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漢族傳統節日,即漢族傳統的祀竈日,。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夜。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南京地區是正月十五,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人們稱為"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結束。
小年夜的習俗
過去,過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說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區多在二十三日過小年。
過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動是“辭竈”。就是 “祭竈王”。竈王也叫“竈君”,漢族民間稱“竈王爺”。
相傳竈王原來是一個叫張單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賢慧女子郭丁香為妻,後又休棄續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懶做,不久就把張家财産揮霍一空,改嫁他人。張單家境敗落,又遭火災,雙目失明.淪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戶人家,主人給了他熱湯熱飯,後發現施飯者就是他休棄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難當,碰死竈前,被姜太公封為竈王。
柳腔戲《張郎休妻》、茂腔戲《火龍記》都是說的竈王爺這段故事。
竈王最初隻管火,後來受天帝委派為掌管一家的監護神,被封為一家之主。他權力很大,卻連個土地廟大小的廟宇也沒有,隻有一張畫像(木闆印制的年畫)貼在竈牆上。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東廚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對聯,橫批是"一家之主"。祭竈時要擺上棗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麥發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據說是讓竈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說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說好話不說壞話。焚香祭拜後,将舊竈君像揭下焚化。換上新像,就算送竈王爺上天找玉皇大帝彙報去了。
祭竈時還要供上碗面湯(面條),俗話說:"竈王爺本姓張,一年一頓雜面湯。"雜面湯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這種粥,是為了讓竈王爺多說好話。
竈王臘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來,就算完成彙報任務,帶着吉祥保佑一家過平安日子了。
如今,祭竈王的人越來越少了,但過小年吃糖瓜的習俗仍在漢族民間盛行。
臘月二十三日以後,人們開始打掃庭院、居室,清除積垢,置辦年貨,制作節日食品,一直要忙到除夕。
補充:小年夜那天傳說是竈王爺升天回宮的日子,這天在北方地區傳統的做法是糊兩個褡裢似的紙袋,一個裡面裝的是毛驢的草料和豆子,一個裡面裝的是竈王爺的盤纏和幹糧,在竈王像前燒掉,同時還用那種棍棍糖(一般用球狀的,隻是原料和棍棍糖一樣)在火爐爐口糊一圈,聽大人講是為了糊住竈王爺的嘴,讓竈王爺在天上不要亂說,隻說好聽的。一般竈王爺像前的對聯是這樣寫: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小年習俗之祭竈王
祭竈王
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由于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随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保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裡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所以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竈。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 祭竈對聯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竈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 “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竈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祭竈時,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民間還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因此祭竈王爺,隻限于男子。
小年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
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竈王爺”也被稱為“司命菩薩”、“竈神”、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并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竈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竈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晉以後則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魏晉以後,竈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燭寶典》引《竈書》稱,“竈神,姓蘇,名吉利,婦名搏頰”。唐李賢注引《雜五行書》又稱,“竈神名禅,字子郭,衣黃衣,披發,從竈中出”。竈神初為女神,或稱是老婦,或稱是美女,說法諸多。大約出于清代的《敬竈全書》則稱,竈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當屬男神。現在民間供奉的東廚司命定福竈君,是一對老夫婦并坐,或是一男兩女并坐,即竈君和竈君夫人的畫像。
竈王龛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隻畫竈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竈王奶奶”。兩旁貼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傳說竈王爺是玉帝派到每家的監察官,到了臘月二十三便要升天,去向上天的玉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帝聽後再将這一家在新的一年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命運交于竈王爺之手,所以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人們要“祭竈”,祭竈時要陳設供品,香燭,供品中最突出的大多是是糖瓜,晉北地區則習慣用饧,(饧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有“二十三,吃饧闆”的民諺。糖、饧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竈君吃後嘴被糖、饧粘住,讓竈王爺甜甜嘴,上天說好話,不向玉帝說壞話,免生是非。祭竈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為竈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竈台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這些儀程完了以後,就要将竈君神像拿下來燒掉。
山西境内,絕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日祭竈。隻有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日祭竈。晉北地區流傳着“臘月二十三、竈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饧闆,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
古俗有“女不祭竈”的說法,祭竈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情。近代卻多數由家庭主婦來充當祭竈的角色。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馍。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竈君。“一家蒸花馍,四鄰來幫忙”。
臘月二十三以後,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臘月二十三的祭竈與過年有着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便帶着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竈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隻有竈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内。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竈王爺來說則叫做“接竈”。
小年習俗之掃塵土
即掃年,實際上就是進行家庭環境衛生的清理。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傳統上,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幹淨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内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1.過了二十三,離春節隻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内,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2.到了臘月,家家戶戶都準備過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
掃塵主要是将家裡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将房裡的床鋪家具遮罩起來,用頭巾将頭包好 掃塵,然後用掃帚将牆壁上下掃幹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新貼的春聯,鮮豔奪目,顯示着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靈活現的門神,擡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龛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着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是民間生活中的第一位。舊時每年小年,家家戶戶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竈王像,來代替舊的:約莫16開紙張大小,上部繪一座宮殿,書“廣德宮”,中間為神像,像下有五個小孩捧銅錢、元寶,寓意“五子登科”“招财進寶”,左右聯為“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
祭竈神的貢品不需雞鴨魚肉,更不需牛羊三牲,隻需祭上一些“糖瓜”, 讓竈神嘗點兒甜頭,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幾句。還給竈王爺的坐騎準備清水、料豆、秣草等。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
祭竈風俗由來已久。《禮記·月令》雲:“祀竈之禮,設主于竈徑。”竈徑即竈邊承器之物,以土為之者。那時祀守被列為五祀之一。《戰國策·趙策》雲:“複滌偵謂衛君日:臣嘗夢見竈君,”唐羅隐送竈詩亦有“一盞清茶一縷煙,竈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在兩千多年前已有祭竈之禮,且曆代相沿成習。
随着時代的發展,民間的祭竈活動越來越少,習俗多留在了鄉村。如今的現代人,更多的人用品嘗糖瓜,來度過小年節令。此外,餃子、火燒也是小年的特色節令食品。
小年習俗之剪窗花
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内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貼窗花是古老的漢族節日習俗,新春佳節時,中國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漢族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
内容簡介書中所展示的民藝品是作者近20年征集的心血,也包含着課題組成員近幾年的汗水,每一件物件都能講出一段故事,說出一番感慨,留下一些思考。我們力圖把采集到的每一個民藝個案的第一手素材,帶着采風時的泥土,帶着藝人制作的溫度,呈現到讀者的面前。
剪窗花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博士主編的《中國民藝采風錄》叢書之一,由河北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它圖文并茂,用大量的實物資料、攝影圖片和記錄文字資料,展示了民間剪紙以及民間藝人的風采,使大家對民間剪紙有一個比較直觀的了解。借“民俗藝術節”之際展現給大家一起分享。
本書較系統地介紹了民間剪紙藝術的起源、發展、工具、剪刻技藝、裝飾張貼要求以及不同的窗花如婚慶、壽禮、節令、戲曲故事、生活百态等所展現出的各民族的獨特民族風情等,附大量彩色、黑白圖版。
目錄一 、剪紙作樣
(1) 金銀平脫。
(2) 最早的剪紙。
(3) 剪紙藝術的發展。
二 、刻镂剪裁
(1) 剪刀紙張。
(2) 裝飾張貼。
三 、喜事喜花
(1) 婚慶窗花。
(2) 壽禮窗花。
(3) 節令窗花。
(4)戲曲故事。
(5) 生活百态。
四 、剪出個紅彩綠窗花
人物故事
小年習俗之貼春聯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古代的漢族民俗文化。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應挂在門旁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闆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小年是春節前最後一個重要的節日,小年因為各地的習俗不同,有的地方是在臘月二十三過,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習俗有很多,主要是掃塵,祭社等。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小年的習俗有哪些,過小年有什麼習俗。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内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别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黃金”;财神聯:“天上财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 五谷豐登 ,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内都貼“擡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内貼 “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别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内容豐富,妙語聯珠。
新春開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将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闆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顔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複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貼春聯用白紙,藍邊包于外,紅條鑲于内。
春節貼春聯的漢族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當他行至一戶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閹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戶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春聯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着《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網上有很多人片面認為,春聯一定是上仄下平收尾。其實,這種說法就好比說女人一定長頭發一樣,以偏概全。春聯的創作和其它文體的創作一樣。同樣要講邏輯,語境,布局,順序。平仄就好比領帶,對春聯隻有裝飾作用。
春聯,如果按尾字區分上下聯則有
一,上下同仄收尾,如春聯“一順百順事事順,千好萬好年年好”,把握語境才能區分上下聯。
二,上下同平收尾,如春聯“岸。
上麻葉,伸綠掌要啥。池中蓮藕,握紅拳打誰”,弄明白語序才能區分上下聯。
三,上平下仄收尾春聯“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錯了”,弄明白聯語邏輯關系才能區分上下聯。
四,上仄下平收尾春聯“祖國山河壯,神州景物新”,這是上仄下平收尾對聯,但這種對聯區分上下聯不能單靠平仄。
小年習俗之趕亂婚
每年臘月二十三到除夕這幾天,都有不少朋友舉行婚禮。這個時候婚嫁,在民俗中稱之為“趕亂婚”。
一、什麼是“趕亂婚”?
趕亂婚,是流行于某些地方的習俗。說的是,過了小年(臘月二十三)之後,到過年前的這幾天,諸神上天,百無禁忌。娶媳婦家女兒不必選擇吉日良辰,哪天都可以,因為有不少人家會選在這段時間舉行婚嫁,比較婚論,俗稱“趕亂婚”。
二、“趕亂婚”習俗是怎麼形成的?
舊時,之所以有趕亂婚的習俗,張恕老師認為,大抵是因為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民間有“過了臘月二十三,竈王爺爺上了天 ”的說法,人們覺得諸神上天了,顧不上管世間的這些俗事,大家可以趁機不用講究的太多。
另一方面,舊時習俗,訂婚後的女孩,就屬于男方家的人了。不少地方講究,每逢過年過節,男方家必須要給嶽父家送禮,一來是對嶽家應有的禮數,二來還要負責女方的衣着首飾。這筆支出,對窮人而言也是不小的,所以往往在訂婚之後就巴不得當年把媳婦娶回家,免去這份支出。
再一個方面,以前辦喜事是兩個家庭的大事,不像現在婚禮隻請客人在飯店吃一段飯,而是新郎新娘兩家都要在家中大宴親朋,整個辦喜事的過程,最少要持續三天,有的甚至更多。這就勢必需要大量的蔬菜禽蛋、豬羊牛肉、魚蝦海鮮、以及各種主食等食物。但以前的物質不豐富,一般人家都不具備儲存、保鮮的條件,所以人們更願意選在秋冬季,天氣寒涼利于準備宴席。尤其是過小年之後,剩下的食物正好過年,免去了另外花錢。這點,對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人家來說,是很重要的。
三、趕亂婚真的可以不必在意日子嗎?
雖然舊時趕亂婚的人家不少。但一般有條件的人家,是不會“趕亂婚”的。舊時,夫妻關系的建立,被視為是父子人倫、君臣禮義的先導基礎。所以做為終身大事,婚姻嫁娶的日子,是必須滿足趨吉避兇的。如果說,趕亂婚是因為小年後諸神上天,無所顧忌;那麼這也就意味着,吉神、喜神也上天了,沒有吉神、喜神,趨吉的目的就滿足不了,喜事也會減少“喜”的色彩。而且,婚姻嫁娶擇吉日,一般是以新娘的生辰八字為主,并參考新郎及雙方父母的生辰八字來決定的。這樣選出的日子,才是最适合、最有利于婚嫁順利、婚姻幸福的。趕亂婚習俗不看這個,怎麼可能利于婚姻呢?萬一要是日子對婚嫁雙方不利的話,事關終身,怎麼得了?所以,張恕老師建議,現在生活好了,有條件的朋友最好還是别趕亂婚了。
四、參加婚禮的人要注意
對那些已經接到請柬,即将參加婚禮的人,張恕老師提請某些朋友特别注意,在新娘上、下車,拜天地的時候最好避開。這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朋友是:孕婦、八字體弱的、感覺自己運勢不太順的。
小年習俗之沐浴理發
過小年這天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别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有錢沒錢,理發過年”,16日是小年,按照北方習俗,在小年兒當天,大人小孩都要沐浴理發,迎接新春的到來。
在生活中,由于舊觀念的常識,往往很多人都講究老人家那套話,說什麼洗多了頭,會不好,天天洗,還會掉頭發之類的話,尤其喜歡說那些月子裡的婦女,沒過一個月,不能洗頭,洗了後,老了就會頭疼,身體很差,經不得風吹等等,其實并不這麼認為,這是一種不科學的做法,相反隻會有害。其實勤洗頭才會有好處。
在當今社會裡什麼人都有,有的喜歡天天洗澡洗頭,而有的人卻不會天天洗澡天天洗頭的習慣,不會勤洗的人,部分是因為舊觀念的常識說法,有的是因為個人衛生習慣而定,一個懶的人不會有天天洗的習慣。所以一個人健康衛生習慣因人而異。
有些地方常年比較的冷,洗頭的機會也就不多。偶爾也就是幾個月洗一次或兩次,而有些地方常因為水資源的問題缺乏條件,有時洗頭有時不洗,也是比較常見的問題。當然除了這些主要還是個人衛生問題。
有些地方常年受到自然外界環境的污染侵害。如果頭發得不到及時的清洗過程,不但會使頭發有異問,常因這樣還會堵住頭發毛囊,出現頭發一些問題,如頭屑 啊.斷發啊.頭皮過敏啊等等,加上些外線的照射更加使頭發受到侵害。相反如果能夠天天進行洗頭隻會有益而無害。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說: “為什麼每洗一次頭,就會掉好多的頭發,會不會是因為天天洗頭發的原因“,其實不,因為每個人的發質不同,有的人是因為缺乏營養而導至脫發的原因。頭發發根都是長在頭皮深層的,不會因為洗發而脫頭發的,當然洗頭發也要得當,有些人洗頭後就用吹風機使勁吹啊使勁抓啊這樣掉發也會很厲害的,其實天天洗頭隻會對頭發.頭皮起到保護作用,會使頭發更加健康。
勤洗頭發的人,不僅能促進頭部血液循環,還能起到新陳代謝的作用,常用梳子梳理也會有好處,多梳隻會有益無害。
小年夜地方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傳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
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裡搗窮了。
台灣則忌舂米,據說會有把風神搗下來之虞,恐怕給來年帶來風災。
小年是我國傳統節日,被視為過年的開端。小年日期在不同的地方有所不同,分别為:農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相傳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就是說,官家是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小年是我國傳統節日,被視為過年的開端。小年日期在不同的地方有所不同,分别為:農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相傳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就是說,官家是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慢慢地,因北方受官氣影響較重,民間也就把小年定為臘月二十三;而南方還是保留着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習俗;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
含義為屠宰牲畜﹑家禽﹑野生動物等。《搜神記》、《柳毅傳》等書中均出現過宰殺一詞。該詞的英文為slaughter。
宰雞:宰殺活雞,要把氣管、血管割斷,然後倒提合血流盡。如果血不放盡,肉質會變紅,烹調後有血腥氣。退毛要在雞完全死後(腳不再動)進行,否則肌肉容易産生痙攣,毛不容易退淨; 如果雞死的時間過長,毛也不容易退淨。退毛前,必須用
沸水把整隻雞燙過。冬季,水應該滾沸;夏季水溫達到80~90度就可以了。在宰雞之前,先給雞灌些酒,宰殺後放在開水裡稍浸一會兒,然後拔毛,就比較容易退幹淨。
宰龜:有種殺法:就是同原來王八的殺法一跟筷子挑逗它咬 咬住後拖起來 用刀、斧子一類的利器直接把伸出來咬住筷子的腦袋砍掉 用盆接住流出來的血然後去殼洗淨
宰兔:特别注意的是兔子的膀胱,要是膀胱破了,你這隻兔子就别想吃了,整個兔子煮出來都是臊的。要想得到整張兔皮,一般都是電暈兔子,不過電擊很危險,你可以用木槌敲擊兔子的天靈蓋把兔子敲暈,不要用金屬的,流了血就髒了兔皮了,擊暈兔子之後,然後從兔子的腳後跟開始,先拉一個口子一直拉到肛門處,然後從這個窟窿裡整個将兔皮撥下,撥下後,給兔子開膛時一定要特别注意膀胱還有膽,膀胱和膽破了,整個兔子就都沒法吃了,不是不能吃,是一個煮出來騷的不能吃,一個煮出來苦的。在有,兔肉适合和别的肉一起煮,和什麼肉煮出來就是什麼肉味。我以前在兔子專門的宰殺場看過,農民先用電錘把兔子都電暈了,然後再把兔子後腿掉在鈎子上,流水線,然後後面的工人從後腿開口,在後面的工人順着一撥,整張兔皮一下子就下來了。
河南有些地方小年夜忌諱搗蒜
1、【釋義】頻頻磕頭貌。
【出處】《金瓶梅詞話》第三十回:“那 吳典恩 慌的磕頭如搗蒜。”
《紅樓夢》第七一回:“那小厮聽了,隻得也從樹後跑出來,磕頭如搗蒜。”
2、【釋義】擣蒜:五代 時 秦雍之間稱地方官的勒索行為。
【出處】《舊五代史·唐書·安重霸傳》:“先是 秦 雍 之間,令長設酒食,私丐于部民者,俗謂之‘擣蒜’。及 重霸 之鎮 長安 ,亦為之,故 秦 人目 重霸 為‘擣蒜老’。”
搗蒜器:一種中國家庭必備的廚房日用小商品。
其外形呈碗狀,多為陶瓷制品,佩戴一個小型棒槌。使用時,将蒜瓣放入碗狀容器中,用棒槌根據需要将蒜瓣搗成不同程度的泥狀,即俗稱的蒜泥。
搗蒜器:一種設計美觀合理方便實用的搗蒜工具
其外形呈圓盤狀,塑料制品,由兩部分組成,兩部分分别有牙齒,将蒜搗碎。解決了搗蒜容易濺出蒜沫的問題 ,而且速度非常快。10秒鐘就可以将蒜搗成蒜沫。
台灣小年夜忌舂米
舂米是把谷子放在舂米桶内用舂米杵砸出殼的過程。
舂米chōng mǐ詞義: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去殼的過程,舂出來的殼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們吃的白米,舂米的工具有點像搗藥罐,有一個棒槌、一個盛器。用棒槌砸谷子,把米糠砸掉。
例如:舂藥
翻開《潮汕歌謠》,裡面有不少關于挨砻、挨磨、舂米等民俗事務。反映了舊時代人民生活的痛苦,寄托改變悲慘生活的願望。如:共嫂挨砻共嫂舂,給嫂掖糠滿頭湮。
共嫂挨砻共嫂篩,給嫂掖糠滿頭台。
後台亦有深河水,跳落河水哭哀哀。
挨呀挨,挨米來飼雞……飼豬還人債,飼牛拖犁耙。
又如
臼頭舂米心頭青,怨父怨母怨大家。怨我爹娘收人聘,叫我細細怎呢會理家?
臼頭舂米目圈紅,怨父怨母怨媒人。怨我爹娘收人聘,叫我細細怎呢會做人?
臼頭舂米傷着腰,夫婿聽知匆匆潮;尋無烏雞來補腹,尋無杉闆來押腰。
臼頭舂米傷着腳,夫婿聽知走來哈;尋無烏雞來補腹,尋無杉闆來押腳。
挨砻磨谷子,臼頭舂米是繁重的勞務。從前,一個四、五口人的普通農家,每次挨砻要磨幾籮谷,每月要舂米三、四臼。每次舂米要背着用生鐵做的碓頭,加上碓身百斤重。舂米時,用腳踏碓,碓頭起落夠吃力。要舂白一臼米,最少舂了三百下,要花近一個鐘頭。不少人舂得大汗淋漓,喘氣不已。
曆來女人嫁人,做了人家媳婦,就要幹着這種挨砻舂米挑水的家務活,這些粗活很苦,無怪乎《歌謠》唱出婦女的心聲:“臼頭舂米目圈紅”“叫我細細怎呢會理家”。
舂米,談不上什麼工藝,過程也并不複雜,但絕對是個力氣活。一口臼,用一塊大整石慢慢鑿成。它形同一隻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徑不小于 70 ~ 80 公分。一隻大的石臼,一般要四個人才能擡得動它。臼内鑿有鑼紋,臼的身子須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貼平,以便于清掃。在臼的上面,架着用一棵大樹段做成的“碓身”,“碓”的頭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鐵牙。“碓”肚的中部,兩邊有支撐翹動的橫杆,就像玩雜技的“翹翹闆”中間支撐那玩意兒,“碓” 尾部的地下挖一個深坑,當把重心移到“碓”尾并将其向坑裡踩壓下去,“碓”頭即擡了起來,然後舂下去,擡起來,再舂下去,就這樣機械地重複,便是舂米。碓臼上面橫着一根木杆或竹杆,供舂米的人扶手。熟悉的老手,有時會連續不斷跑跳着舂了起來;有的還在“碓”頭上綁塊石頭加重,舂起來更有力。這樣的舂法,用了巧力,加快了速度,也可能有利于提高加工質量,《太平禦覽》就曾有記載:“後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太平禦覽》卷七六二引桓譚《新論》)但一臼米舂下來,人早已經汗流浃背。所以,舂米是男人們的活,而且一定是很有氣力的強漢子才能夠勝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