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覽到東方甄選董宇輝采訪陳佩斯的節目,既是帶貨,又是訪談,接近一小時,竟然被我連續看完了。
随後記下不少“名句”,印象深刻的是陳佩斯關于“笑”的定義,大家知道陳佩斯多年來創作與演出很多舞台喜劇,大受好評,作為實戰派他對笑的定義當然有深刻見解。
大緻意思是,笑是通過某人角色演出帶給别人優越感的釋放後的平等感,這個說法很符合陳佩斯出演的小品,沒有看過他的舞台喜劇,當然也是這個思路,但看過一定體會深刻。
沒人不喜歡笑,人人也都笑過,為何産生笑?如何創造笑?這個才是有價值話題。
關于笑,還有不同說法,比如滑稽,比如幽默,前者好笑,後者妙笑。最常見的,還有俏皮話,笑話。
人人都希望有一點點幽默,可是偶爾嘗試,一不小心就成為了滑稽。比如上來一盤豬蹄子,啃完後留下一堆骨頭,自以為幽默說放起來又是一盤菜啊,實際效果就是滑稽了。
沿着“笑是優越感的釋放”“笑是優越感釋放後的平等”這個定義,生活随處可見讓我們笑的場景。
最近去某個遊園玩,水上樂園處看到有成年男子鑽水面上圓筒,這是懸挂在繩子下的多個圓筒,人可以穿過裡面到對岸。男子上去後不敢通過連接處,隻好趴着匍匐前行,大呼小叫,狼狽至極,我們看了就不由笑起來。
這個笑非常契合陳佩斯給出的定義,首先是優越感釋放,如何理解陳佩斯說的通過笑達到平等呢?我個人理解就是看到好笑的笑出來,就是與人家共鳴,共鳴說明自己也是這樣的人,隻不過人家角色表演出來了,替代我們出醜了。如果好笑不笑,故作一本正經就是不正常,自以為高明。
這個關于平等說法非常深刻,我覺得就是承認人性都有的弱點、不足、黑暗、灰色等,用佛學話語說就是貪嗔癡。
因此,當我們笑别人貪嗔癡和出醜時候,清楚就是笑話自己,知道這是自嘲,才是笑的真實有味道和價值。
這個推理非常簡單,當時我也想去挑戰一下這個活動,可是沒有敢去,說明我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人家要低得多。
這個男士是和妻子帶着倆孩子一起遊玩的,他的大呼小叫是告訴他妻子的,這位女士笑的不行,值得誇贊的是,人家敢上去挑戰,不用趴着,而是蹲着慢慢前行,姿勢好看的多,從容的多,這又是男女差距。
我的好笑還在後面的活動,看到那個水面高空滑索,以前在别的地方玩過,失重感覺很好玩,可是此時此刻沒有别人示範,自己竟然又希望又害怕,心理沖突不得了,甚至三上三下高空滑索台。
比起來,我這個動作和心理才是好笑,如果有别人覺察定會哈哈大笑,要麼勇敢,要麼放棄,來來回回,扭扭捏捏,好笑。
因此說,嘲笑别人就是嘲笑自己,自嘲則是最好幽默形式,因為笑的背後是優越感釋放的平等,這才是基本合格的理解。
注:塗鴉之後,搜索陳佩斯關于笑的理論,才發現陳佩斯早就是理論大咖了,水平之高出乎大多人想象。下面這段話是陳佩斯接受采訪所說,“喜劇的根源就是讓人把心裡一些不痛快的東西通過笑聲宣洩出來,因此無形當中就形成了一個“的與矢”的關系,就是“箭和靶子”的關系。從弓箭的做工,到怎麼開弓放箭,都是以最終射中靶子為目的,這一點是不能錯的。所以,當我們認識到人類笑的行為的根本問題,認識到笑的曆史,再審視自己的所作所為,審視我們做喜劇的方法的時候,我們就能有一個基本的、正常的判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