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患上高血壓疾病的人很多,而不同的人患上的高血壓類型也有可能會不同的,高血壓的類型有很多種,有原發性的高血壓,同時還有一種高血壓叫做腎性高血壓,這兩種高血壓疾病給人們帶來危害都是不同的,而在治療的時候所用到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說高血壓 的類型是必須要堅持出來的,那麼原發性高血壓與腎性高血壓的區别有哪些?
80~90%的高血壓是由于原發性高血壓引起,10~20%為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一般多發于40~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有家族史;常先有高血壓,後有尿檢異常,在高血壓早期,尿變化及腎功能損傷均不明顯;腎髒損傷與心髒、視網膜血管硬化等病變相并行。而腎性高血壓為繼發于腎髒疾病後所緻的高血壓,發病年齡多在30~40歲以下,常無家族史;患者常有水腫,血壓逐漸上升,有時可急劇惡化;其尿變化和腎功能損傷較明顯,常先有尿檢異常,後有高血壓,一般随血壓升高而出現眼底變化。
高血壓和腎性高血壓的區别
高血壓在臨床上極為常見。施行手術後可治愈。總的看來,它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類。高血壓腎病不能光靠降壓,注意保護腎髒也非常重要。有此病的患者應做好治療時期腎髒的檢查,及時調節降壓和腎髒保護的治療方案。
(1)原發性高血壓:一般年齡較大,或有原發性高血壓家族史,先有高血壓,以後才有腎損害。如蛋白尿、腎功能不全等。
(2)腎血管性高血壓:多見于30歲以下,或55歲以上,突然發生惡性高血壓,或以往有高血壓病史,突然轉為惡性高血壓者。并應注意病史中有否腰部外傷,腰痛部或脅腹部劇痛,腹痛等病史。
(3)腎實質性高血壓:這類患者多有腎髒病病史,如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及慢性腎盂腎炎等.
高血壓腎病的誘發因素有很多,了解這些病因,有助于做到對因治療,有助于患者做好護理工作,提高治療成效。高血壓腎病病因如下:
1、腎血管疾病:腎血管疾病導緻腎動脈粥樣硬化、肌纖維增生,使腎動脈缺血、血栓構成或栓賽從而引起高血壓腎病。因此,當腎血管出現疾病時,應及時檢查确診就醫,防止病情惡化,給自己的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
2、腎本質性病變: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是高血壓腎病最常見的病因之一,這是因為這些腎病導緻患者的腎髒受損,并分泌出導緻血壓升高的物質,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就很有可能導緻血壓繼續升高,引發高血壓腎病。
3、尿路阻塞性疾病:尿路結石,泌尿系統感染等,除了會導緻腎髒受損外,也會導緻血壓升高,出現高血壓腎病。因此,隻要自己身體出現不适,應及時就醫,切勿拖延,特别是非常嚴重的疾病。
不管是哪種原因導緻自己患上的高血壓疾病,在生活中都是很值得我們重視的一個疾病,高血壓疾病本身都是難以控制好的,如果再出現這樣類型的高血壓疾病,那麼控制起來就更不容易了,在控制高血壓疾病的時候要先改善好自己的食物攝入,高血壓患者隻能吃一些清淡有營養并且容易消化,脂肪含量不高的食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