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六個月寶寶重度貧血的原因

六個月寶寶重度貧血的原因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04 18:48:06

  貧血有三種,一種是輕微的疾病,還有一種是屬于中度疾病,而最嚴重的就是重度貧血疾病,當孩子得了貧血疾病之後疾病會不斷的加重,這個隻是很出現在很懂孩子不及時做治療的時候,所以說孩子的疾病必須得及時治療,但是治療一定要找對原因才能合理的治療,那麼寶寶重度貧血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根據疾病發生的原因,将貧血分為失血性,溶血性和生成不足性三類:

  1.失血性貧血

  (1)急性失血 如外傷,出血性疾病等。

  (2)慢性失血 如腸道畸形、潰瘍病、鈎蟲病、腸息肉、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着症等。

  2.溶血性貧血

  (1)紅細胞内在缺陷 ①紅細胞膜缺陷 如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遺傳性橢圓形細胞增多症。②紅細胞酶缺陷 如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症、丙酮酸激酶缺陷症等。③血紅蛋白合成與結構異常 如地中海貧血、異常血紅蛋白病等。

  (2)紅細胞外在異常 ①免疫因素 存在破壞紅細胞的抗體,如新生兒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藥物所緻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②感染因素 因寄生蟲、細菌毒素、溶血素等破壞紅細胞。③化學物理因素 如苯、鉛、砷、蛇毒、燒傷等可直接破壞紅細胞。④其他 如脾功能亢進。

  3.紅細胞生成不足

  (1)缺乏造血物質 缺鐵性貧血,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

  (2)骨髓抑制 再生障礙性貧血、嚴重感染、惡性腫瘤等。[1]

  下面詳細介紹幾種常見小兒貧血的病因:

  1.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小兒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臨床主要特點為小細胞低色素貧血,常見于6個月到2歲的小兒。

  (1)體内貯鐵不足 胎兒期從母體所獲得的鐵以妊娠最後三個月為最多。正常足月新生兒體内貯鐵量約為250~300mg(平均60~70mg/kg)。貯存鐵及出生後紅細胞破壞所釋放的鐵足夠出生後3~4個月内造血之需。如貯鐵不足,則嬰兒期易較早發生缺鐵性貧血。母患嚴重缺鐵性貧血、早産或雙胎緻嬰兒出生體重過低,以及從胎兒循環中失血(如胎兒輸血至母體或輸血至另一孿生胎兒),都是造成新生兒貯鐵減少的原因。出生後延遲結紮臍帶,可使新生兒多得35mg鐵。

  (2)鐵攝入量不足 飲食中鐵的供給不足為導緻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奶含鐵量均低,不足嬰兒所需,如單用奶類喂養又不及時添加含鐵較多的輔食,則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由于長期腹瀉、消化道畸形、腸吸收不良等引起鐵的吸收障礙時也可導緻缺鐵性貧血。

  (3)生長發育快 随體重增長血容量相應增加,生長速度愈快,鐵的需要量相,對愈大,愈易發生缺鐵。嬰兒至一歲時體重增至初生時的3倍,早産兒可增至5~6倍,故嬰兒期尤其是早産兒最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4)鐵的丢失或消耗過多 食物過敏、腸息肉、美克爾憩室、鈎蟲病等也可引起腸道失血。失血1ml就相當于失鐵0.5mg,長期小量失血都是發生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長期反複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貧血。

  貧血疾病分類的話也有很多類型,而不同的貧血疾病類型的症狀都是不同的,而貧血疾病不管是什麼原因,在做治療的時候都是要及時的,隻是疾病嚴重程度不同的話治療方法也會不同,嚴重 的時候就要給孩子輸血來治療,如果不是很嚴重,那麼做好日常生活護理和改善,飲食多吃補血的就可以改善疾病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