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原汁原味的端午節

原汁原味的端午節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2-13 17:57:43

  端午三天小長假将至,不少市民正在做出遊攻略。在短短三日内,周邊短途遊更符合都市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旅途過程中,能夠感受端午節傳統氛圍,體驗端午民俗文化,将會是更難忘的體驗。

  玩法一:潑雄黃酒抛五彩線祈福

  端午節是中國最具傳統民俗味的節日,其實端午節不隻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周邊國家的傳統節日。比如越南,端午節就是越南的傳統節日,其端午節是從中國傳過去的,越南人會在當天喝雄黃酒、吃粽子,還會給孩子戴上五色絲線。這五色絲線要在夏季的第一場大雨或是第一次洗澡時,扔到河裡,以此求得平安健康。

  

  佛山市三水區南山鎮是越南歸僑鎮,一直以來南越風情、歸僑文化深深吸引了外地的遊客。今年端午節,三水南丹山景區利用南山鎮的歸僑文化,舉辦首屆越南端午風情文化節,讓遊客足不出國,就可以過一個異國的端午民俗節。

  端午假期三天,遊客來到南丹山,可以品嘗蕉葉南越長壽粽,潑端午雄黃酒,放五彩祈福線。越南端午文化節有着濃重的雄黃酒習俗,南丹山端午節延續這個習俗,舉行潑酒活動。幾大酒缸的黃酒放在大草坪上,每天都有潑酒活動,遊客一邊潑酒還可以一邊喝酒。

  

  景區還準備好了雄黃酒,父母帶孩子來到景區後,可将雄黃酒塗在孩子的腳上,脖子上,身上,以求辟邪驅蟲。端午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相比中國的粽子,越南的粽子完全不同,是蕉葉粽,長長的,所以也叫長壽粽。

  越南的粽子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取天圓地方之意。他們認為,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粽子包有糯米、綠豆、豬肉和胡椒粉,味道十分獨特。方形粽子使用橫豎兩根竹篾紮起來,外形像田地,代表新年五谷豐登的意思,而豬肉則表示出入興旺。

  

  遊客來到南丹山不但可以品嘗越南粽,而且還可以親手包越南粽。現場還舉行小朋友釣粽比賽,拆粽比賽、大胃王吃粽比賽等活動,在單位時間内,釣得最多、吃得最多、拆得最多者為勝。

  

  端午節清晨,越南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丢棄,隻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抛到河裡。相傳,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着讓河水将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期間,南丹山準備一些五色線,父母可以将五彩線系在孩子的手上,給孩子帶來美好的寓意。在景區池塘,還舉行統一的抛五彩線活動,遊客将領取的五彩線直接抛在水裡,代表流走疾病,帶來健康,像佛山元宵行通濟一樣。

  交通:南丹山風景區位于三水南山鎮,珠三角遊客自駕車可以從廣三高速——三水出口——南豐大道——大塘鎮——油金大橋——南山鎮——南丹山;也可從肇花高速——南山鎮出口——南丹山風景區

  玩法二:品糍粑宴 學做糍粑

  端午節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粽子是糍粑的一種。中國的糍粑文化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每逢佳節做糍粑,嶺南糍粑分外香。今年端午節,廣州花都志惠農場将舉行首屆糍粑節,荟萃了嶺南三大民系最著名的糍粑,遊客們來到農場,不但可以品嘗到嶺南各式糍粑美食,而且可以親自打糍粑、做糍粑。

  

  志惠農場總面積1000多畝,山清水秀,湖光山色,綠樹成蔭,花香襲人,蝶舞蜂飛,空氣清新,風景醉人。目前已經建成八大園區,包括農耕文化主題體驗園,科普教育與拓展訓練主題園,機動遊樂主題園,萌寵動物主題園,少數民族文化民俗主題園,四季浪漫花海主題園,旱地滑雪主題園和恐龍谷主題園。

  

  今年端午節,志惠農場将舉辦首屆嶺南糍粑節,活動内容包括糍粑文化展覽、品嘗嶺南特色糍粑、千人打糍粑做糍粑、大胃王糍粑賽等。糍粑文化将展出嶺南的糍粑曆史、文化與傳說故事,讓遊客了解糍粑的來源與發展、變遷;為遊客荟萃了廣東三大民系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的特色糍粑,讓遊客在一個景區就可以嘗遍嶺南最具特色的糍粑,包括粽子、油糍、包糍、艾糍、蕉葉糍、湯糍、煎堆、糯米麻糍等。最讓遊客開心與感興趣的當然是打糍粑、做糍粑活動。

  

  遊客可以在糍粑老把式的指導下,按照最傳統的工藝來制作糍粑。用糯米、土豆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裡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裡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将飯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糍粑,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自己制作的糍粑口感分外香甜。

  對于客家人的“打糍粑”,遊客肯定會愛不釋手。手拿舂糍粑的杵槌,兩人或幾個人一起來,輪着用力舂搗。聽着打糍粑的聲音,聞着糯米飯特有的香味,心裡也變得格外香甜了。做糍粑則很講究,要手粘蜂蠟或,茶油先搓坨,後用手或木闆壓,要做得光滑,美觀。

  做糍粑是嶺南一帶的民間風俗,有着源遠流長的文化淵源,反映了半農耕半狩獵的稻作文化時代,先人們在征服、改造自然能力低下的情況下,生活極其艱難,通過做糍粑的神祭方式,祈福來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幸福安康,團圓美滿。

  尤其是客家人,多在山區居住,平時上山下地耕作,中午不回家吃飯,就帶着糍粑出門。糍粑不隻是充饑的食物,更是印證了客家人勤勞樸實的精神。所以客家人一年四季都會做糍粑,還舉辦糍粑節。

  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的人,物質也并不是很豐富,家裡經常會缺糧食。糍粑成為了孩子們不可多得的美食,也是走親訪友的禮物。端午節來到花都志惠農場參加糍粑節,品嘗嶺南特色糍粑,憶起嶺南舊時生活,重拾那一段鄉愁。

  交通:志惠農場位于花都赤坭鎮,廣州遊客可上許廣高速,途經風神大道,接省道714,最終抵達。

  【記者】周人果

  【通訊員】曾令華

  【作者】 周人果

  【來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