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冬天了,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再過沒多久就迎來了小雪節氣,這時候你就能夠真正的感覺到冷了,這時候有些人為了保暖就不出門了,或者以上班回家就開空調,那麼這樣對不對呢?小雪養生有哪些誤區需要我們遠離的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吧。
小雪養生請遠離誤區
俗話說的好:“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到了小雪節氣,就感到到一年快要結束了,小雪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急切切,這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冷空氣不斷的侵入,小雪的到來也說明我們真的要做好禦寒保暖工作了。
此時,很多市民開始使用空調、電熱毯等取暖用品,但也存在誤區多多的現象。養生專家建議,應從起居生活、睡眠作息和飲食調理等全方面加以調整,确保安然過冬。
居室:開空調時注意保濕通風
天氣越來越冷,不少家庭開始啟用空調,但冬天室内外溫差較大,使用空調時要注意謹防 “空調病”。不少人喜歡将空調溫度設得很高,對此,呼吸科專家分析說,一般來說,冬天室内溫度應保持在25℃左右,室内外溫差不宜過大。外出時,一定要注意增加衣物,謹防感冒。
冬天我們再次用空調之前,要經常洗洗過濾網,因為過濾網非常容易堆積灰塵,更是黴菌等滋生喜歡待得地方,如果我們不能夠及時的做好清洗的話,就會造成成微生物、顆粒滿天飛等情況。
嚴重者還會引起皮膚過敏,甚至通過空氣傳播,侵犯人體皮膚、呼吸系統等。為此,冬天使用暖風空調前,應先對空調過濾網進行消毒。使用過程中,最好每隔一個月消毒一次。冬天氣候本就幹燥,再加上長時間吹空調,皮膚很容易幹燥。在開空調時,可在室内放一盆水或加濕器,保持空氣濕潤。同時,注意每隔一段時間開窗通風,使室外濕潤冷空氣與室内暖空氣對流交換,不僅保持屋内濕度,還可将室内渾濁空氣排出,益于健康。
睡眠:蒙頭睡覺、整夜電熱毯不可取
冬季晝短夜長,睡眠時間相應增多。合理調節睡眠,利于身心情志調養。但如何保證良好睡眠?睡覺時“頭涼腳暖”、“蒙頭睡覺”或“以衣代被”等,都可能影響到睡眠質量。
天氣寒冷,不少人睡覺時喜歡将頭埋入被窩。但被窩内不僅氧氣不足,還充滿各種代謝氣體,可能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供應,醒來後人會感到頭暈、胸悶、乏力、精神不振,甚至還可能誘發做夢……還有些人喜歡穿着襪子和厚厚的衣服睡覺,其實人在睡眠狀态下,毛孔要保持呼吸透氣,代謝氣體才更易排出。如果穿着過多的衣服睡覺,則會影響血液循環和呼吸功能的發揮。此外,衣被過多,溫度太高,衣服還易汗濕,引發感冒。
還有的人為了能夠暖和一定,就用上了電熱毯,不過,一般人最好不要整夜都開着電熱毯睡覺,因為被窩裡面的溫度會不斷的升高,這樣的話人就會感覺到口渴,甚至還會上火的。我們最好都在睡覺之前,開一會兒電熱毯,等到給被子加熱一段時間之後就關掉,隻要感到睡覺的時候不是非常冷就好了。
飲食:适當吃點陽性、黑色食物驅寒
進入冬天,許多人畏寒,于是就吃很多羊肉等熱性食物來驅寒。華東醫院中醫科主任潘永福提醒說,怕冷可能是陽虛體質,也有可能是内火不能疏散到體表,兩者應該區别對待。對于陽虛體質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保持體内陽氣充足,促進身體暖和;但對于内火旺盛而不能散發的人,則要減少攝入熱性食物,比如:可以多吃一些白蘿蔔、香菇等涼性食物,促進血液循環,讓體内火氣能傳送至體表,這樣也就不再畏冷了。
但總體來說,冬天陰郁寒冷,适宜多吃一些補腎又溫補的食材。潘主任建議說,除了核桃、牛羊肉等之外,一些黑色食物也是很好的選擇,比如:黑木耳、黑芝麻、黑米、黑大豆等,這樣都是能夠迅速幫助恢複身體熱量的食物。
黑色食療方
黑芝麻紅棗粥
材料:粳米150克、黑芝麻 20克、棗(幹)25克、白砂糖30克。
做法:黑芝麻下入鍋中,用小火炒香,研成粉末,備用;粳米淘洗幹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幹水分;紅棗洗淨去核;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和紅棗,先用旺火燒沸,然後改用小火熬煮,待米粥爛熟,調入黑芝麻和白糖,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黑芝麻紅棗粥是小雪節氣比較适合的養生食療粥。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髒的作用,适合眩暈、須發早白、脫發、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等。
黑米鮮藕粥
材料:鮮藕200克、黑米100克、紅糖适量。
做法:将藕洗淨,去皮後切成丁備用。黑米淘洗幹淨,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左右。砂鍋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藕丁、黑米和紅糖煮至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經常食用此粥,可強身健體,産婦、老年體虛者可經常食用。
黑豆羊肉炖當歸
材料:羊肉(瘦)1000克、黑豆100克、當歸10克、桂圓10克。
做法:先将黑豆洗淨用兩杯清水煮軟,同時另一個鍋煮已切薄片的羊肉,同樣用清水三杯。将黑豆和羊肉倒入炖盅内,加入當歸,同時加入切碎的桂圓肉,隔水炖上三小時即可。
功效:補血養顔暖身心,是一款非常适合“小雪”前後食用的黑豆食療方。
荸荠冰糖飲
材料:荸荠150克、甘蔗150克、冰糖30克。
做法:削去荸荠和甘蔗的外皮并洗淨,入鍋加入适量水和冰糖,煮至荸荠和甘蔗熟透即可。
功效:荸荠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很适合初冬食用,有清瀉内火的功效。
小雪時節生活習俗
腌臘肉
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幹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人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糍粑的習俗。
既然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禦冬”的習俗,那麼,在這個小雪時節,就用臘肉和最常見的雪菜來做一道雪菜臘肉,蓄以過冬吧。
去市場買臘肉的時候,正好看到青綠綠的剝好了的蠶豆很招人愛,就順手也買了一些。加入雪菜裡一起炒,既有雪菜的鹹,鮮,香,又帶有蠶豆酥,綿的口感,還伴着 蠶豆的清香,鹹鮮适口,滋味令人難忘。這一盤碧綠生青還透着紅潤的臘肉雪菜蠶豆,可以用勺子盛到飯上,拌飯吃。也可以剩下一些做雪菜蠶豆炒飯,當然,最惹 我愛的還是當鹹菜,佐一碗熱騰騰的白粥。
小雪易患疾病
天氣陰冷晦暗容易抑郁
小雪節氣的前後,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當日照時間減少,松果體“光照不足”,從而褪黑素分泌較多,引起了抑郁症患者腦内5-羟色胺的缺少,易患“季節轉換症”,引發抑郁症。症狀是情緒低落,倦怠乏力、失眠,繼而煩躁、悲觀、厭世等。
這些事得做:“為避免冬季給抑郁症的人帶來的不利因素,應該變被動為主動,調節自己的心态,保持樂觀,節喜制怒。”除了參加心理輔導,采用一定的抗抑郁藥物治療外,光療可以作為輔助療法。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以保持腦内5-羟色胺的穩定,陽光不僅能“曬幹”抑郁,還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
膳食養生:全麥面包、粗面粉制品、谷物、酵母、動物肝髒及水果等富含有B族維生素的食物,對改善不良情緒及抑郁症也大有裨益。吃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蘇打餅幹改善心情,雖然效果慢一點,但更合乎健康原則,還有助于禦寒;香蕉中含有能夠幫助人腦産生5-羟色胺的物質,這種物質類似化學“信使”,能将信号傳送到大腦的神經末梢,促使人的心情變得安甯、快樂。
越冷越愛吃火鍋容易内火旺
這個節氣裡,人們穿得嚴實起來,在室内取暖,體内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加之維生素缺乏,大家喜愛吃火鍋,就容易生“内火”,出現口腔潰瘍、粉刺痤瘡、口鼻幹燥、牙龈腫痛、出血、大便秘結等症狀。
這些事别做:在冬季,不要在空調房内,穿着厚重的衣物做激烈的運動。盡量少飲酒、少吃辛辣的料理食物,這會造成過多的流汗,迫使陽氣經由皮膚發散出體外,導緻腎氣逐漸衰弱。另外,在冬季,盡量别吃冰冷的食物、喝清涼的飲料,這将導緻身體内外皆遭受虛冷之攻擊。
膳食養生:白菜豆腐湯、菠菜豆腐湯、羊肉白蘿蔔湯等既暖和又能滋補津液,而且,白蘿蔔能清火降氣、消食。
結語:雖然小雪還沒有到呢,但是我們大家先要做好準備哦,以防到時候忙手忙腳的,以上就是小雪節氣中很多人會犯的誤區,小編希望大家能夠為了健康着想,盡快原來出來。同時,小雪節氣我們還要預防抑郁症的出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