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為什麼會流産 流産後飲食調整應注意什麼

為什麼會流産 流産後飲食調整應注意什麼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4-30 17:35:36

  流産對于孕婦來說,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傷害,在心理上也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所以對于流産的女性朋友要關心愛護。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孕婦為什麼會流産,流産後注意事項有哪些?以及了解一下流産後吃什麼好。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流産的原因,了解一下為什麼會流産,看看這些因素能不能避免。

  病因

  1.遺傳因素

  早期自然流産時,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占50%~60%,多為染色體數目異常,其次為染色體結構異常。數目異常有三體、三倍體及X單體等;結構異常有染色體斷裂、倒置、缺失和易位。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多數結局為流産,極少數可能繼續發育成胎兒,但出生後也會發生某些功能異常或合并畸形。若已流産,妊娠産物有時僅為一空孕囊或已退化的胚胎。

  2.環境因素

  影響生殖功能的外界不良因素很多,可以直接或間接對胚胎或胎兒造成損害。過多接觸某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如砷、鉛、苯、甲醛、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和物理因素(如放射線、噪音及高溫等),均可引起流産。

  3.母體因素

  (1)全身性疾病

  孕婦懷孕期間如果患有一些急性病,高熱等都會引起子宮的收縮而導緻流産。

  此外,孕婦患嚴重貧血或心力衰竭可緻胎兒缺氧,也可能引起流産。孕婦患慢性腎炎或高血壓,胎盤可能發生梗死而引起流産。

  (2)生殖器官疾病

  孕婦因子宮畸形(如雙子宮、縱隔子宮及子宮發育不良等)、盆腔腫瘤(如子宮肌瘤等),均可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導緻流産。宮頸内口松弛或宮頸重度裂傷,易因胎膜早破發生晚期流産。

  (3)内分泌失調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嚴重糖尿病未能控制、黃體功能不足,均可導緻流産。

  (4)創傷

  如果在妊娠早期進行腹部手術或者外傷手術,都會導緻子宮收縮從而引發流産。

  4.胎盤内分泌功能不足

  妊娠早期時,除卵巢的妊娠黃體分泌孕激素外,胎盤滋養細胞亦逐漸産生孕激素。妊娠8周後,胎盤逐漸成為産生孕激素的主要場所。除孕激素外,胎盤還合成其他激素如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盤生乳素及雌激素等。早孕時,上述激素值下降,妊娠難以繼續而緻流産。

  5.免疫因素

  妊娠猶如同種異體移植,胚胎與母體間存在複雜而特殊的免疫學關系,這種關系使胚胎不被排斥。若母兒雙方免疫不适應,則可引起母體對胚胎的排斥而緻流産。有關免疫因素主要有父方的組織相容性抗原、胎兒特異抗原、血型抗原、母體細胞免疫調節失調等。

  流産後吃什麼好

  關于流産,無論是哪一種流産方式對女性的身心都會産生很大的傷害,容易引發一些婦科疾病的到來。加上流産過程中患者心理上的壓力剛和肉體上的痛苦,身體也會産生一段的虛弱期,貧血什麼的。那麼流産後的調理身體就非常重要,而補養的程度、持續的時間,應視流産者的體質、失血多少,全面衡量而定。營養專家就人工流産後補養方法做出以下分析。

  下面是一些适合流産後女性朋友滋補調理的一些養生菜。

  做法及功效

  雞蛋棗湯

  紅棗、雞蛋、紅糖,國内放入水煮開後打入雞蛋(荷包蛋的煮法),水再次沸騰後加入紅棗和紅糖,繼續小火煮一刻鐘。每天食用,可益氣補血,對産後氣血不足、體虛有針對性的作用。

  豆漿大米粥

  将大米淘洗幹淨,把水換成豆漿以平常煮稀飯的方式煮成粥狀便可食用,産後每天以作早餐。調理流産後女性身體的虛弱、調理脾胃。

  荔枝棗湯

  幹荔枝幹大棗以水泡3~5分鐘,然後放入鍋内加少量水熬至黏稠狀即可食用,可每天食用。流産後體虛以及貧血的調理。

  乳鴿枸杞湯

  将乳鴿處理幹淨用瓦罐和枸杞一起炖。炖至熟透後放入少量鹽調味即可。用于流産後益氣補血調理體虛。

  糖餞紅棗

  将幹紅棗以溫水浸泡1個小時,後與花生米一起煮30分鐘,撈出花生米,放入紅糖,紅糖溶化至粘稠狀即可。是用于流産後調理氣血。

  流産後飲食調整應注重以下幾點

  1、人工流産後半個月之内,蛋白質每公斤體重應供給1.5~2克。因此,可多吃些雞肉、豬瘦肉、蛋類、奶類和豆類、豆類制品等。

  2、由于身體較虛弱,常易出汗,補充水分宜少量多次,汗液中排出水溶性維生素較多,尤其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因此,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這也有利于防止便秘。

  3、在正常飲食的基礎上,适當限制脂肪。術後一星期内脂肪控制在每日80克左右。行經紊亂者,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這類食品均能刺激器官充血,增加月經量。也要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流産後注意事項的相關内容,在文中,小編介紹了一下問什麼會流産以及流産後吃什麼好,讓流産的女性朋友知道怎麼快速的恢複,特别是這個時候一定要照顧好身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