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大寒養生 大寒胃寒的食療暖胃方

大寒養生 大寒胃寒的食療暖胃方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5-01 14:55:57

  氣溫急劇下降,常易引起人們胃痛發作,尤其是胃寒者。因此,在氣溫變冷的時候,宜進食溫中散寒之品祛除寒邪,給胃部溫暖,可減少胃壁的肌肉收縮痙攣,常可使胃痛得到緩解。

  1.良姜粥

  材料:高良姜末15克,大米100克。

  制作:先将高良姜末置粥鍋内,并加入清水2000毫升,用中火煎至1500毫升,去良姜渣,再放入洗淨大米用文火煮成糜粥。溫熱服食。

  功效:本粥能溫胃行氣,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虛寒或感受風寒引起的胃痛。

  注意:本粥不宜冷服。

  2.白胡椒釀紅棗

  材料:紅棗5個,白胡椒10粒。

  制作:先将紅棗洗淨去核,白胡椒略打裂開。然後在每個已去核的紅棗内放入白胡椒2粒,待煮飯時,放在飯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溫中補脾,暖胃止痛。适用于寒性胃痛。

  3.姜汁牛肉飯

  材料:鮮嫩牛肉75克,姜汁适量,大米120克,糖、酒适量。

  制作:先将嫩牛肉洗淨剁成肉糜,加入姜汁及酒、鹽、糖、油腌一下。然後,将大米洗淨煮飯,水分将幹時,放入腌好之牛肉,文火焗透即可。

  功能:滋補溫中,散寒醒胃。适用于脾胃虛寒、中氣不足的胃痛患者。

  4.肉桂砂仁炖牛月展

  材料:肉桂3克,砂仁6克,陳皮3克,鮮牛月展250克,生姜3片。

  制作:先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陳皮、生姜洗淨。牛月展洗淨切塊,飛水去膻味。然後把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加涼開水适量,隔水炖2小時,調味食用。

  功效: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注意:濕熱胃痛不宜食用本炖品。

  5.胡椒羊肉湯

  材料: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陳皮6克,生姜15克。

  制作:先将羊肉洗淨切塊,起鍋爆香。然後把胡椒、陳皮、生姜洗淨,與羊肉一齊放入鍋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1~2小時,調味食用。

  功效:溫中助陽,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虛寒的胃痛患者。

  注意:陰虛有熱者不宜飲用本湯。

  6.老姜茶

  材料:紅茶6克,老生姜10克,蜂蜜适量。

  制作:将紅茶葉與老生姜加清水煎茶,待溫時,調入蜜糖飲用。

  功效:溫中散寒,健胃消食。适用于寒邪所緻胃痛。

  注意:濕熱型胃痛不宜用。

  大寒養生保健的五方面

  精神:心情舒暢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後适逢春節,兒孫滿堂,此時精神調養還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内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内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内,邪不可幹”。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另一方面,古語有雲“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着要随着氣溫變化而增減,手腳易凍,尤其應注意保暖。

  生活:睡前洗腳

  大寒時節,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風外,最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于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特别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

  運動:日出後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藥”。冬季活動、鍛煉對養生有特殊意義。大寒時節的運動可分室内及室外兩種,可進行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打籃球等體育鍛煉,但應注意運動強度,不宜過度激烈,避免擾動陽氣,同時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後為好。

  食補:固護脾腎,調養肝血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适當濃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節,一般家庭都會準備豐富的過年應節食物,此時要注意避免饑飽失調,同時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濕粥等進行調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