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春季養生 教你春分時節如何養生

春季養生 教你春分時節如何養生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2-05 00:58:20

  春分時節快要來臨,俗話說的好“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春分不僅是植樹造林的極好時機,也是人們養生的最好時機。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春分時節如何養生的文章,一起來看看。

  春分氣候特點及養生總原則

  春分節氣的氣候及物候特點

  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是春季6個節氣中的第4個。在每年的陽曆3月21日前後,太陽黃經0°,鬥指卯位(正東方向)。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所謂"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老百姓說"春分春分,晝夜平分"就是這個道理。

  春分時期,我國南北氣溫都升到零℃以上,萬物進入春生階段,正是"春飛桃杏開,蝶舞蜜蜂來",農村開始忙碌,小麥已進入返青階段。

  春分的病候及養生

  易五更晨瀉

  第一,春分本來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之體,陽弱不能與陰平衡,于是陽虛的本質更易顯露出來,所以常發生五更瀉又叫雞鳴瀉,特點是餐洩,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洩。

  第二,舌苔白,脈沉而弱,怕冷,腰以下發涼者可吃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腎氣丸,以溫中扶陽。平時可常用幹姜炖湯或吃幹姜炖雞湯。

  易腹痛腹瀉

  第一,因春天風大,中醫認為風木克脾土,平素脾虛舌苔白好拉肚子的,更易出現腹痛腹瀉,其特點是腹痛明顯。

  第二,養生的辦法是大風天,少到戶外受風,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理中丸。

  第三,春分前後,要防止受涼。

  第四,做菜多用幹姜,因為幹姜能溫中。

  易感冒、流涕

  春分時期風多、風大,易感冒流涕,養生要多到戶外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

  以五行理念将人的體質分成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人,是中醫的傳統理論。池曉玲指出,各種體質的人對季節的耐受性不同,因此調養前應找準自己屬于哪種體質。絕對典型的五行人比較少,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原理,大多數人可能兼具兩個臨近的五行體質特點。來看看各種體質的人的不同春分養生之道。

  木形人:疏肝健脾 和調陰陽

  體質特點:膚色蒼色,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體小弱,手足靈活。

  精神:應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切忌抑郁惱怒,多參與戶外活動。

  運動:在運動上,木形人可多參與太極拳等以煉氣為主的運動,有助于身體的陰陽平衡。

  火形人:平心定志 益腎養肝

  體質特點:皮膚赤色,脊背肌肉寬厚,臉形瘦尖,頭小,肩背髀腹勻稱,手足小,步履穩重,性情急。

  精神:此時易出現心情煩躁,容易引發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火形人宜平心定志,保持樂觀随和的心态,切忌急躁,以益腎養肝。

  運動:不宜"春捂",建議多做春遊、踏青等戶外活動,太極拳、八段錦,并可用下棋、釣魚等調節情緒。

  土形人:腸胃易不适 喝點黑豆鲫魚湯

  體質特點:皮膚黃色,面圓,頭大、肩背豐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壯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全身上下都很勻稱,步履穩重。

  精神調養:土形人容易因髒腑内裡陽氣不足而外感濕邪,出現腹脹、惡心、腹瀉等不适症狀。宜心平氣和,保持樂觀暢達的情緒,避免肝郁克脾。

  運動:多進行戶外運動,可選擇慢跑、球類如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以不疲倦為度。

  金形人:易哮喘咳嗽 要做好"春捂"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瘦小,但肩背較寬,方形臉,鼻直口闊,四肢清瘦,動作敏捷,膚色較白。

  精神調養:春分節氣,天氣變化仍然較大,此時金形人容易感受外邪出現哮喘、過敏、咳嗽等肺系疾病。宜保持甯靜的心态,安養神氣,避免憂愁抑郁,以利肝氣調和,氣血和暢。

  運動:注意保暖,做好"春捂",最好能有微汗出可加大運動量,可選擇動态運動,如慢跑、羽毛球、足球等。

  飲食:宜多進食具有健脾益肺,益腎養肝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百合、淮山、沙參、白果等。

  水形人:易口苦 進補宜健脾益腎

  體質特點:體型比較胖,偏矮,頭較大,腮部較寬,腹部較大,膚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發密而黑,怕寒喜暖。

  精神調養:降水也較多,水形人此時容易出現濕困中焦的表現,如惡心、口苦、胃脘脹悶等症狀。宜安定心神,順應春季節氣陰陽平和的自然規律。

  運動:注意保暖,做好"春捂",避免外邪侵襲。可加大運動量,可選擇動靜結合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或選擇慢跑、球類動态運動等。

  結語:春分是春季養生的重要的節氣,很多時候,我們注重養生卻錯過了最好的春分時節。今天小編建議大家養生之道不能随便,我們要找準時機,找對方法,才是正确的養生方法,上面教給你的,都學會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