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8-07 14:20:13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教案設計(部編5年級語文四季之美教學設計教案)1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詩。日本女作家清少納言選擇了與春夏秋冬四季相對應的、她認為最美的四個時刻——黎明、夜晚、黃昏、早晨來詠唱。四季之美,作者信筆寫來,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溫暖、冬天的和諧都細膩真摯,溢于言表。這首散文詩結構簡單,語言簡潔,詩意含蓄,娴靜委婉,字裡行間充溢着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之情,值得品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朗讀感悟為主,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在朗讀中體會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培養欣賞美的情趣。

教學目标:

1.認識本課“曠、怡、凜”等5個生字,會寫“黎、暈、漆”等9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具體的詞句展開豐富的想象。從朗讀和想象中體會“四時”的情趣有什麼不同。

3.理清順序,學習文章的表達順序。

4.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

5.體會想象的妙用,能仿照課文用幾句話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某個景緻。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内容,感受“四時情趣”的不同,學習作者的表達順序。

教學難點:

體會想象的妙用,并能學以緻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展示四季的風景圖,并配以和緩的音樂,引導學生設想自己處于那樣的意境中。

導語:大自然中四時的風景各異。我們感受過“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喜悅,欣賞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的明麗,品味過“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熱烈,更體驗過“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的情趣。季節的交替,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呢?和大家分享你眼中的四季之美吧!

2.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

示例:

生:我最喜歡春天。因為春天從頭到尾都給人以希望,小草破土而出,柳枝抽出嫩芽,花苞綻開笑臉,都給人以蓬勃向上的美。

生:我最喜歡夏天。因為在夏天我可以到小溪捕魚抓蟹,可以在田野裡傾聽鳥叫蟲鳴。

生:我最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你看,麥浪金黃;你聞,瓜果飄香;你聽,農民伯伯在哼着豐收的小曲。

生:我最喜歡冬天。因為冬天有一種與衆不同的美,那是一種冰清玉潔的美、一種聖潔的美。

3.教師簡單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出新課。

小結:春天給人以生機,夏天給人以熱情,秋天給人以豐盈,冬天給人以沉靜。是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輪換,為我們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景。接下來,讓我們跟随日本女作家清少納言,一起去感受她筆下的四季之美吧!

4.教師闆書課題,理解課題。(闆書:四季之美。)

明确:課題的意思是“四季的美”,點明了本文的寫作對象。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的相關知識。

◆了解作者:

清少納言(約966—約1025) 真實姓名不詳。日本平安時期著名女作家。“清”取自她的家族姓氏“清原”,“少納言”為她在宮中的官職。清少納言因家學淵源,自幼熟讀《漢書》《蒙求》《白氏文集》等漢文著作,才華不凡。她的随筆作品《枕草子》被後世譽為“日本散文鼻祖”,與《源氏物語》合稱“平安文學雙璧”。

◆相關背景:

課文選自《枕草子》。這部随筆作品執筆于清少納言在宮中供職的時候,成書于作者離開宮廷之後。作品記叙了她在宮廷裡的所見所聞,雖然反映了社會等級之間的不平等和對時代的憂慮,但更多的還是對皇後定子的贊美和對日本貴族社會的肯定。

2.學生聽音頻朗讀,學習朗讀的技巧,注意朗讀中語氣、節奏的變化。

3.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自己讀不通順的地方。

(1)給每一個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

①同桌交流讀不準的字音,查字典明确讀音。

◆易讀錯的音:“黎、凜、冽”都是邊音,“凜”是前鼻音。“暈”是個多音字,有“yūn”“yùn”兩個讀音,在本文中讀作“yùn”。

②同桌交流不理解的詞語,借助詞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同桌合作讀課文,交叉朗讀,把課文讀通順。

4.教師檢測學生字詞掌握情況。

(1)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掌握難寫、易寫錯的字。

◆難寫的字:

[黎]上下結構,“人”的撇、捺伸展,托上蓋下。

[幕]“艹”橫略長,向右上傾斜;“巾”末筆豎在豎中線上。

[逸]“辶”平捺伸長,托住“兔”;“兔”的豎彎鈎要圓潤有力。

◆易寫錯的字:

[黎]下部是“氺”,不要寫成“水”。

[漆]右下部是“氺”,不要寫成“水”。

[逸]被包圍部分是“兔”,不要寫成“免”。

(2)檢測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

◆難詞預設:

[朦胧]月光不明;看不清。

[成群結隊]衆多的人或動物結成一群群、一隊隊。形容人或動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後來也比喻團結一緻。

[心曠神怡]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凜冽]極為寒冷,嚴寒刺骨。常用于形容隆冬時的寒風。

[閑逸]恬靜安逸;安閑舒适。

[和諧]配合得适當。

5.提出問題,學生帶着問題朗讀課文。

思考:本文的題目是“四季之美”,作者筆下的四季各有什麼特點?

預設:本文寫四季之美,結構簡單,全文共四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描繪一個季節的景物特點。對于學生來說理清文章的層次不難,難點在于了解每個季節景物的特點。讓學生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組織學生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内容。

(1)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這篇文章的?

預設:引導學生找出顯示文章脈絡的詞句,找出時間節點,如“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黃昏”“冬天最美是早晨”,其中的“春、夏、秋、冬”即為時間節點,這樣就能清楚地把握文章的寫作順序。

明确:時間順序(季節順序)。

(2)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時間是在什麼時候?那個時候什麼景物最美?

明确:①春天,最美的時間是黎明,最美的景物有魚肚色的天空、彩雲。

②夏天,最美的時間是夜晚,最美的景物有明月、螢火蟲。

③秋天,最美的時間是黃昏,最美的景物有歸鴉、大雁、風聲、蟲鳴。

④冬天,最美的時間是早晨,最美的景物有雪、霜、火盆。

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圈畫重要語句,與同學交流後在全班彙報展示,教師品析語句。

(1)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着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着紅紫紅紫的彩雲。(這句話描寫了什麼?有何特點?)

預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聯系本段的第一句話。可知這句話具體描寫了春天的黎明;然後通過分析“泛、染、飄”這三個動詞體會春天的黎明的動态美;最後,可分析出這是通過顔色的變化體現時間的推移,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明确:這句話描寫了春天的黎明;通過“泛、染、飄”這三個動詞寫出了春天黎明的天空中色彩的變化,不僅展現了一種動态美,給人以美好的想象;而且體現出了時間的推移,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無數的螢火蟲翩翩飛舞。即使是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隻兩隻螢火蟲,閃着朦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着實迷人。(這兩句話描寫了夏季夜晚的哪些情況?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預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認真朗讀這兩句話,抓住句中對夏夜的描寫,談談自己的體會。

明确:這兩句話描寫了夏季夜晚的三種情況: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細雨的夜晚。翩飛的螢火蟲使夏夜顯得更加迷人,“着實”一詞更強化了這種美。

(3)夕陽斜照西山時,動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裡飛去。成群結隊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飛,更是叫人感動。夕陽西沉,夜幕降臨,那風聲、蟲鳴,聽起來也愈發叫人心曠神怡。(這幾句話描寫了哪些畫面?是按什麼順序描寫的?帶給人怎樣的感受?)

預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分析這段話是以時間順序進行描寫的,然後分析描寫的角度和畫面的具體内容,最後談談畫面帶給自己的感受。

明确:這幾句話以時間順序寫夕陽斜照西山與夕陽西沉兩幅畫面。夕陽映照西山是以視覺效果為主要内容的,急急匆匆的歸鴉和比翼而飛的大雁叫人感動;夕陽西沉是以聽覺效果為主要内容的,風聲與蟲鳴使人心曠神怡。

(4)閱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說說這段話的描寫角度、主要内容和帶給你的感受。

預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找出“遍地鋪滿白霜”“熊熊的炭火”“一堆白灰”等詞句,體會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從視覺的角度進行描寫的;然後從“清晨”和“中午”這兩個詞語可知,這段話是按時間推移的方式描寫了作者眼中冬天最美的景色。

明确:這段話從視覺的角度,以動靜結合的方式,按時間順序描寫了清晨到中午不同的美麗景色,寫出了落雪的早晨的靜、白、美的特點。

3.深入研讀,拓展運用。

(1)思考:作品為什麼會打動你?你找到其中的原因了嗎?

預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特點,如語言特色、獨特的寫法等,明白它打動人的原因;然後要結合相關的語句分析,可從寫作角度、修辭手法等方面入手;最後從作者的情感體驗來賞析。

明确:①語言精美。②運用了融情于景的寫法。如“夕陽斜照西山時,動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裡飛去。成群結隊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飛,更是叫人感動。”此處作者是從“夏日黃昏的美”的角度來挖掘的。用“夕陽斜照”作為背景,對歸鴉那種急于回巢的情景加以烘托,在這種司空見慣的自然景緻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體驗,突出了自然景觀的内在韻緻。特别是一個“更”字,更強化了作者對秋景的體驗。

方法拓展:融情于景是寫作時常用的方法,如何做到融情于景呢?①抓住感受最深的地方具體寫;②寫景時充分調動自己的五官感受——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和嗅覺;③抓住景物獨特之處,具體描繪;④表達自己的真切體會。

(2)想象:在朗讀的過程中我們會深受作者感染,腦海裡會想象出四季不同的美麗畫面。學生讀句子,想象畫面,在班級内交流。

預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的優美句子展開想象,并啟示學生聯系生活經曆适當拓展,開闊思維空間。表達時要條理清晰,想象合理,傳達出四季的情趣。

交流示例:

師:本文的語言非常具有畫面感,當我們在讀那些描寫優美的句子時,腦海中總能浮現出一幅幅動人的圖畫。同學們能不能說一說自己在讀某句話時想象到的畫面呢?

生:讀“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無數的螢火蟲翩翩起舞”這句話時,我仿佛看到一輪明月高懸,在漆黑的夜幕中撒下片片銀輝,就像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銀紗,給人一種朦朦胧胧的感覺。近處的草地上、樹叢裡,許許多多的螢火蟲提着燈籠悠然地翩翩起舞,和天空中那稀疏的眨着眼的明星遙相輝映。

師:這幅畫面讓你感受到了夏天的夜晚怎樣的特點?

生:靜谧、有趣、迷人。

(3)運用:仿照課文,用幾句話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某個景緻。

過渡:同學們,剛剛通過深入研讀課文,我們揣摩了本文能夠打動人的原因——語言精美,運用了融情于景的寫法,并學習了如何做到“融情于景”。現在請大家仿照課文的寫法,把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景緻介紹給同學們。注意寫的時候要充分調動各種感官、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突出景物的特點,能給人以畫面感,能引起同學的想象。

範文示例一:

天氣漸漸地轉涼了,一片片枯黃的葉子像一隻隻美麗的黃蝴蝶,紛紛離開了大樹媽媽溫暖的懷抱,輕輕地從樹上飄落下來,飛落到草地上、小河上、莊稼上。這落葉似乎是報信員,告訴大家“秋天來了,秋天來了”。小草們也脫下了綠衣裳,換上了金燦燦的秋裝。秋姑娘又在落葉的喜悅簇擁下重新來到人間。在這個到處都是一片黃澄澄的景象中,各種小花似乎睡着了,個個低着腦袋,耷拉着兩片早已經失去光彩的“雙手”,默默地,一聲不吭地等待着遙遠的春天的到來。

範文示例二:

一陣春雨過後,花兒更豔了,草兒更綠了,樹木更有生機了。金色的蒲公英在路邊耀目,深紫色的小野花在桃樹下送情,蜜蜂在粉紅的杏花間歌唱,蝴蝶在藍色的天空中飛舞,鳥兒在四季常綠的松樹上細語。一陣微風吹來,湖邊那剛長出嫩葉的柳樹上飛下了許多白色的柳絮。柳絮伴着微風在湖面上飛舞,美麗的小湖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用紗巾擋住了半邊臉蛋。湖邊的房屋像海市蜃樓一樣時隐時現,給人一種無法形容的美感,令人流連忘返。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總結本課時教學内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過渡:同學們,四季之美各有不同。春天黎明的天空中有變幻多姿的雲彩,夏天夜晚的草叢中有翩翩飛舞的螢火蟲,秋天的田野中有聽起來令人心曠神怡的風聲、蟲鳴,冬天早晨的大地上有地毯似的白雪,它們都以美的景緻深深地吸引着我們。隻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認真去觀察、感受,就一定能發現四季獨特的風景。

小結:在學習這篇美文的過程中,同學們都積極表現自己美好的一面,無論是在課前的預習、課堂上的朗讀課文,還是在合作學習等方面。大家的表現都很不錯,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背誦課文。

(3)課外閱讀描寫四季美景的文章,積累優美句段。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高

1.課文所描寫的“四季之美”和你平時的感受一樣嗎?寫一寫你心中的“四季之美”吧。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重點教學片斷實錄

◆感受畫面,領悟四季之美

師:作者按時間順序描寫了四季的美景,那麼每個季節的哪個時間又是最美的呢?

生:春天最美的是黎明,夏天最美的是夜晚,秋天最美的是黃昏,冬天最美的是早晨。

(教師闆書: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黃昏,冬天——早晨。)

師:通過分析課文可知,它們分别是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這些句子在文中分别有什麼作用呢?

生:每句話分别是相應自然段的中心句。

師:在作者的眼中,一年四季有不同,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美景呢?請讀出來,并說出理由。

生:我最喜歡春天的美景。(朗讀第1自然段。)作者抓住不同景物的色彩表現了春天黎明的美景。

(教師闆書:色彩美。)

師:春寒料峭,破曉的山頂漸漸發白,紫色的雲彩似有似無,流動飄逸,真是很有意思。讓我們把這春天黎明時分的美景齊讀一下吧。

(學生齊讀。)

師:悄悄地,夏天來了,夏季總是那麼熱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在蜻蜓立上頭”,多麼有趣!可作者偏偏喜歡夏天的夜晚。誰來讀一讀夏天的夜景?

(教師指名讀。)

師:讀得真好。夏天夜晚中的什麼景物給作者帶來了情趣?

生:流螢點點。

(教師闆書:流螢點點。)

師:(小結)是啊,迷人的螢火蟲翩翩起舞,月夜、暗夜、雨夜都無妨,哪怕是星星點點的微光也足以喚起美的感覺,我們再來感受這美景吧!

(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

師:夏夜再美也擋不住秋姑娘的腳步。作者描寫了秋季的哪些景物呢?

生:烏鴉歸巢、大雁比翼、風聲、蟲鳴。

(教師闆書:烏鴉歸巢、大雁比翼、風聲、蟲鳴。)

師:秋天的黃昏是點點歸鴉,是比翼連飛的大雁,更是風聲蟲鳴的合唱。這樣的景色多麼溫馨,多麼和諧!這樣的情趣有聲有色,仿佛就在我們眼前。

(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

師:“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天已悄然而至,作者這樣描寫(教師讀課文。)

師:人們在早晨做什麼呢?中午怎樣了?給你的感受是怎樣的呢?

生:人們生起炭火。這樣的畫面讓我覺得很溫暖。

生:中午,火盆裡的火炭燃盡,變成白色的灰,讓我覺得有些掃興。

師:作者明明最喜歡冬天的早晨,為什麼還要寫中午呢?

生:為了突出早晨的感人畫面。這是對比的寫法。

師:作者采用對比的寫法,才更讓我們覺得冬天早晨濃濃的暖意。

賞析:本篇課文雖然篇幅短小,但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充分利用其特點,在尊重學生已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設計了“導中激美、讀中感美、聽中評美、結中升美”等一系列環節,并将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根據自身原有知識積累和生活體驗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想象理解。因此,這節課不僅知識性強,趣味濃厚,富于挑戰,還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議等多種能力得到綜合培養及鍛煉,更使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很好的發展,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教師為課堂有效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學思路。

教學反思

反思本節課,我覺得之所以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充分尊重語文學習的規律。語文學習學什麼,這是每個語文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我想:一是應該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通過學習積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第一個步驟中要求學生在自讀時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學生品讀和思考的同時,有一個讓語言内化的過程,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二是應該和作者對話,與作者進行交流,就是欣賞作者通過文字語言所描繪的四季美景,進而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三是通過賞析語言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一些寫作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表達能力。本課主要是讓學生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理解作者對四季的贊美、對生活的熱愛,認識課文融情于景的寫作特色。目标明确,這樣使得本課的教學思路清晰,内容豐富,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充分尊重課堂教學的本質。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我将所有的問題都定位在一個出發點上,那就是:你在閱讀了文章之後,有哪些體驗和感受?教學設計始終着眼于學生的體驗和感受。這種體驗和感受帶有很強的主觀性,不會存在統一的标準答案,不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在教學時也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充分的肯定,因而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發言中,我有意識地将發言面擴大,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思考,在他們發言結束後,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讓他們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受到一定的激勵。

但是,本節課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還未深入語言的内部展開激烈的讨論,對課文的内容把握不深。如果在教學中能抓住一些關鍵詞句來深入地分析,學生的感悟一定會上一個新台階。

二是不能為求新而忽視求真。在鼓勵學生創造性閱讀時,要從“求真”的角度出發,準确地解讀文本。例如有位同學在談秋季之美時說,這裡再次用“心曠神怡”寫出了自己的喜悅之情。由此看來,學生對于文本的解讀難以真實準确地反映作者的心情。而我為了肯定學生的創造而忽視了“求真”地解讀文本。這樣不利于學生從文本自身出發,實實在在地探求作者蘊含在語言之後的本義,沒有凸顯作品的文本價值。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雖然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我們倡導讀者與文本展開對話,但創造不等于想象,而應以求真的理性為前提進行閱讀。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教案設計(部編5年級語文四季之美教學設計教案)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