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包包,需要好的款式設計,需要好的“結構特性”!假如你具備一定的手袋行業知識,了解包包的“特性”,就能很“方便”的與商家進行溝通了!在理論時也有了“主動”權了。小編為你盤點幾個重點部位的結構的“術語”和“特性”。
最全手袋行業知識教你分辨包包
一、肩帶(手挽)
肩帶的面料一般是袋身“面料”或“配料”做的,結構是正反兩層,中間粘了一層托底PVC或“皮糠紙”,肩帶與袋身的銜接一般是“挂鈎”或者“圓圈”類的五金,五金挂鈎一般“銜接”和“彈簧”這兩個部位是較容易壞的,買包包的時候要多多留意!是“鐵線”圓圈的話就多留意一下圓圈的接口部分,有些圓圈是“合金”壓鑄的,沒有接口,這類五金就放心了
二、袋口拉鍊
拉鍊由拉鍊、拉頭和拉牌組成!兩邊一般都是尼龍材質的,中間的“拉鍊牙”主要分“膠牙”和“金屬牙”兩種,如何鑒别一個拉鍊的好壞呢?
第一,看“拉鍊牙”有無脫落(細微之處)
第二,多拉動幾次拉頭,看看拉頭和拉鍊銜接是否順暢
第三,拉緊拉鍊之後,彎曲拉鍊的一部分,力度可以大一點,在彎曲的同時看有無裂縫(拉鍊牙)
第四,看拉牌和拉頭之間的銜接縫隙,縫隙較大,拉牌會很容易與拉頭脫裂的
三、袋身
袋身的面料叫“主料”,手挽及袋口還有包邊的面料叫“配料”。前面叫“前幅”,後面叫“後幅”,左右身叫左右“側幅”,袋身外的口袋叫“外插袋”,内身的插袋叫“内插袋”,内身中間的口袋叫“中隔插袋”,袋口的蓋面叫“蓋頭”,蓋頭與袋身相連的插扣叫“利仔”,手挽與袋口連接的兩個部位叫“耳仔”
四、面料
面料分:帆布和皮革兩種。
天然帆布的質量主要取決于面料的“密度”
帆布織物密度的計算單位以公制計,是指10cm内經緯紗排列的根數。密度的大小,直接影響織物的外觀,手感,厚度,強力,抗折性,透氣性,耐磨性和保暖性能等物理機械指标,同時他也關系到産品的成本和生産效率的大小。
經、緯密度的測定方法有以下兩種:
(一)直接測數法
直接測數法是憑借照布鏡或織物密度分析鏡來完成。在分析鏡頭下面,一塊長條形玻璃片上刻有一條紅線,在分析織物密度時,移動鏡頭,将玻璃片上紅線和刻度尺上紅線同時對準某兩根紗線之間,以此為起點,邊移動鏡頭邊數紗線根數,直到5cm刻度線為此。輸出之紗線根數乘以2,即為10cm織物的密度值。
在點數紗線根數時,要以兩根紗線之間的中央為起點,若數到終點時,超過0.5根,而不足一根時,應按0.75根算;若不足0.5根時,則按0.25根算。織物密度一般應測得3-4個數據,然後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二)間接測試法
這種方法适用于密度大的,紗線特數小的規則組織的織物。首先經過分析織物組織及其組織循環經紗數(組織循環緯紗數),然後乘以10cm中組織循環個數,所得的乘積即為經(緯)紗密度。
真皮與pu(人造革)的區别:
1)觸覺識别:手觸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軟、豐滿、彈性的感覺就是真皮
2)視覺識别:真皮表面有較清晰的毛孔、紋路自然,黃牛皮有較勻稱的細毛孔,水牛皮有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魚鱗狀的毛孔
3)嗅覺識别:人造革都有刺激性較強的塑料氣味,真皮有皮革的氣味。人造革纖維點燃後有刺鼻的氣味,而且結成疙瘩,真皮纖維點燃後有毛發燒焦的氣味,且纖維不起疙瘩
人造革與合成革還有以下特點:
用手指按壓革面,沒有明顯的毛孔皺紋,如按壓後有皺紋也不會明顯的消失。人造革表面無毛孔。
五、五金
五金分“鐵線”和“合金”,鑒别的方法用一個磁鐵就行,能吸緊的是鐵線,反之合金。“合金”的比“鐵線”的要貴!“封油”後的五金表層物質不容易與空氣氧化。那如何的五金是已經封油了的呢?兩點:
1、用鼻子聞,有點這樣氣油的味道
2、用手摸,有輕微的油膩感
六、線(術語叫“車線”)
袋身外部一般用的都是20#(較粗)的尼龍線,内部一般用的是40#(較細)的尼龍線,内襯上一般用的都是棉線(604較粗,606較細)。手袋行業對“車線”的針距密度要求是“一寸七針”,一般高中檔包包在制作更嚴格按照這個标準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