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大約有1300萬的早産兒會提前來到這個世界,由于他們出世時,身體的各種器官還未完全發育成熟,他們面臨的外界環境無論如何也不能像在母體裡一樣具有合适的溫度、良好的營養。他們在體外生活的能力較弱,抵抗感染的能力也很差,所以往往存活率較低,即使有些早産兒能存活,也有不少可能會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或神經系統後遺症。目前,早産是新生兒發病、死亡及遠期緻殘的主要原因,所以預防早産的發生是提高人類生存率及生命質量的首要問題,每一個準媽媽應該關注這樣的問題,盡早了解哪些情況容易導緻發生早産,學會避免早産的發生。
一般早産由以下一些原因引起:
1、母親因素:一般孕婦患有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單角子宮、雙子宮、子宮的縱膈等先天發育不全症,容易使胎兒早産,因為子宮是胎兒生長的地方,如果子宮的肌肉不能很好地伸展,便容易出現早産。先天性宮頸發育不良,或者由于分娩、流産或手術操作造成後天的宮頸損傷,子宮頸内口的松弛,羊膜囊向宮頸管膨出,都可以導緻胎膜早破,出現早産。有時,即使子宮發育正常,也可能是由于妊娠中的子宮過度膨脹,如多胎妊娠、羊水過多等原因導緻子宮的宮腔壓力高,子宮肌肉伸展過度,也是早産的常見原因。還有絨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等宮内感染,均可導緻早産。胎兒生活在胎盤功能低下和較差的子宮環境内,容易出現宮内生長遲緩及宮内缺氧情況,這種情況比其他原因造成的早産兒預後更差。
2、妊娠合并症:在妊娠時期,如果母親患有急性傳染病,如風疹、流感、急性傳染性肝炎、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妊娠高血壓症、心髒病等,這些疾病也容易導緻早産。另外,母親的内分泌失調,如孕酮或雌激素不足,嚴重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有外傷及手術史的孕婦可能因為精神緊張、高血壓導緻組織缺氧,子宮、胎盤供氧不足;孕婦營養不良、嚴重貧血,特别是蛋白質不足以及維生素E、葉酸缺乏;胎盤異常、及臍帶過粗、過短、扭轉、打結等,這些都是導緻早産的原因。
3、胎兒因素:雙胎、胎兒畸形也是容易早産的因素。
4、社會因素:早産容易發生在社會層次低、無職業、經濟收入低的人群中,這是由于這些人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工作時間過長、過度勞累,也不能正常進行産前檢查,營養狀況差。早産也容易發生在現代城市母親身上,她們有較多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壓力,情緒經常波動,精神過度緊張;有些母親為了瘦身緻使體重過輕,也容易導緻胎兒早産;還有一些女性因工作原因或怕生産痛苦,要求提前實施剖腹産。
5、環境因素:環境污染、噪音也會增加早産危險。
6、其他因素:未滿20歲或大于35歲的孕婦早産率明顯較高,尤其是小于20歲者,以及身材矮小孕婦等,均有較高的早産危險。既往有流産史,尤其是晚期流産史、反複流産、人工流産、引産或流産後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的,早産的可能性最大。因流産對宮頸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會導緻宮頸機能不全,使早産率增高。有不良個人生活習慣的妊娠婦女,如吸煙、嗜酒、偏食者,還有妊娠後期有頻繁、強烈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也是導緻早産的較常見原因。
雖然早産的發生有30%是不明原因的,但是大多數的早産還是有因可查的,而且在早産之前都會有一定的征兆。
關注早産信号
1、下腹疼痛:下腹部有類似月經前般的墜痛、規則的子宮收縮及肚子變硬,每小時6次或更多次的收縮,即每10分鐘有1次以上的子宮收縮,每一次持續至少40秒,收縮較厲害時會腹痛。如不及時就醫,子宮頸将會變薄、擴張而導緻早産分娩。
2、持續腰腹背酸痛:即便躺下休息也不能有任何改善。
3、分泌物有異:分泌物增加,有水狀或血狀的陰道分泌物。
4、見紅:出現有鮮紅色或褐色血絲的黏液分泌物,這是由于生産前子宮頸口變化所緻。
5、破水:羊膜穿破,羊水不自主地流出,正常情況下羊水呈透明、清澈狀;此時,準媽媽會感覺到陰道有水突然流出來,可能是大量流出,也有可能是少量、斷斷續續流出。一旦有破水的現象發生,需馬上到醫院檢查。
很多人都會問如果發現可能早産的情況是不是就要馬上安胎,其實并不是一定要的。例如:34周後,胎兒肺部發育已經成熟,要是發生了早期破水,就可考慮直接分娩。但要是時間不到,最好就要安胎來保證胎兒生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