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學院畢業生許某到一所中學任教後,他無論如何不願意上講台擔任教學工作。他還羞澀地向校長表示,自己一向害怕人多的場合,在校期間對教學實習就很害怕,所以願意到圖書館去管理圖書。經過反複動員勸說,許某勉強同意上課。可是上第一節課時,他看到幾十名學生後面還坐着教研室的教師和校長,他慌了神,半天說不出話。這節課的效果可想而知。經過了解,他在家和學校時就很孤僻,膽怯,不愛說話,不好社交,教學實習是勉強及格的。無奈之下,校長隻好安排他到校圖書館去工作。
這位年輕教師的行為具有分裂型人格的特點,所謂分裂型人格(有人将其稱為怯懦與自卑人格),具有這樣一些表現:内傾、孤僻、膽小、懦弱、自卑、害羞、沉默寡言、不愛交往、不關心别人對他的評價、缺乏知已、行為怪癖(但尚能使人理解)。他們盡管沒有喪失對現實的認知能力,但社會活動能力差,又缺乏進取心,常靜坐沉思,沉溺于幻想之中。自我中心傾向明顯,對人态度冷淡,怕見生人,不主動與人打招呼,也不願意介入别人的事,尤其回避那些競争性情境。幾乎沒有自信心,害怕在别人面前講話做事,往往話到嘴邊就猶豫起來,吞吞吐吐,渾身緊張,手足無措;做作業、寫文章或幹别的事都不願意讓别人看見,害怕被人恥笑。由于疏遠别人,也使自己在群體中感到日益孤立,越來越難堪。有分裂型人格的人很難适應人多的場合和需要頻繁直接交往的工作如教學、宣傳鼓動、文藝、公共關系等,但尚可适應人少的工作如圖書館、實驗室、氣象觀測站、廣播電視轉播台、倉庫等。
分裂型人格常見于那些學習落後、工作成績小、在群體中地位低下的人身上,女性多于男性。有些人可能保持終生,其中部分人的分裂型人格可能成為精神分裂症的病态人格基礎,以至發展成為精神分裂症。但分裂型人格還不是真正的精神病,它不伴随出現病理性幻覺、妄想、情感淡漠、思維與行為紊亂等精神分裂症的特殊症狀。
導緻分裂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是個體不能适應環境。有分裂型人格的人在青少年時期一般都有較強的自尊心和進取心,但由于各種原因使他們經常遭受挫折、失敗、屈辱或落後,尊重需要長期得不到滿足,因而自卑、怯懦、膽小等特點逐漸發展、強化和鞏固下來,成為他身上穩定的人格特征。例如,好高鹜遠,能力不足,或缺乏合作經驗,因而遭受挫折;缺乏機會,與他人合作不好,人際關系不融洽,因而很少獲得成功;經常受到家長過分苛責和打罵、教師或上級過分嚴厲的批評指責、他人當衆羞辱,等等,都會嚴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受環境壓抑或社會觀念影響(如“女不如男聰明”、遺傳決定論、宿命論等),承認自己天資不如人,或時運不濟并以此來解釋自己的處境,聊以自慰。其結果必然助長自卑心理;性格内向,不好交往,使他們不了解周圍的人,别人也不了解他,難以得到他人同情、諒解和幫助。于是自卑、怯懦、膽小和内向等人格特征更加強化鞏固。
分裂型人格常從童年期形成起就維持一生,很少改變,而且各種表現比較穩定,不易發生衰退。迄今無特殊藥物治療這種病态人格。不過有分裂型人格的智力尚屬良好,有的人還能獲得傑出成就,中外一些藝術家、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也屬分裂型人格。因此,有這種人格症狀的人不要自卑,要勇于承認自己的人格缺陷,注意多與他人接觸,不要老是擔心會被人恥笑或誤解;要盡量輕松愉快地與人談話、交往,在與人交往中跟他人相互了解,争取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幫助,用友誼來取代孤獨。别人由于你給予他的幫助而稱贊你,這是有助于幫助你擺脫和克服自卑、怯懦,增強成功感和自信心的。此外,必須摒棄遺傳決定論、女不如男和宿命論的觀點,努力實踐奮鬥,以勤補拙。要相信“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句至理名言。隻要選準适合自己特長和條件的奮鬥方向,經過自己努力,一定能夠有所成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