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生活在農村,這些年,随着社會生産力水平的大幅提升,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很多農民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種地已然難以擔當起養家糊口的營生,好在,外出打工的收入不菲,很多村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提升,農村也變得冷清了許多,很多老一輩傳承下的好東西也都失傳了。但是,如今的農村,從老人口中依稀還能聽到很多脍炙人口的大白話,這也是口口相傳下的寶貴财富!
由于古時生産力水平低,千百年以來,一代又一代的先人通過對事物的觀察,總結出很多的經驗教訓,用簡潔明了的語句告誡後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句句發人深思的俗語!
比如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其實,從字面意思很容易明白,古人告誡要及時行孝,避免徒留傷悲!當然,農村流傳下的句子還有很多,但是,每當老人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個去!”很多老人的眼角在動,似乎有些害怕,這到底是咋回事呢?老人害怕什麼呢?
從字面來看,這句俗語包含了“七十三”“八十四”以及“閻王”的字眼,不難發現也隐藏着兩個問題:
其一、“七十三”“八十四”代表了年齡,有啥具體含義?
其二、閻王不請自己去,又說明了啥?
很顯然,俗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個去!”七十三以及八十四歲的年齡,在古代已經算是高壽!畢竟,俗話有“四十望财,五十望人,六十望棺!”人過六十歲以上也意味着走到了人生的暮年,畢竟,人過七十古來稀,在物資匮乏的年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很低,年過七十已經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了!
當然,對于老人來說,随着年齡的越來越大,老人對于“死字”格外的害怕,而相傳至聖先師,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歲,就連至聖先師都沒躲過“七十三”這道坎,更何況咋普通人了!
而對于孟子,宣傳“仁政”,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被後世尊稱為“亞聖”,傳承和發揚了儒家文化,而據坊間消息,孟子大約享年八十四歲!
因此,對于老人來說,格外的害怕自己闖不過這“兩道坎”,心裡難免有些擔憂,有些老人更是戲言,“閻王不請自己去”,這也體現了人們對于孔孟二聖的敬畏!
當然,在農村,關于年齡的“敬畏”也有其他的說法,常見的有“明九暗九”之說,由于古人信奉“儒釋道”文化,而在道教文化中,數字“九”是極陽之數,盈滿則虧,物極必反,因此,在年齡逢“明九”或“暗九”時常被認為是“災年”,多佩戴紅色“躲坎”!
最後,俗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個去!”雖然,體現了人們對于至聖先師的敬畏,多為“唯心”觀念,但是,卻也沒有什麼科學的依據。但是,卻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也體現了人們“見賢思齊”的傳統,以史為鑒,以先賢為榜樣的性格,是一種民間傳統信仰的文化!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個去!咋回事?老人們害怕啥?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為筆者個人觀點,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