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職場抗壓 試用期心理轉型很重要

職場抗壓 試用期心理轉型很重要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5 00:41:24

  目錄:

  第一章:順利度過試用期心理轉型很重要

  第二章:我們一定能戰勝抑郁症

  第三章:和我們的抑郁症親人在一起

  每年都有無數的大學生畢業投入找工作的大軍中。但是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不能夠擺正自己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如何才能讓自己在職場中如魚得水哦?

  順利度過試用期心理轉型很重要

  剛到新單位工作,大多數人都會發現,悠閑的校園生活被緊張的職場打拼所代替,在試用期裡,大學畢業生們要從心理上經曆一個從校園到社會的轉變。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同事和瓣的生活方式,如何盡決從心理上轉好型,工作上起好步,應該成為職場新人們首要考慮的問題。下面幾個案例或許會對職場新人成功跨過這道門檻提供一些有益的啟迪。

  角色沒有定好位

  小劉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剛畢業時,他就成功地應聘到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職位。試用期剛開始時,小劉很珍惜好不容易得來的機會,對工作也很有激情。

  但時間不長,小劉就發現,在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中,有幾個出工不出力的閑人和動嘴不動手的“侃爺”:小劉的工作稍稍做出一點成績,這些人就會用異樣的态度對待他,為此他感到很不平衡。小劉總覺得在這種複雜的環境中,自己的能力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出于“甯願死,不苟活”的情緒,小劉在那家公司沒幹到一個月就心灰意冷地離開了。親朋好友又幫他找了好幾個新的工作,但他卻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着“自炒鱿魚”的傻事。

  心理解析:新人入職,首先要從心理上适應環境,而不是企圖讓環境适應自己的心理。要清醒地認識到,社會和職業既沒有有些人期望的那麼美好,也不如另一些人想象的那麼壞,它複雜而真實,需要我們将片面的、絕對的、理性的、批判式的思維轉化為感性的同情式的理解認同,用堅強而溫和的眼光和胸懷去接納,而小劉的“固執己見,不适應環境”的心态,無疑會給自己的角色換位造成極大的心理障礙,以至于他到哪裡工作都感到不适應。如果小劉不有在這個問題上弄清楚,他的“自炒鱿魚”恐怕不會繼續延續下去。

  自傲不凡被辭退

  小黃學的是機電專業,大學畢業後,進入家鄉一家小型機械制造公司工作。作為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小黃被安排在技術部門做助理。特殊的待遇和同事的不斷誇獎,使小黃像坐上了熱氣球一樣,慢悠悠地飄了起來。看到同事們的學曆除了專科就是中專,最多是個自考本科,面對一幫“凡夫俗子”,在平時的工作交流過程中,小黃言語中也少不了流露出傲慢的味道。

  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在日常工作中,無論是與本部門的同事還是與其他部門的同事共事,小黃總是一副指點江山的态勢,等他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又不屑于向同事們團隊也需要個人。在表現自己能力的同時,也應該對别人适當尊重,保持謙虛的作風。倘若個人不善于協作,自認為在某一方面有着别人無法比似的特長,隻能招惹大家的讨厭,久而久之也會暴露自己的性格弱點。

  鋒芒太露走麥城

  小趙中文系畢業後,滿懷着對事業的憧憬,在人才交流大會上與一家中型日化企業簽訂了協議,到該企業的辦公室工作,試用期為半年?當時廠部給小趙和搭檔老李制定的具體任務有兩項:每月編發四期廠報并在市級以上新聞單位上稿兩篇:在經過短暫的熟悉情況後,初出茅廬的小趙發揮了在大學時辦校報的特長,很快進入了角色。下車間、跑市場、收集素材、制定選題,到新聞單位送稿、改稿,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小趙的精心策劃下,廠報的内容、風格煥然一新:更令小趙感到振奮不已的是,在對外宣傳方面,當月他一人就在市級新聞單位上稿三篇,第二個月實現了該廠在省報上零的突破。

  就在小趙為自己的工作有了一個好的開端而沾沾自喜的時候,他發現搭檔老李的臉色日益變得不好看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呢?開始,小趙還真的有些疑惑,後來小趙才了解到,在他之前,老李同另外一名同事每月按部就班,剛好完成廠部規定的任務.,可現在,小趙一個人—下子就破了宣傳工作的紀錄,叫人家如何能高興得起來?

  工作上的高起點介入,使小趙陷入到了隻能進不能退的尴尬境地。偶爾在工作上來個小高潮是有可能的。但想長期維持下去産又是很難完成,小趙心裡明白,這正是他鋒芒畢露,急于在事業上追求成功所帶來的後果。

  心理解析:作為職場新人,過早地“嶄露頭角”是危險的,至少會使自己陷入被動局面。因為,你将自己的定位定得很高,并且處處想顯示自己的才幹和見識,這樣無形中就對身邊的同事構成了一種威脅和壓力。因為這種壓力和關注,當你一旦有所閃失時,他們的反應會更加強烈。

  所以,倘若你還沒有厚積薄發的底蘊,為了自己天來的事業,還請悠着點。這也正應了一句老話:“好話不可說盡,力氣不可用盡,才華不可露盡。”因此,初入職場,内心裡不要放棄那份積極與熱情,但在表面上卻要更加冷靜,多一點内斂。工作上循序漸進,以免面面俱到但又一事無成,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這樣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小貼士

  職場心理成功轉型有五招

  第一招,要了解企業文化,公司的氛圍,多思考,注意向老員工學習,結合自身的特點做好工作。

  第二招,要計劃好自己在試用期裡的努力方向,不要感性地看待企業裡的領導和同事,更不要以“專業不對口”鬧情緒,對工作心猿意馬。

  第三招,要以平和之心,主動搞好新老同事之間的關系,這樣有利于增強獲取新知識的信心,又能獲得好人緣。

  第四招,在工作中積極主動,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勤快”。新員工不怕不懂,就怕沒有工作積極性,要手勤、腳勤、眼勤、做事有始有終。

  第五招,要正确面對失敗和挫折。新手初到工作崗位,難免出現差錯,下次盡量避免,同時要不斷鼓勵自己,保持工作熱情。

  我們一定能戰勝抑郁症

  抑郁症是當前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之一。輕、中度抑郁症病人的社會适應能力逐漸減退,重症抑郁症甚至會高度緻殘,喪失勞動力,給病從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抑郁症的症狀表現多樣,包括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活動減少、興趣減退等心理行為症狀,睡眠障礙、疼痛、心悸、胸悶、胃腸不适及性功能障礙等軀體症狀,以及便秘、食欲下降及體重減輕等表現。其中,睡眠障礙是最為普遍、也是最容易被病人和家屬忽視的症狀。

  在一般人眼中,睡眠不好與抑郁症似乎毫無關系,大部分人往往隻是簡單選擇服用安眠藥來改善睡眠。其實!單一使用安眠藥猶如揚湯止沸,長此以往不但睡眠狀況得不到根本改善,病人的抑郁症也會因為缺乏對症治療而越來越嚴重,甚至産生藥物依賴或成瘾。

  抑郁症,就像是壓在心頭的大石頭,如果默默承受隻會越壓越沉。當出現上述症狀時,應考慮抑郁症的可能,及早就醫,并合理使用抗抑郁藥、心理治療等手段,給予規範性治療。再加上社會、親人的理解和幫助,大多數病人是可以早日獲得康複的。

  治療原則

  抑郁症的治療目标是提高治愈率與康複狀态,最大限度地減少病殘率和自殺率,恢複病人的社會功能。由于抑郁症是高複發性疾病,因此至少需要治療6-9個月,目前提倡全程治療。抑郁症的全程治療分為急性期治療、恢複期(鞏固期)治療和維持期治療。

  抗抑郁藥是當前治療各種抑郁症的主要藥物,能有效緩解抑郁心境以及伴随的焦慮、緊張和軀體症狀,有效率約為60%-80%。

  根據國内外經驗,急性期推薦使用新型抗抑郁藥。新型抗抑郁藥種類較多,包括選擇性5-羟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帕羅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蘭,選擇性5一羟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阻滞劑,如文拉法辛、度羅西汀,去甲腎上腺素能和特異性5-羟色胺能再攝取抑制劑,如米氮平、貫葉連翹類植物提取物等。

  此外,抗精神病藥幂E其他藥物也可用于特殊類型的抑郁症病人。

  同時,在整個藥物治療的過程中,要始終注意貫徹治療的“個體化”原則。治療應努力取得病人及家屬的配合,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心理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治療是抑郁症的有效治療措施之一。心理治療能夠減輕和緩解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抑郁症狀,改善病人對服藥的依從性,矯正與抑郁有關的各種不良的後果,如婚姻不和睦、自卑絕望、退縮回避等,最大限度地使病人達到心理社會功能恢複和職業功能康複。在用藥的同時配合心理治療,還可以預防抑郁症的複發。

  對抑郁症的心理治療,大緻包括以下内容:

  ●認知治療,目的在于糾正病人錯誤的觀念、想法,建立靈活和積極的思考方式,并練習新的應對挫折的方式。

  ●人際關系治療,目的在于解決個别病人的人際關系問題,這種問題可能會加速抑郁症狀的發展,延長持續時間。

  ●行為治療,主要是給予病人積極的支持和反複訓練,使他們通過學習重新适應環境。

  ●心理分析治療,目的在于調整病人的人格結構,增強人際信任與合作。

  ●家庭治療,目的在于幫助病人減少悲觀情緒,妥善應對婚姻、戀愛、家庭等事件引發的不良情緒,降低疾病的複發機會。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治療最好貫穿整個治療過程,目的在于減少不必要的生活刺激,使病人消除顧慮和恐懼,主動配合治療。但是,單一、盲目地采用心理治療并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必須規範使用藥物、心理、社會整體幹預手段,才能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其他治療手段

  新興的生物反饋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等方法,可以增強抗抑郁藥的療效。另外,倘若抗抑郁藥治療無效或有禁忌證時,改良電痙攣治療可作為重要的手段。

  緩解後不能馬上停藥

  在與病人和家屬交談時,醫生還要特别注意講清楚一件事:抑郁症的發生、發展與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生化、生理異常有關,其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藥物治療在開始的2-4周,一般沒有顯着的療效,這與疾病本身和藥物作用機制的特殊性有關。此時,千萬不能改換治療,因為療效将在之後逐漸顯現。

  抑郁症的治療目标是全面康複,而不是症狀部分緩解後就停止治療。病人在臨床症狀完全消失後,仍然要繼續服藥一定時間,具體情況要根據醫生的指導。

  同時,醫生還要建議病人多多參加健身、文娛活動,多交朋友,盡量使生活豐富多樣,這些可以對防止複發起積極的作用。隻要大家都抱定社會不抛棄、自己不放棄的原則,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抑郁症!

  和我們的抑郁症親人在一起

  抑郁症患者往往工作和生活能力降低,他們不但要付出嚴重的感情和社會代價,也背負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郁症已三成為世界第四大疾患,預計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為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當我們的親人患上抑郁症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家人和朋友的關愛與支持,我認為,這比任何藥物都更為重要。抑郁症患者能心靈之花已經枯萎,在陪伴我們的抑郁症親人時,我們需要多學學談“情”說“愛”,用愛的力量去澆灌患者的心靈花園,讓它重獲生機。家庭是愛的源泉,更是抑郁症治療的重要基石。

  在抑郁症治療的過程中,家庭每個成員都有義務參與至到治療中,而受益的也将是整個家庭。具體來說,家庭成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抑郁症患者。

  培養正确的态度,鼓勵患者堅持就醫

  在上一期中,我們已經講到了“允許”的态度。這是接納我們的抑郁症親人在家庭中獲得痊愈的前提。在和我們的患者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還需要學會共情的态度和“溫柔的堅持”的态度。

  ●“共情”可以這樣表達

  所謂共情,我們可以理解為善解人意,就是能夠理解對方的内心感受,特别是不好的感受。例如,妻子因為和領導鬧别扭,回家後氣哼哼地一屁股坐在沙發上生悶氣,這個時候,如果又夫很關心地過來摟住妻子問:“怎麼啦?我看你很不開心。”這就是共情的态度。如果丈夫走過來說教妻子,‘人家是領導,你跟人家吵架能吵得過人家嗎”?這就是講道理,而不是共情的态度。我們更願意聽到哪種表達呢?共情,不是和道理在一起,而是和家人的内心感受在一起。被共情的家人會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支持,負面的情緒也就不那麼強烈了。很多?抑郁症患老正是因為在常年的生活中缺乏這和被共情的體驗,負性情緒無法得至!釋放,長期積存導緻抑郁。當我們的家人罹患抑郁症時,我們要學會這種态度,來幫助患者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減少他們的情感負累。

  ●告訴你什麼是“溫柔的堅持”

  溫柔的堅持态度是說我們要以很關心、很溫柔的方式,以詢問和商量的語氣但卻是肯定和堅持約态度來和患者交流。當我們發現家人、朋友出現前文所說的抑郁症狀,既不要否認它的存在,也不要盲目作診斷!而應規勸并陪伴他雲專科醫院就診,讓醫生來作出科學的診斷。抑郁症的特點決定了患者不願主動就醫,而且也難以自己作決定,什麼都是被動的,慢動作的。這時,家人要充分理解患者:既不能着急逼迫患者就醫,也不能簡單問問就不管了。例如我們可以這樣說:“我看你最近心情有些不好,我很擔心你的心情,我陪你去醫院看看吧!”不要小看這短短的一句話,裡面卻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我看你最近心情不好”是共情,表達了我們對患者的理解;“我很擔心你的心情”是在表達我們對患者的關心,有些患看在疾病最嚴重時沒有選擇自殺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因為不願辜負親人,可見親人的關懷、對于抑郁症患者是多麼重要的支持:最後一句所運用的就是“溫柔的堅持”的态度,不要說“你去醫院看看吧”,因為這句話暗含的意志是你的抑郁症和我們無關。也不要用“嗎”,因為這是商量的語氣而非堅持的語氣,如果患者回答“我不用去”,那你怎麼說呢?當然,即便如此,患者也常常會在一開始說“不用,我沒事”,這時我們不要強求,仍是堅持和患者談心,增加對他生活上的關心和照顧,并且反複用這樣的态度鼓勵他去就醫。其實,有不少患者就是在家人的堅持下才來就醫的。

  為患者分擔治療責任,積極參與到治療過程中

  在抑郁症治療過程中,我要求患者的家屬用“我們”、“我陪你”或“我和你一起”等來表達,盡量少說“你”,這會讓患者感到治療責任都放到他一個人身上,讓他感到難以承受而選擇拒絕。

  對抑郁症家庭的心理研究發現,抑郁症往往不是一個人的疾病,而是整個家庭關系都存在問題,有可能是家庭成員不善于情感溝通,缺乏愛的能力,無法共同解決家庭所面臨的問題,最終家庭的壓力集中到一個内心相對脆弱的家庭成員身上,從而導緻疾病。例如,丈夫在外掙錢,醫為工作壓力大而心煩,國家批評待業在家的妻子不務正業,妻子感到委屈,轉而批評孩子學習不好。大家看這樣的家庭,每個人都是講道理,而不是談感情,也無法共同面對收入低這個家庭問題,久而久之,就會讓家庭壓力在孩子身上越聚越多。最終,孩子因為抑郁症被送到醫院治療。但是,如吳家庭不能調整這種有問題的溝通方式,孩子的抑郁症也很難被治好。

  家庭要參與到整個治療過程中,讓患者感到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首先,家人需要鼓勵患者堅持藥物和心理治療。抗抑郁劑的藥物治療必須堅持至兩個月才會看到明顯的效果,心理治療至少需要幾次或十幾次面談方能達到效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都不是讓患者“越治越舒服”那麼簡單,有時在治療過程中,甚至會讓患者産生更為痛苦的感覺,而這恰恰是治療的關鍵點。所以,鼓勵患看在沒有看到療效前仍然堅持治療就是家人的主要責任。

  ●其次,每個家人還需要以此為契機,反思自己家庭的溝通問題,調整家庭關系,參加婚戀情感培訓和家庭心理治療。當家庭成員和患者一同參與到治療中,受益的也不僅僅是患者—人而是整個家庭。

  鼓勵患者不要停下生命的腳步

  多數抑郁症患者并沒有完全喪失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恰恰是抑郁症思考恢複正常生活的重要基礎。所以,有的家人把患者看做重病号,什麼都不讓他做,這是不好的。我們主張,患者能做什麼事情,想做什麼事情,就鼓勵他去做。即便患者已經不再工作了,我們也建議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并且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在這個過程中,患者肯定會感到力不從心,這時,家人不要在乎他做的質量,而是鼓勵他堅持做下去,隻要做了就好。一位大學生因為考研失利而患了抑郁症,他}仍然韭常希望繼續學業?我在為他治療的同時,建議他選擇自己喜歡的在職研究生學習,不求考試成績和是會通過,隻要堅持學下去就行。他的家人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給他鼓勵,最終,他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了全部課程,而抑郁症乜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漸漸好了。

  抑郁症患者非常容易想到自殺,這也需要我們的家庭共同關注和防範。

  ●一方面,我們不要害怕患看談生命、談死亡,有的家人忌諱患者談死,一旦患者說到自己感覺活着沒意志,家人就會阻止患者說下去,這其實是阻斷了患者表達感受、疏導情緒的途徑。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經常關注患者的感受,多和患者談心,給他鼓勁,這既能讓患者感到被支持而鼓勵活下去的信心,我們也能時時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态,防範患者的自殺風險,如果自殺風險己經非常高,例如已經開始準備自殺或者已有自殺行為,則需要立即送醫院治療。一位患抑郁症的兒子在疾病治愈後對自己媽媽說:“其實,當時我真的想到過死,而讓我最終鼓起活下雲的勇氣的,就是那段時間您每晚把我摟在懷裡感覺,感謝您的陪伴!”

  家庭是我們愛的港灣,幫助抑郁症患者,家庭的愛是最重要的力量。“時時在關注、經常在共情、偶爾在治療!”從這個過程中不難看出,治療隻是幫助抑郁症患者療一部分工作,而更重要的是來自親人的飽含愛的關心和支持。醫生正是用這樣的方法治愈每一個患者,隻要我們願意和抑郁症的親人們在一起,我們也能!

  結語:職場上的學問的确是一門大學問,不管如何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切忌手高眼低。(文章原載于《心理與健康》,刊号:2012.05,作者:藍海,李清偉,武雅學,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