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每一次呼吸##湖南醫聊超能團#
嗆奶是胃食管返流的一種表現。
食管有兩個主要功能:一是推進食物和液體由口入胃;二是防止吞下期間胃内容物反流。
新生兒和嬰兒的食管呈漏鬥狀,黏膜纖弱、腺體缺乏、彈力組織及肌層尚不發達,食管下段贲門括約肌發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發生胃食管反流,絕大多數在8至10個月時症狀消失。
寶寶嗆奶有很多原因:
01、生理原因:嬰兒的胃是呈水平位。胃存量相對比成年人要小得多,如喝得過多沒排氣就會出現嗆奶現象,
02、奶嘴原因:如果奶嘴孔洞較大,尤其是一些十字洞的,吸入奶水量太多就易嗆奶。
03、感冒:寶寶如果感冒了,鼻子呼吸會不暢,影響吞咽而緻嗆奶。
04、如果寶寶有胃食道逆流的話,也易出現嗆奶現象。
05、吸吮能力弱的寶寶嗆奶幾率也高,如:早産兒、唇颚裂或心髒病等患兒都易嗆奶。
除了以上的原因,另外喝奶姿勢不正确也會嗆奶。所以哺乳時應注意哺乳姿勢。
注意讓寶寶把乳頭全含住,不要讓寶寶吃得過急,以防空氣吸入,導緻嗆奶。
适量喂食,不要過量喂食。
同時喂過奶後為了防止吐奶,可以讓寶寶豎着趴在肩上,然後輕拍寶寶後痛。
喂奶不可過急,要慢慢來,同時喂奶過程中讓寶寶吸一會可停下來歇歇,讓寶寶順一下呼吸。
另外就是喂完後不要讓寶寶馬上平躺,這樣也是很易讓寶寶吐奶的,同時吃奶後,不要晃動寶寶的身體。
發生嗆奶的緊急處理:01、嗆奶後寶寶表現出呼吸道不通暢,憋氣,面色紅紫,哭不出聲。
此時應立即将寶寶面朝下俯卧于成人腿上,成人取坐位。
然後用一手抱寶寶,另一手空心掌叩擊寶寶背部,以促使寶寶将嗆入的乳汁咳出。
02、寶寶的體位要保持頭低腳高位,寶寶呼吸道要保持平直順暢,以利于嗆入的乳汁流出。
緊急處理應該等待寶寶哭出聲來,憋氣情況明顯緩解,才暫告一段落,立即送醫院進一步檢查。
臨床上需要根據寶寶大小、嗆奶量的多少、寶寶吃的什麼食物以及吃過奶後多長時間嗆奶等情況來分别處理。
1.如果是吃母乳吃奶後不久就出現嗆奶,一般沒有關系,及時拍背部即可;
2.如果是配方奶粉吃後不久出現嘔吐,要立即使寶寶保持頭低腳高位,同時用手拍寶寶背部促使奶液流出;
3.如果寶寶吃奶後半小時才嗆奶,此時因為水分被胃吸收,奶液比較稠容易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等,要及時處于頭低位拍背,同時送醫院及時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