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1 05:02:16

這兩天電影《我的姐姐》熱映,4天4億票房,被稱為春節檔後最值得看的一部電影。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1

很多網友全程哭着看完,哭濕了一包又一包紙巾。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2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3

我也去看了這部電影,看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講述了女孩安然的父母,在她讀大學時生下了弟弟,卻在女兒畢業後不久,突遭車禍撒手人寰。

是繼續準備考研,還是撫養這個壓根沒見過幾次的親弟弟?

這個難題,影片沒有給出最終答案。

但張子楓飾演的姐姐,解決這個難題的過程,卻戳痛了無數父母。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4

好多人看完之後說:

“這就是我不想要二胎的原因,不想讓自己的女兒當姐姐!”

“真的,如果一胎是女兒,千萬千萬不要生二胎……”

“啊,保佑我第一胎千萬不要是女兒啊……”

因為,我們實在是太清楚,當姐姐,意味着什麼。

01姐姐,意味着長姐如母

操辦完父母的喪事,親戚們聚在一起讨論弟弟安子恒的撫養問題。

所有人都把這個擔子甩給了姐姐安然:

“你可是他親姐姐啊!”

“你爸媽供你這麼大,你對得起你爸媽嗎?”

“長姐如母,你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把你弟弟好好養大。”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5

“長姐如母”,四個簡單卻沉重的字,重重壓在了剛剛大學畢業、不過20出頭的安然身上。

哪怕弟弟是在她上了大學離開家之後,父母才要的,她壓根就沒見過幾面;

哪怕她上大學的學費、生活費都是自己掙的,父母把所有的錢和愛,都給了年幼的弟弟;

哪怕房子明明已經過戶到她的名下,父母還是千催萬催地讓她交出來,過戶給弟弟。

“長姐如母”,意味着就像爸爸說的“家裡的一切都是弟弟的”;

意味着她要像媽媽一樣無私地愛弟弟、讓弟弟、照顧弟弟。

親戚們勸她撫養弟弟,因為“别看他現在小,以後就可以幫你了嘛。

但實際上,相互扶持最後往往變成了單方面幫助。

“長姐如母”,不僅意味着像媽媽一樣無私付出,還意味着要像媽媽一樣,不求回報。

就像電影中安然的姑媽,年輕的時候明明考上了西師大俄語系,卻因為家裡供不起,要把唯一的讀書機會讓給考上中專的安然爸爸。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6

決定和姐妹一起去莫斯科做生意,卻在剛到紅場的時候被奶奶一個電話叫回,隻因要給剛生下女兒的弟弟帶孩子。

一帶就是好幾年,這一生,再也沒有走出去過。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特别讓我感觸。

姑媽和安然一起吃西瓜,無意識地把中間最甜的部分挖給安然吃,一個人吃西瓜邊角料。

可以看出,這已經是她下意識的習慣了。

沒有人要求她這樣做,但她背着“長姐如母”的使命,已經過了太久太久。

久到她已經自我說服:“我是姐姐,從生下來那天就是,一直都是。”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7

久到她一邊照顧生病的丈夫,一邊拉扯兩個不成器的孩子,一邊還想着如果不是自己忙不過來,一定要給弟弟的兒子帶好。

可把自己活成“如母長姐”的姑媽,并沒有得到應得的回報。

自己的親女兒罵她:“活該你命苦,你不苦誰苦?”

自己的侄女告訴她:“你是個好人,但好心辦了壞事。”

心酸,心疼,心生無奈。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8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像安然姑媽這樣的“如母長姐”了:

母親就是一個姐姐,小時候被要求要有姐姐樣子,照顧弟弟妹妹。這次回老家,被稱贊人好,會照顧人。我聽得很心疼……

她哪裡是會照顧人,無非是被忽略得多了,又不想被無視,才靠照顧人刷存在感和認同罷了……

有網友心疼:

好像幾乎每個人的親戚裡都能找到這樣一個姐姐,年紀輕輕就不讀書出去打工,打工賺的錢全部拿給爹媽,讓爹媽拿去供弟弟妹妹。

而且最諷刺的是,爹媽重男輕女根本不喜歡她,但她卻是最孝順的那個。

所有老一輩的親戚提起她來都得誇幾句,但是這種誇獎又有什麼用呢?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9

我的一個遠房姨媽,也是這樣一個背着“長姐如母”沉重枷鎖的姐姐。

工作後把所有工資都交給爸媽,因為哥哥很多地方要用錢。

再過了幾年,哥哥生了孩子,她便辭職,回去幫襯着帶孩子。

再後來,哥哥家境不好,她也是能幫就幫,哪怕自己家也已經夠拮據了。

别人問她委屈不委屈的時候,她總會說:

“你舅要是過得不好,會被人看笑話的,你外公外婆咋辦。

她們,背着“姐姐”這個身份,可能用盡大半生也不敢讓自己相信:

“套娃并不是非要裝進同一個套子裡的”,姐姐也并不是非要事事都緊着弟弟的。

她們,背着“姐姐”這個身份,也不是沒有過委屈:

為什麼你們都讓我圍着他轉,看我好欺負是不是?

為什麼明明不是我的錯,所有人都沖着我來?

總說你是當姐姐的,姐姐就不是人嗎?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10

但這些委屈,她們不敢想、不敢說出口、不敢讓人知道。

說了,也無濟于事。

02姐姐,意味着擁有不同的爸媽

電影中安然弟弟有一句話,讓我特别感觸。

他問姐姐,“我的爸爸和你的爸爸,好像不是一個爸爸。”

是啊,怎麼會是同一個爸爸呢?

弟弟吃爸爸做的紅燒肉,她隻吃過爸爸做的“筍子炒肉”,也就是打屁股。

弟弟和爸爸媽媽有各種合照,她翻遍了家裡的箱櫃抽屜,才在一個不起眼的鑰匙扣上,看到自己的照片。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11

為了生弟弟,爸爸媽媽讓她裝小兒麻痹,腿瘸,好去申請二胎資格。

為了獲得爸媽的認可,她從小到大努力讀書,獲得的獎狀貼了滿牆,可依然取代不了有個兒子的驕傲。

她哭着在爸媽的墳墓前說:

“我那麼努力地生活,就是希望有一天站在你們面前的時候,

你們可以說一句,我女兒還是很不錯的。”

可這一句,她一直沒有等到。

因為一旦有了弟弟,爸媽好像就忘了自己是他們的女兒,而是他們兒子的姐姐。

這樣的感受,太多女孩,再熟悉不過了。

很多網友留言:

自己的父母像《我的姐姐》裡演的一樣,走關系,開殘疾證明,換一個生二胎的資格;

或者爸爸媽媽東躲西藏,悄悄去外地生,過幾年弟弟大了才敢回來,自己被迫跟着爺爺奶奶;

或者自己的戶口被上在親戚家,過繼給親戚,好把戶口本騰出空來給弟弟。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12

等弟弟出生之後,委屈越來越多。

安然姑媽說她小時候有一次起夜,聽到媽媽和弟弟說:“你吃快點,别被你姐發現了。”

這樣的偏愛,時時刻刻出現在生活的日常。

姐姐睡覺的時候,弟弟看動畫片開多大聲音都沒人說;

弟弟睡覺的時候,全家都得輕手輕腳,不能大聲說話。

每當你對這種微妙的偏愛提出疑問:“爸媽,你們是不是更喜歡弟弟?”

他們卻總是巧妙地閃爍其詞:“哪有的事,你弟弟還小,沒你那麼懂事。”

可哪有的事,明明就是有呢;弟弟還小這句話,都已經聽了十幾年了呢。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13

姐姐永遠比弟弟大,弟弟永遠會擁有這份偏愛。

所以這就是我為什麼一直不敢要二胎的原因。

我害怕我自己平衡不好對孩子的愛,我害怕讓心愛的女兒受委屈,我害怕她會經受類似的不公。

錢鐘書曾對夫人楊绛說:

假如我們再生一個孩子,說不定比阿瑗好。

我們就要喜歡那個孩子了,那我們怎麼對得起阿瑗呢?”

害怕對不起,所以我不敢輕言要二胎。

我希望女兒有個兄弟姐妹,互相有個依靠,但我更怕這親情的牽絆,反而成為了掙不脫的枷鎖。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14

所以每次聽到有人勸生二胎的時候,我都想說:“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當一個女孩沒有選擇地成為姐姐時,可知最後買單的不是她的父母,而是她的整個人生。

03姐姐,意味着還弟弟一輩子的債

綁架女孩的第一聲,不是媽媽,而是姐姐。

電影中安然對姑媽說:“我要是養他,我這輩子就完了!”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15

很多人和安然有一樣的心聲:

從我還沒畢業,父母就開始說讓我養我弟,我一個還沒孩子的人為什麼要平添養孩子的責任?

從我一畢業,父母就開始說讓我準備弟弟結婚的錢,我一個還沒結婚的人,為什麼要先給他準備?

因為做了姐姐,就意味着要還弟弟一輩子的債?

小時候供他讀書,長大了操心他成家立業。

一點點蠶食掉女孩自己的心力、精力、時間、金錢。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16

還記得前段時間,被父母挾屍要價的杭州女孩洛洛嗎?

辛辛苦苦加班,賣命工作換來的血汗錢,全都供給了家裡。

死後父母弟弟沒有半點悲傷,隻想着用她的命來換兒子的首付!

她不是沒有掙紮過,曾在微博上多次宣洩:

“我承認原生家庭是我這輩子都掙脫不開的牢籠!”

“甯願花錢買斷親情,從此兩不相欠!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17

但最後,還是不得已選擇了最慘烈、最悲劇的方式,了結了自己,才了結了這段債。

《觀音山》的女導演李玉,曾在1996年拍過一部紀錄片《姐姐》。

紀錄片中,一對龍鳳胎即将出世,在剖腹産前的家庭會議上,大人們決定先拿出女孩,因為大家覺得姐姐照顧弟弟理所當然。

于是那個叫“蕊蕊”的女孩,出生就背負着一個姐姐的身份,以及一輩子都需要承擔的責任。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18

姐姐照顧弟弟的責任,無關大小,都得全包。

小到晚上10點,被爸媽要求去30公裡外的弟弟的學校,給他送一瓶樓下醫務室就可以買到的雲南白藥;

大到在沒有被通知的情況下,打工6年攢下的20萬被媽媽全部轉走,給弟弟買房子。

我突然之間理解了,為什麼當初我問我媽,“為什麼不給我生個弟弟妹妹?”

我媽說:“當年政策不允許呀,不僅罰款還要開除,我和你爸要是被開除了,你喝西北風長大啊?”

過了一會兒,我媽又說:“我也不想讓你當姐姐。”

“我不想讓你當姐姐”,這是一句我當時沒有聽懂的話。

但是現在我明白了,我媽不願我像她一樣,因為“姐姐”這個身份,還一生的債。

作為姐姐該不該教育妹妹(我的姐姐虐哭上億人)19

《被讨厭的勇氣》一書中有句話: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曆,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曆的意義。”

希望每位身為姐姐的孩子,都能像電影中的安然一樣:

勇敢頂着大家的讨厭,做出自己的決定和選擇。

也希望無論父母,還是大家所有人,終有一天能達成一個共識:

姐姐她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是一個女孩,最後才是“姐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