“目前我們研究這面具大概有4個部分的分鑄,然後再合鑄而成。這種鑄造技術來自于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它的鑄造技術包括它的核心成分,跟中原地區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也證明了我們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的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
大面具提取後,文保人員對其鑄造工藝進行了分析研究,制作先分鑄成型,由面部、臉頰後部、眼睛、耳朵等多部位分别鑄造,再焊接組合成一體,這既是青銅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也是古蜀人精神世界的獨特表達。文保人員還在右眼眉、右眼球、右眼角均發現有經緯組織的絲綢紡織殘留物,具有“通天、通神”功能的絲綢與面具的組合彰顯神聖祭祀的意涵。
國寶赴京 “走”了3天2000公裡
2021年11月,負責三星堆祭祀區考古發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接到了央視春晚節目組電話。他們希望邀請三星堆的考古工作者登上央視春晚舞台,講述全年爆火的三星堆考古發掘的故事,并帶去一件典型文物進行現場發布。這件文物,就是最後從幾件候選國寶中被挑中的青銅大面具。
為确保青銅大面具春晚展示以及來回的絕對安全,在國家文物局的精心組織、指導下,四川組織相關文博機構形成工作專班,精心制定文物安全保障方案,精心實施文物清理、包裝、運輸、卸載、布展、警衛、保護等各項工作。
要和全國人民見面,“國寶”不可能“蓬頭垢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員任俊鋒和三星堆博物館文保中心主任餘健是此次随文物一同進京的文保專家。
餘健介紹,剛出土的青銅大面具存在着鏽蝕和表面有泥土等附着物的情況,因此看上去格外“滄桑”。文保人員制定文物加固保護方案,依據前期研究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對表面泥漬、泥土覆蓋物、硬結物、鏽蝕物(不穩定鏽蝕物和影響文物信息鏽蝕物)做清除;遵循最少幹預原則,采用不鏽鋼鋼構支架做完全物理性加固,确保文物狀态滿足運輸展示要求。極具三星堆特色的青銅大面具經過“梳妝打扮”後一舉被選中。
工作人員打包青銅大面具
要把這樣一個“大塊頭”安全運抵北京,然後平安回家,絕對不能出絲毫差錯,否則對文物就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最終,委托有專業資質,具有豐富國際、國内文物包裝運輸經驗的華協國際珍品貨運服務有限公司負責“押運”。
啟運前,工作人員根據文物形狀、尺寸、防震、溫濕度等各項指标要求,為文物量身定制合适的文物專用包裝運輸箱,使用恒溫恒濕的專業文物運輸車輛進行文物運輸。此外,車輛還有氣墊“減震”系統,能夠減少車身振動次數、防止出現車廂側傾和晃動等情況。
“廣漢到北京有2000多公裡,我們用了3天時間。為了确保文物安全,我們都是白天運輸,晚上在沿線博物館停留過夜。”華協公司押運人員紀大鵬介紹,文物運輸過程、路線、安保都是嚴格按照規範操作,确保萬無一失。這次亮相的“規格”也不小。從“借住”的博物館到央視直播間的路途,運輸公司向當地公安局申請執行了三級警衛,确保文物運輸途中的順暢和安全。
文物運抵北京後,國家文物局高度重視,相關負責人實地排查安全保障細節,逐人逐崗逐環節壓實文物安全責任。央視春晚節目從文物安全展示需要出發,設定舞台專屬台型,确保專業操作時長,保障文物在春晚現場實現安全靜态展示。
驚豔亮相春晚 引發全民關注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亮相春晚,展露無邊威儀、震撼觀衆的同時也引發全民關注。
來自三星堆博物館提供的數據,央視春晚直播平均收視率達21.93%,微博#三星堆青銅大面具春晚首次亮相#等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1.35億次。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
節目播出之後,觀衆們不僅在自媒體平台為三星堆打call點贊,更有行動派馬上安排行程,春節假期直奔三星堆,想與春晚同款大面具來一次親密接觸。有網友甚至喊話:“三星堆青銅大面具何時回家?何時能一睹尊容?”
三星堆上春晚,也進一步激發了三星堆文博旅遊“熱”,春節黃金周期間,8.37萬人遊覽三星堆,文創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339.01%。從三星堆遺址祭祀坑發掘出土的最新文物,例如青銅持鳥立人像、扭頭跪坐人像,也都在文物保護與修複館内與遊客見面。遊客除了圍觀“面具家族”的青銅縱目面具、銅戴冠縱目面具、青銅人面具,沉浸式體驗文物修複過程,還可以購買“虎躍三星”等文創産品。
安全“回家” 元宵首展與公衆見面
2月14日,青銅大面具被運回三星堆博物館文保中心後,順利完成了點交。紀大鵬等人如釋重負:“我們終于把它安全送回家了。”至此,為青銅大面具“操碎了心”的網友也可以放心了。
“為了讓它與觀衆見面,我們為它量身定制了一個展櫃。”餘健介紹,這個208cm✖185cm✖110cm的展櫃重達500公斤,為了讓公衆看得更清楚,使用了低反射雙層夾膠玻璃。“我們擔心遊客看得太投入,撞到玻璃。”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回家”,工作人員正在拆箱
為了響應廣大觀衆和網友的觀展需求,剛到家的青銅大面具拆箱後被運到文物保護與修複館布展。
“這隻是一個臨時的展出,是為廣大觀衆對上春晚的青銅大面具期待的一種回應。”三星堆博物館景區管委會規劃建設部部長朱亞蓉介紹,青銅大面具能夠在“元宵節”與公衆見面,這充分體現了三星堆遺址“保護成果人人共享”的保護利用理念和三星堆博物館“以人為本”的辦館理念。
“但這件青銅器還不是一個最終修複的狀态,目前已經制定了一個具體的文物修複方案,正在走報批的程序,等到通過以後,我們将對這個文物進行正式的修複。”朱亞蓉介紹,啟動修複後,在大面具修複過程中,遊客在文物保護與修複館就可以關注它修複的一個過程,修複完成後,将在即将啟動建設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裡面進行正式展出。
下一步,三星堆博物館還将聯合國内一流的技術團隊,進一步開展青銅大面具等文物的修複、研究工作,并通過制作發掘、修複、介紹視頻等輔助展示方式,把更多的三星堆文物保護研究成果與公衆共享,讓廣大群衆更加深入地了解三星堆青銅文化,領略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絢爛多彩,激發文化自信。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編輯 張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