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流傳着一個段子,中學語文學習有三怕:
「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
2017 年我從美國畢業回到北京,成為一名公立學校的高中英語老師。彼時的我怎麼也不會想到,三年後的我會站在探月學院的講台上,以一名語文老師的身份、帶領學習者直面「最不受學生歡迎」的作者——魯迅先生。
在探月的第一個學期,我到底應該為學習者們帶來什麼樣的漢語言文學課程呢?
我琢磨了整整一個暑假。
是該從《詩經》到李杜盛唐學習賞讀詩詞?還是該從淺近的當代通俗文學激發閱讀興趣?抑或是先從現代經典文學中培養閱讀審美意識?還是該聚焦信息素養或論述說理的思維能力?
我回憶自己與文學打交道的曆程中那些裡程碑式的轉折點,魯迅先生的名字一下子跳了出來。
我記得大一的現代文學史課上,教材的第二章就是魯迅先生,老師更是要求我們所有人的期中論文都必須寫基于魯迅作品的文學研究。
起初,我帶着不解甚至是不悅接受了這個任務。
說起魯迅先生,他的重要性從語文課本裡的許多篇目就可見一斑,我卻從頭到尾隻覺得這位先生的文章晦澀難懂、不知所雲!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全段背誦的景物描寫,到《記念劉和珍君》中不明覺厲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還有阿 Q 和他可笑滑稽的精神勝利法……他都在寫什麼奇怪的東西啊?完全不懂。
可是就這麼在作業的驅使下,我第一次翻開了課本之外的魯迅作品、硬着頭皮讀了下去。
沒成想,這一讀就着了迷,才知道原來在課本上「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這些空洞的标簽背後,是一位懷着對人性最美好的願望、卻在洞悉了最冰冷的現實後,依然踽踽獨行的勇敢的「人」。
通過寫論文,我讀懂了這位「橫眉冷對」的先生筆下的家國情懷,和他内心對社會進步的理想的堅持。
「魯迅」這個名字從此在我心裡有了真實而沉甸甸的意義。
那一次我感受到,獲得關于一個作者的真實認知,不應該來自于課本上需要背誦的文學常識和割裂的文章片段,而應該從翻開他的文集、閱讀他的文字開始,從作品出發去了解他的時代和人生、他内心真實的企望和悲喜。
這是我自己和魯迅相遇的故事,也是我第一次透破文學的皮膚、觸碰到閱讀内核的體驗。
那之後我面對曾經因為不解而抗拒閱讀的文本和話題,都多了開放心和好奇欲。這份心境引領着我在完成學業的過程中,抽絲剝繭般地讀了一本又一本被認為枯燥晦澀的原典,也讓我在之後的每一段歲月中都可以在厚厚的書頁裡找到閱讀大部頭作品的幸福感。
回顧自己語文學習的經曆,我愈發覺得那些在中學教室裡抱怨魯迅「莫名其妙」的時光不免是一種遺憾。
在精神最煥發、思維最活躍、生命裡最蓬勃的日子裡,如果都能用來讀書、讀經典的書,如果能夠真正讀懂魯迅作品般具有極強思想性與文學性的書,那我是否會帶着更多對自我與社會的覺察面對之後的人生呢?
而探月恰好是這樣一片适合的土壤 —— 在我們的素養模型中,東方人文學部将要交付的核心素養,不僅有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文本閱讀分析與寫作輸出能力,還有自我認知和批判性思維、社會意識及家國情懷。
于是我想,我們的學習者們如果能在中學階段就能做這樣一些嚴肅閱讀的嘗試、在讀懂文本的過程中獲得閱讀與思想的雙重試煉,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
那麼我們的現當代文學課,不如就從最難讀的魯迅先生開始讀起。
說是讀魯迅,我們的前兩節課卻讀了另外兩位作家的作品:一篇是餘華的《魯迅是我這輩子唯一讨厭過的作家》,和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
在第一篇中,餘華先生回憶了自己對魯迅認識的幾重轉變,從起初對文革中「革命符号化」的魯迅不解甚至是排斥、到重讀魯迅後才理解了其作為一位作家隐藏在著作中的「偉大的叙述」。
「我有口無心地讀着語文課本裡魯迅的作品,從小學讀到高中,讀了整整十七年,可是仍然不知道魯迅寫下了什麼?我覺得魯迅的作品沉悶、灰暗和無聊透頂。」
餘華筆下自己早年閱讀魯迅的體會,不正是當代無數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讀魯迅的真實内心寫照嗎?而他在重讀魯迅後的轉變,正和我認識魯迅的過程不謀而合。
在和學習者們共讀這篇文章後,我們共同完成重構對魯迅先生認知的第一步:這一次,我們要把他作為一個作者、而不是「革命符号」來閱讀,一起來發現隐藏在他作品中的寶藏。
第二篇文章,回憶的是魯迅先生在生活中的鮮活形象 —— 他待人的真誠熱心、對自家孩子的寵愛、在病中堅持寫作和回信的勤勉執着……
我們對魯迅先生對認知又多了一層:他不隻是一位作者,在作品之外、他還是一位活生生的人。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
基于這樣的認識、帶着好奇和期待,我們開始了閱讀魯迅的旅程。
上學期課程的主體由四個單元的内容組成:
第一單元,我們通過閱讀《朝花夕拾》來認識童年魯迅,同時學習回憶性散文的閱讀與寫作方法;
第二單元我們進入魯迅小說藝術與思想世界,精讀《呐喊》中的《自序》、《狂人日記》、《孔乙己》、《藥》等篇目;
第三單元是非常有挑戰性的雜文。我們共同閱讀并精細梳理了魯迅雜文的行文脈絡和其中深刻的社會洞察,體會魯迅作為一個「革命家、思想家」的革命性與思想性真正所在;
第四單元也是最後一單元,我們進入《野草》這部散文詩集,一起解析魯迅寄寓在《死火》、《影的告别》、《過客》、《蠟葉》中的生命哲學。
和學習者一起去魯迅博物館
課程框架搭起來容易,真正落到教學中卻遇到了重重難題——學習者們在魯迅先生問白夾雜、典故層出不窮的語言風格中讀得舉步維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Angela 和 Amber 兩位同學主動擔當起助教的工作,協助我在備課的過程中進行文本難解字詞和典故的注釋工作,幫助大家疏通文本閱讀的第一層障礙。
可是問題還沒有解決。魯迅先生的作品令人生怕的原因不隻是字詞晦澀,更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和表達方式的迂回曲折、充滿藝術象征手法。這就出現了下面的情境:每個字都認識、每個詞都了解,卻還是讀不懂整篇文章。不要說學習者們了,連我自己在重讀這些作品時,也往往要将文本打印出來随身帶着許多天、通過無數遍閱讀和寫滿紙頁的批注來厘清文章的真正意涵。
這讓文本教學難上加難,使得我在學期中無數次懊惱自己開學時被熱血沖昏了頭腦,為啥選定了這個教學内容?這不是給自己挖了個天坑嘛!
來源:劉春傑工作室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學習者們卻異常給力。
在開學初我們就建立了課前閱讀文本,并完成回應、聯想、提問等讀書筆記的規範。這個任務在第一單元《朝花夕拾》時并不難辦,畢竟不論是《五猖會》中被父親按住背書不能去看賽會的痛苦,還是《阿長與山海經》中從長媽媽手中收到最愛看的小人書的喜悅,還有《父親的病》中爸爸去世的悲傷以及對庸醫的憤恨,這都是容易連接的情感。
但是到了第二單元的小說和第三單元的雜文,學習者們開始遇到了巨大的困境。譬如說《狂人日記》到《燈下漫筆》中魯迅反複強調的「吃人」的母題讀起來就非常魔幻,魯迅在寫作中常用的反諷、隐喻、象征等手法,更是讓大家讀的一頭霧水。
但即便如此,大家依然堅持在課前完成文本的閱讀、努力思考和回應我提出的問題,并把自己的不解和質疑寫在作業中。
在讀到《狂人日記》時,我提出了兩個課前思考問題,學習者可以選其一進行回答:
- 魯迅所說的「吃人」,其内涵是什麼?為什麼?
- 「狂人」真的發狂了嗎嗎?為什麼?
對于第一個問題,Sabrina 别出心裁地從心理學診斷的角度分析「狂人」是否真的發狂了,寫出了一篇有理有據的「病曆分析」;
Kiwi 針對第二個問題,分析了小說序言埋下的伏筆:
「我覺得最為恐怖的還是……看完全文再回到開頭,「狂人」也變成了「正常人」,最終也被社會的封建禮教「吃掉了」。這種前後分裂的對比性互相嘲弄着,讓人不經打了個寒噤。」
Emma 則提出了她的思考和困惑,直指小說的中心主旨:
「在那樣一個吃人的環境中,該怎麼分清到底誰是狂人呢?真的隻是「我」為狂人嗎,是「我」狂,還是這個社會病了?」
最可愛的是,他們中的好幾位在作業最後還不忘真誠地添上一句:瑞秋我真的看不懂,我盡力了。
魯迅《狂人日記》封面圖,來源網絡
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習者對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我們較多地采用了「圓桌讨論」的形式,鼓勵大家從彼此在課前寫出的「發現」和「問題」出發,來一起完成文本的分析和解讀。
我常常發現,這些可愛的同學們一邊吐槽文章難讀,一邊又每每在課上給出精彩的發言。他們一會兒提供更多文本信息支持彼此的論證、一會兒又互相據理力争地駁斥起來,一會兒又一起抓耳撓腮地琢磨着文中一個詞句的意思,然後向我投來求助的眼光,而我一個新的提問可能又會激起他們新一輪的讨論。
在閱讀第一篇雜文《論「他媽的」》時,學習者們就是這樣從初閱讀時的不解與迷惑、在讨論中層層深入地剝出了魯迅先生對于門第制度和刻在人們心中的等級意識深深的不滿與批判。
接近 90 分鐘的課程中,我所做的幾戶全都是輔助工作:不斷地把他們的想法寫在白闆上、使得他們的思路有所記錄和呈現,和他們在讨論卡住時偶爾提示、推動讨論。
那天的闆書亂極了,但是我知道學習者們在自己腦中已經形成了對這篇文章的完整理解。他們将帶着「我讀懂了一篇超難搞的文章」的滿滿成就感走出教室、面對以後的文本閱讀 —— 而這正是我想要的。
全面使用能更好地展示學習者能力與素養的「表現性評價方式」,來取代傳統的考試測驗,是探月學院在課程設計上最重要的嘗試和突破之一。
2020 年秋季我作為新教師參加入職培訓時,就在朝克和張陽老師的帶領下對表現性評價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并基于此進行了本學期的課程設計。
在任務設計中,我們嘗試着創設盡量真實的任務情境和項目,讓學習者可以運用課堂内的所學來完成一個完整的作品或解決一個的問題,而這個作品又會最終走出校門、展示在真實的觀衆面前抑或是對社會産生實際的影響。
這可以讓學習者可以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獲得與應用,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被安排」的作業或是應付躲不過的考試而學習。
并且,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我們也需要給學習者提供詳盡的「Rubric 評分标準」,用來進行任務的拆解和演示。這些重要的腳手架可以幫助學習者在「最近發展區」内作業,在完成高質量作品的同時獲得持續的學習熱情。
上學期漢語言文學課程中文本精讀的 Rubric(部分)
具體在閱讀魯迅這門課程中,每一單元都根據教學目标和所閱讀的文本匹配有輸出型的表現性任務,如第一單元的回憶性散文寫作、第二單元的小說解讀文稿及視頻、第三單元的說理寫作和第四單元的散文詩創作。
第二單元的小說解讀任務是我和學習者都非常喜歡的。在這個任務中,學習者可以從魯迅的《呐喊》或《彷徨》中任意選擇一篇小說進行解讀賞析,在完成文稿後、制作成視頻上傳到 bilibili,以幫助更多的觀衆了解魯迅先生的作品。
學習者選擇的小說篇目五花八門,有較為熟悉的《阿 Q 正傳》、也有課本裡沒有出現的《明天》和《頭發的故事》,還有鮮明魯迅風格的《孤獨者》、《在酒樓上》;他們依據所給「文本細讀」評分标準中的主題與中心思想、作者的觀點與目的、發展、結構、用詞選擇等幾個維度對小說進行了分析,并制作講讀視頻。
一直認為自己閱讀和寫作是弱項的 Angela 寫出了幾千字的長文、幾年沒有讀漢語文學的 Emma 讀出了小說複雜的對照結構。
在視頻的表現形式上他們更是發揮出了獨有的創造力:
Kiwi 使用的是自己的手繪配圖;
Sab 運用紅黑色塊和線條展現出豐富的情緒;
Laila 抓取了有效反映小說中心主旨的關鍵詞;
Amber 在講解中設計了問答互動的環節;
Stan 則獨樹一幟地用說唱歌曲的形式來表達他的閱讀感受與思考……
一個學期的課程下來,學習者們一共閱讀了約 20 多萬字的經典作品、寫作了幾萬字的大小習作。在這些數字之外,我透過他們或成熟或稚嫩的一件件作品中,看到了每一個人的思考和成長。
他們從讀不懂、到可以獨立地對文本進行解讀和分析;從寫不出、到可以提出自己鮮明的觀點并有理有據地進行論證;每一次任務初稿完成後,他們還會基于同伴和我的反饋對作品進行反複叠代,這其中又碰撞出許多可貴的火花。
這一切都令我欣喜。
在學期的最後一節課上我們讨論了感想和收獲,讓我看到學習者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變化。他們寫道:
「自從我小學五年級離開公立學校以後我就沒咋學習過語文。這門課讀了非常多的現代文學文章,而且做了很多的文本分析,我覺得我看其他的文章輕松很多……」
「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認認真真的讀魯迅的文章,并且進行文本分析和閱讀理解……從他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接地氣、幽默、特别愛笑的人,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想到的。」
「大概是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了魯迅……跟作者有思想共鳴特别爽,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我學到了一堆東西。非要說最大的收獲可能是打開了我對希望與絕望,活着和死的思考。」
在學期結束後,我不斷地問自己,這門課算是成功的嗎?我是否真正達成了自己最初的教學目标呢?
在某種程度上是的吧。
學習者們這堂課走出去,在閱讀漢語言文學時會帶着更強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在用漢語進行表達時會有更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表現手法。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未來他們面對更多像魯迅先生的作品一般有些晦澀難懂的嚴肅文本時,可以多一分「我能讀、我能懂」的勇氣,安靜地坐下來、認真地讀書。
新的一個學期即将開始,我也會帶着來自學習者們的反饋和自己思考開始新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繼續帶領年輕的心靈打開漢語言文學的世界、閱讀更多經典與精彩的作品。
「教」與「學」都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我們在過程中相遇、攜手前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