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女性備孕前要戒掉的壞習慣 避免影響到新生兒的健康

女性備孕前要戒掉的壞習慣 避免影響到新生兒的健康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12 08:45:30

  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在備孕期間,一定要注意調理身體,避免影響到孩子以後的健康。現在很多新生兒出生以後,身體各種毛病不斷,這與女人備孕前的疏忽也有一定的關系。對于廣大的備孕女性而言,在孕前一定要戒除一些不良習慣,比如喝酒、抽煙、吃腌制的食物等。下面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女性備孕前一定要戒掉這4個習慣

  1.戒酒

  較多的酒精能影響精子和卵子的質量,酒精中毒的卵細胞可與精子結合形成畸形胎兒。而如果爸爸長期大量飲酒會發生性功能障礙,也會使70%的精子發育不全或遊動能力差,不利于胎寶寶的發育。準備懷孕的妻子一般在孕前3-4周戒酒;丈夫計劃懷孕前2個月最好不要多喝酒,前一周内絕對别碰酒。

  2.戒煙

  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殺傷精子的作用,它會影響生殖細胞和胚胎的發育,造成胎寶寶畸形。無論你煙瘾有多大,為了寶寶還是戒掉吧。建議最好在計劃懷孕前3個月或半年改掉吸煙的不良嗜好。

  3.戒腌制食物

  腌制類食品雖然美味,但内含亞硝酸鹽、苯丙芘等,長期食用會導緻胚胎畸形,想要寶寶的夫妻在孕前就要盡量避免少吃一些臘腸、鹹肉、鹽腌鹹魚、鹹菜等食物。

  4.戒“污染”食物

  準備懷孕的夫妻在飲食方面應盡量選用新鮮天然食物,避免含食品添加劑、色素、香精、調味劑、防腐劑的食品。否則這些物質在體内蓄積會引起慢性中毒,嚴重的甚至導緻寶寶畸形。

  備孕日常保養方法

  1、神養: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免疫力産品,免疫力資訊),同時還能促進身體骨骼裡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

  2、睡養:保證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體力,并做到起居有時、娛樂有度、勞逸結合。準媽媽們要學會科學地生活,養成現代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煙限酒,不在月經期或産褥期等特殊生理階段同房等。

  3、動養: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遊泳、跳舞等,可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

  4、食養:女性日常應适當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髒、腎髒、血、魚、蝦、蛋類、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花生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5、藥養:貧血者應進補養血藥膳。可用黨參15克、紅棗15枚,煎湯代茶飲;也可用麥芽糖60克,紅棗20枚,加水适量煮熟食用;還可食用首烏20克,枸杞20克,粳米60克,紅棗15枚,紅糖适量煮成的仙人粥,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貧血嚴重者可加服硫酸亞鐵片等。

  備孕營養

  第一、保證熱能的充足供給。

  最好在每天供給正常成人需要的2200千卡的基礎上,再加上400千卡,以供給性生活的消耗,同時為受孕積蓄一部分能量,這樣才能使“精強卵壯”,為受孕和優生創造必要條件。

  第二、保證充足優質蛋白質的供給。

  男女雙方應每天在飲食中攝取優質蛋白質40~60g,保證受精卵的正常發育。

  第三、保證脂肪的供給。

  脂肪是機體熱能的主要來源,其所含必需脂肪酸是構成機體細胞組織不可缺少的物質,增加優質脂肪的攝入對懷孕有益。相關:懷孕前這些營養不可缺

  第四、充足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

  鈣質、鐵、鋅、銅等構成骨骼、制造血液、提高智力,維持體内代謝的平衡。最後是供給适量的維生素,能夠有助于精子、卵子及受精卵的發育與成長,但是過量的維生素,如脂溶性維生素也會對身體有害,所以建議男女雙方多從食物中攝取,慎重補充維生素制劑。

  備孕食療方

  1、好孕湯

  材料:銀花15克、紅棗十顆、當歸50克、黑豆一把、糖二兩、雞蛋3至5個。

  做法:首先當歸和金銀花用紗布包好後和其它幾樣食物藥材一起放鍋中像煮藥一樣熬煮,熬到最後湯汁夠一碗就可以了。

  服用方法:服用的時候把湯喝完,紅棗,黑豆,雞蛋這些也要全都吃完。女性月經來潮的第一天服用,一次月經周期隻吃一次就好。

  2、人參大棗烏雞湯

  材料:人參适量、烏雞1隻,大棗20枚。

  做法:把烏雞整隻洗幹淨去掉内髒,放入大棗和人參,加水2000ml煮湯。

  服用方法:一次煮3天的量,每日喝一碗。

  3、山楂紅糖飲

  材料:山楂50克,紅糖适量。

  做法:水煎代茶飲。

  主治:黃體功能不全,證屬血瘀脈阻者。

  4、山藥蓮子粥

  材料:山藥、蓮子各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煮粥食用。

  主治:适用于黃體功能不全,證屬脾腎陽虛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