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春節習俗簡短文字

春節習俗簡短文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1 13:48:46


春節習俗簡短文字(春節的來曆和習俗)1


春節習俗簡短文字(春節的來曆和習俗)2


春節習俗簡短文字(春節的來曆和習俗)3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它是一年的開頭,舊稱元旦或元日。過去人們稱春節為三元;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春為四季之首,一歲之冠,人們很願意從此日起諸事順遂,大吉大利。春節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打春牛、二是放爆竹,三是飲蘇酒,四是貼春聯,五是親朋好友互相拜賀。

古時過年有慶豐收的意思。春天來了,大地複蘇,人們開始春耕,于是産生了春耕儀式,叫打春牛。古代帝王或地方官都在立春前一天舉行迎春典禮,舉鞭策土牛或親自扶牛犁,耕種一塊土地,表示“重農”為天下先。

春節的第二種儀式是放爆竹。相傳此舉是為了驅逐“山魈”。山魈據說是古時深山裡的一種兇惡的四角獸,每隔360天就出來傷害人畜,但是它最怕聲響。人們就想出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吓跑它。唐朝時有了火藥,就用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後用紙制筒)。到現在,人們己不相信什麼“山魈”了,但還是習慣在春節放鞭炮,借以歡慶節日,振奮精神。所以,從年三十晚間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聲總是連綿不斷。

過春節的第三種傳統習慣是飲“屠蘇酒”。一般戶家,都在新春佳節之際喝上兩盅,以示慶祝。我國人民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素常飲酒時總是讓年長者先飲。

貼春聯這一傳統習俗,起源于桃符。起初過春時,人們用桃木闆刻兩個神像,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郁壘”,讓其把守大門上。後來就在桃木闆上畫兩個神像做門神。到五代時,後蜀國主孟昶命學士在桃符上題聯語,但都題得不好,于是自題:“新年納餘慶,佳節号長春。”這是我國最早的對聯。明朝朱元璋當了皇帝,很重視對聯,并提筆給一屠戶人家題了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他一提倡,貼春聯的風氣就大盛起來。随着曆史的發展,現在人們都喜歡用春聯寄托感情,表達自己的願望了。

拜年是廣泛的傳統習俗,過年時親朋好友同住一地的,要互相來往,互賀新春;不在一地的,現在用電話,手機微信祝願對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