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80年代的女演員,大家應該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潘虹、何賽飛、劉雪華、張凱麗、張芝華等一系列優秀的演員,在那個沒有炒作、沒有整容的年代,她們的美麗各不相同,但卻都是敬業的代表。雖然如今她們大部分都成了熒屏上的“媽媽專業戶”,但卻是如今這個浮華的影視圈的一股穩如定心劑的力量。
文/娛樂教研室
張芝華、1958年10月19日出生于上海、中國電影演員。
張芝華出生在五十年代的大都市上海,從小就夢想做一個演員,在初中時就考入了上海兒童藝術劇院,因演出需要,張芝華還唱京劇老旦。有一次上海青話來合唱團招演員,覺得她不錯,一問,發現還是學生,而且是家裡的老大,必然要去插隊落戶的。他們怕擔上破壞上山下鄉政策的“罪名”,也不敢要張芝華,但來招生的馬玲老師對張芝華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上影廠成立演員劇團,她推薦了張芝華。上影廠的張瑞芳老師還有當時上影廠的老廠長都說,這孩子有意思,長了李鐵梅的形象卻是唱着老奶奶的戲,用借調的名義把她招了進去。真正進入上影廠的那天,身上穿的褲子還是破的,張芝華就用橡皮膠在反面粘着,這樣别人就看不出來了。當時演員劇團,隻有張芝華、郭凱敏、張瑜三人是在校學生的身份,很快,上影廠安排了她們分别主演了《小将》《第二個春天》《春苗》。
18歲的她成為了上海電影制片廠劇團的演員,張瑞芳一字一句地教台詞,程之成了她的京劇指導老師和京胡伴奏。張芝華出道很早,憑借《新風歌》中李迎風一角正式走進熒屏,成了上影廠重點的培養對象。為了更好的演出與更貼切的把人物刻畫的生動,張芝華跟随其他老演員開始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如工廠、農村、煤礦、部隊等等,豐富她的創作内涵;後來上影為了培養她,又把她送到了上海戲劇學院進行深造。在這樣的良好環境中,張芝華雄心勃勃地在銀幕上整裝待發。
還在上戲學習的第二年,她生活中的好友陳沖主演的《小花》,張瑜、郭凱敏主演的《廬山戀》轟動一時,他們瞬間成了觀衆極其喜愛的演員,張芝華自認自己錯失了這樣的機會,也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是個好演員,她盡向領導申請去做幕後剪輯師;領導并沒有同意她的請求,所以張芝華從八十年代開始拍戲,但卻都隻是配角,1980年,與龔雪、郭凱敏共同主演了旋律電影《好事多磨》,1982年,在張惠鈞執導的愛情電影《忘不了你》中飾楊秀;1983年,與孫景璐搭檔,出演了王秀文執導的《清水店》;1985,主演了抗日戰争勝利40周年電影《流亡大學》;1987年,主演了由劉通堂、高宣蘭贛南采茶戲《風雨姐妹花》改編的《女大當婚》。
1990年,拍攝了沙潔執導的懸疑刑偵電影《都市刑警》;1994年,參演了由錢鐘書先生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圍城》;1996年,參演了家庭倫理劇《兒女情長》,該劇當時掀起收視熱潮,46%的收視率創下了至今難以逾越的國産劇紀錄,更在當時包攬第十五屆電視劇金鷹獎6項大獎,被媒體盛贊為北有《渴望》南有《兒女情長》。1998年,憑借其主演的電影《趙先生》,獲得瑞士洛加諾最高獎金豹獎(女主角),那時候蔣雯麗剛出道不久,在裡面有大約5分鐘的戲。 20多年後,有朋友在盜版商那兒看到這部作品,封面上寫的是蔣雯麗主演。作為女主角的張芝華沒有照片,也沒有名字。有朋友問她什麼感覺,張芝華說,沒什麼好想的,這就是市場。
從2000年開始,她開始飾演熒屏媽媽,拍攝了由李小璐、任泉共同主演了的家庭輕喜劇《都是天使惹的禍》,在劇中飾演李小璐飾演的林小如的母親。2006年,主演了以真實故事為原型的電影《悲劇發生以後》。2009年7月,在馬蘇與黃海波主演的勵志輕喜劇《我的美麗人生》中飾張會計。2010年8月,合作秋瓷炫、遲帥在林添一執導的改編自韓劇《妻子的誘惑》的電視劇《回家的誘惑》中飾範母,随後再次搭檔秋瓷炫,參演了改編自職場情愛小說《成全了自己的碧海藍天》的《未婚妻》,飾演女一号的母親。這些人物從整體上看精神面貌很像,但張芝華并不把他們混為一談,而是賦予每個人物不同的藝術内涵
2011年5月,與奚美娟共同主演了家庭倫理劇《兒女情長》的續篇《兒女情更長》,飾二姐童建梅,新劇延續了原劇樸實無華的風格,依然以反映平民百姓生活為基調,頌揚傳統美德、強調家庭倫理,劇中,“童氏三姐妹” 張芝華、奚美娟、吳冕,以及王詩槐、朱亞英、餘娅等原劇組的主要演員們悉數歸隊,與觀衆再續熒屏之緣。15年後再聚首,“童家老二”張芝華直歎歲月不饒人,“我們把15年前的劇照拿出來對比,變化真是太大了。我人也胖了,疲憊了,我跟導演說我你得給我時間,我需要減肥調整一下,但導演上下打量我說"你還不夠胖,還可以再發展一下,衣服也可以在鮮豔一點,……我就是要讓觀衆從你身上看到歲月的痕迹"。”按照導演沈星浩的要求,張芝華剪短了頭發并把僅剩不多的頭發燙了非洲卷,還訂做了一大批顔色豔麗、晃人雙眼的衣服,“拍攝的時候,我從來不敢到監視器看自己到底是什麼形象,太可怕了,我都擔心藝術生涯要就此終結了。”對比《兒女情長》和15年後的續篇,張芝華表示,兩部電視劇都非常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于婚姻家庭的觀念,“《兒女情長》展現的主要是兩代人的溫情,而續篇卻多了當今社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沖突,不光是年輕人,包括中年人和老年人,非常糾結的關系。”
2012年4月,在夢繼執導的由編劇六六創作的家庭輕喜劇《寶貝》中飾孫母;7月,在焦俊豔、王雷主演的杜拉拉系列第二部《杜拉拉之似水年華》中飾演杜拉拉的媽媽馮子桢;9月,與胡可、沙溢夫妻共同主演了國内首部“反奴劇”《孩奴》,扮演劇中胡可媽媽盧母。2015年9月,客串了由花箐執導,陳寶國、王雷等領銜主演的二戰題材電視劇《最後一張簽證》,客串一位上海阿姨。2016年客串了導演閻建剛擔綱執導的《繼承人》,《繼承人》主要講述了講述了劉恺威飾演的性格豪邁、不拘小節的繼承法精英律師鄭昊,與蔣欣飾演的從美國留學歸來的法學博士湯甯從互相懷疑到并肩作戰,産生深厚感情的故事。實力派演員張芝華在劇中客串了一位被兒媳婦掃地出門的王阿姨,蔣欣飾演的湯甯在劇中一直盡心為王阿姨讨回公道。
張芝華曾有一段失敗的婚姻,曾與著名演員郭凱敏結婚,婚後育有一子;與張芝華結婚時,郭凱敏已經很紅了,那時候的《廬山戀》外界把張瑜與郭凱敏譽為金童玉女,所以對本是郭凱敏女友的張芝華多少有點非議;婚後,張芝華願意做郭凱敏背後那個默默無聞的家庭主婦,隻是後來兩人的婚姻漸漸出現問題,結婚不到三年就離婚了,年幼的兒子郭成由張芝華獨自撫養。離婚後的張芝華帶着兒子過得格外的艱辛,一方面要照顧孩子,一方面又要養家,朋友實在不忍心,介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查國鈞,這個年長她16歲的男人是個美籍華裔畫家,對張芝華很疼愛;張芝華也經常跟随丈夫外出開畫展,兒子也很争氣,高考時以高分考入了理想的大學
從影幾十年以來,張芝華已在《好事多磨》、《女大當婚》、《忘不了你》、《滴水觀音》等衆多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稍年長的觀衆對其十分熟知,曾經的“紅花”,如今更多地做起了“綠葉”。問起個中感受,她說:“我對演員這個職業充滿敬畏,不管大角色、小角色,隻要是我的角色,唯一考慮的就是把它演好。 ”她的表演松弛、自然,能把握住整個人物的精神特質,頗受專家和觀衆的好評。她飾演的角色雖多為配角,但在影片中并不黯然失色,很好地發揮了綠葉的作用。讓我們祝福這位老藝術家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更加優秀的作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