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紊亂是指與月經有關的多種疾病,包括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經色、經質的改變以及痛經、閉經、經前期緊張綜合症等伴随月經周期前後出現的某些症狀為特征的多種病症的總稱。月經紊亂可分為兩類,一為無排卵型月經失調;另一為有排卵型月經失調。
月經紊亂的症狀,月經紊亂的危害,月經紊亂的辨别
月經紊亂的原因
無排卵型月經失調因不排卵,故必然不育,有排卵型月經失調雖然有排卵但因黃體功能異常,故此可能不孕或易于孕早期流産,這兩類月經失調經治療後均可能恢複正常月經并懷孕。
大多數月經不調都是有人為原因的。
月經不調是泛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月經改變,包括初潮年齡的提前,延後,周期、經期與經量的變化,是婦女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月經紊亂的症狀
1、經期提前:
月經提前指月經周期縮短,短于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屬于排卵型功血基礎體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于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攝氏度。
2、經期延遲:
月經錯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以上的症狀。有排卵者,基礎體溫雙相,但卵泡期長,高溫相偏低;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單相。
3、經期延長:
此類月經不調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正常,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方淨。有炎症者平時小腹疼痛,經期加重,平時白帶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稠、有味。黃體萎縮不全者同時伴有月經量多;子宮内膜修複延長者在正常月經期後,仍有少量持續性陰道出血的症狀發生。
4、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提前或延遲,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長于35天。
月經紊亂的危害
30歲左右月經紊亂的危害:
皮膚明顯出現色斑,松弛、晦暗無光,毛孔粗大、粗糙、痤瘡不斷等不正常現象的女性。女性體内的毒素沉積,不利與子宮和卵巢的排毒,衰老,不孕不育。
30-40歲之間月經紊亂的危害:
出現内分泌紊亂,如月經不調、老年斑、外陰幹燥、性欲減退等女性第二性症明顯衰退、減弱者以及出現更年期症狀的女性。
40-55歲之間月經紊亂的危害:
出現失眠、精力體力下降、記憶力減退、骨質疏松等更年期症狀的女性;
55歲以上月經紊亂的危害:
腎功能大幅下降,卵巢基本萎縮的中老年女性。
汗、皮膚潮紅等。一般發生在45~52歲之間,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緻。
月經紊亂對生育的影響
月經紊亂會不會影響生育,月經紊亂可分為兩類,一為無排卵型月經失調;另一為有排卵型月經失調。 無排卵型月經失調因不排卵,故必然不育,有排卵型月經失調雖然有排卵但因黃體功能異常,故此可能不孕或易于孕早期流産,這兩類月經失調經治療後均可能恢複正常月經并懷孕。
月經紊亂的辨别
女性一旦出現月經不調,便預示着女性正常的生理過程也發生了故障。長期如此,輕者會加速容顔衰老,嚴重者将導緻婦科重症。
對于少女來說,痛經是正常的,但有些女性結婚後還有很嚴重的痛經,就可能患有婦女中比較多見的子宮内膜異位症。每次月經來時特别痛,出現這種情況不可硬撐着熬過去,因為痛經并非暗地裡咬牙忍受幾天那麼簡單。女性一旦出現月經不調,便預示着女性正常的生理過程也發生了故障。長期如此,輕者會加速容顔衰老,嚴重者将導緻婦科重症。可以說月經不調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個台階。近年來,發生在三十五歲左右年齡段的女性患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她們在此之前都曾長期出現過各種月經病症狀――經期綜合症。
月經是周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反應,怎樣才能知道月經量多了還是少了呢?專家介紹說,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過多。正常的應該是每次60毫升。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于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應及早去看醫生。
而月經周期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人少至20天,還有人多達36天,這期間都算正常。據有關調查統計,被調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來一次月經者大概隻占10%。隻要每次月經的間隔周期都是一樣的就正常。不規則的提前或延後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症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