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講到《離騷》中控訴了君王對他逐漸疏遠、君臣不能遇合的情緒,并且創下了把政治情緒以愛情作比的先河。
今天,我們接着來看屈原怎麼抒寫這種矛盾。
三衆皆競進以貪婪兮,
憑不厭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骛以追逐兮,
非餘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
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餘情其信姱kuā以練要兮,
長cháng顑kǎn颔hàn亦何傷。
掔lǎn木根以結茞兮,
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
索胡繩之纚纚lí。
謇qiān吾法夫前修兮,
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于今之人兮,
願依彭鹹之遺則。
這一章,作者寫出了君王對他誤解和疏遠的原因,那就是君王身邊衆小人對自己的嫉妒、排擠和讒言。
本章有兩個線索,一個是屈原的自況,寫自己的清高和質潔:他先諷刺衆小人争權奪利貪婪成性,勾心鬥角滿懷妒忌。但“衆人皆濁我獨清”,我追求的可不是權勢和财富。我擔心的是“美人遲暮”,人之将老但卻沒能樹立美名。我早上飲木蘭花的清露,晚上食秋菊的花瓣,好一個“香草美人”了。我願效法那前代的賢人啊,遵循投水的彭鹹留下的典範。
第二個線索就是小人們的嫉妒和排擠了,這也是我們最常見到的《離騷》中的節選:
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餘雖好修姱以鞿jī羁jī兮,
謇qiān朝zhāo谇cuì而夕替。
既替餘以蕙huì纕xiāng兮,
又申之以攬茞chǎi。
亦餘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衆女嫉餘之蛾眉兮,
謠诼zhuó謂餘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
偭miǎn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
競周容以為度。
忳tún郁邑餘佗chà傺chì兮,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甯溘kè死以流亡兮,
餘不忍為此态也。
鸷zhì鳥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yuán之能周兮,
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聖之所厚。
我擦着眼淚長歎,哀傷人生多堅。我雖自我約束也言語檢點,但早晨剛剛進谏,傍晚就丢了官位。他們指責我佩戴蕙草,又怪罪我手持茞蘭。但這是我内心所向,哪怕九死也不悔。我隻怨君王反複,終不能體察我的衷心。衆女子嫉妒我的美貌,便誣陷我是妖媚淫婦。
“蛾眉妒”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著名事典,将君臣關系比作男女關系,将衆小人的離間比作女人因嫉妒而生的讒言使君王迷惑。屈原運用這種比喻,把這種被疏遠的寂寞,富有詩意地轉化成清高與崇高,造成一種“古來聖賢皆寂寞”的抒情效果。
面對這種讒言和離間,屈原選擇的是堅守與獨立,他說:“世俗曆來投機取巧背棄規矩,颠倒是非,罔顧法度。我抑郁憂煩,為何獨獨困我于此時此處。我甯肯溘死遠離這是非,也不忍惺惺作态同流合污。鷹隼不與凡鳥共伍,圓與方不能相容,賢人怎能與奸人為伍呢?”
既然不願同流合污,要在亂世保持清潔美好,屈原這時便已有了追随效仿投水的彭鹹殉道的想法了,他說:“對小人的過錯和恥辱的容忍讓我心裡憋屈心志壓抑, 不如為保持清白的人格而以身殉道,倒曆來是聖人嘉許的行為。”
四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車以複路兮,
及行迷之未遠。
步餘馬于蘭臯gāo兮,
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lí尤yóu兮,
退将複修吾初服。
制芰jì荷以為衣兮,
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餘情其信芳。
高餘冠之岌jí岌兮,
長餘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róu兮,
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遊目兮,
将往觀乎四荒。
佩缤紛其繁飾兮,
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
餘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
豈餘心之可懲。
這一章承接上文,是作者開始設想退隐後的打算。
我後悔沒有看清道路,伫立良久決定回去。既然上言不得反而獲咎,那就不如回蘭臯椒丘,換上以前的衣服。把荷葉制成上衣,把芙蓉集成下裳。無人賞識就由它去,隻要我内心依然芬芳。高高的帽子聳在頭頂,長長的佩戴束在身上,花香和玉澤交糅,潔白的品質無傷。忽然回頭遠遠眺望,我将去遊觀浩茫四荒。佩戴着缤紛的裝飾,散發出陣陣清香。人世間各有所樂,我獨愛修身已為常。就算粉身碎骨,難道要讓我的心被玷污?
從這一章看,屈原又一次将人格的高尚與死亡建立了聯系,這就注定他不會像老莊一樣逍遙天地間。他必定會追随着他的理想,經受矛盾、痛苦、焦慮和自我安慰的折磨,直到理想徹底破滅,最終玉石俱焚。
圖文:炜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